大容量粉针剂无菌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大容量粉针剂无菌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研究

梁超周春红

(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目的:为了确保生产过程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方法:先灌入液体培养基(TSB),再将果糖二磷钠无菌粉分装入液体培养基(TSB)中压塞轧盖。灌装样品先后在20~25℃与30~35℃下培养7d,并作阴性、阳性对照。结果:无菌灌装生产环境及微生物检查合格,阴性、阳性对照样品符合要求,灌装样品经14d培养检查微生物未检出。结论:经过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合格的操作人员在规定的B/A洁净环境中,按操作规程操作所生产的产品可以确保无菌要求。

【关键词】无菌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

【中图分类号】R9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323-02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是评价无菌工艺生产操作过程减少产品污染风险的有效措施,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按照GMP2010版要求,需对无菌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以此评价其对产品无菌保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本试验连续模拟三批培养基灌装试验,每批6000瓶,样品培养14d均无菌生长。

1.模拟灌装前提条件

(1)厂房及HVAC系统、洗烘灌联动生产线均完成确认与验证;(2)公用工程包括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纯蒸汽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真空系统均完成确认与验证;(3)物料及厂房、设施所使用消毒剂及消毒方式均完成相关的验证;(4)根据无菌生产工艺已建立相关工艺规程及操作规程;(5)参加模拟人员通过无菌操作技术、更衣程序、微生物知识培训及考核。

2.模拟灌装过程

2.1培养基配制

在已灭菌的配液罐中加入100kg70℃注射用水,将3600g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投入配液罐中,加70℃注射用水定容至120kg搅拌30min至溶解,放置在脉动真空灭菌柜121~124℃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取样200ml,送化验室检验无菌。

2.2阴性对照样品

将灭菌好的液体培养基(TSB)灌装于l0瓶50ml输液瓶中,每瓶灌装20ml后加塞密封。l0瓶样品在20~25℃和3O~35℃培养7d。14d内无菌生长。

2.3物料无菌性及使用时限

对灭菌好的输液瓶、胶塞、铝盖、无菌洁净服、A级隔离手套、工器具进行取样检验无菌,确保所需物料符合无菌要求,并在48h内使用,超过48h需重新灭菌。

2.4灌装过程最差灌装条件

(1)模拟设备维修:在灌装过程中模拟1次设备维修30min,维修结束后按清洁规程清洁消毒,灌装100瓶样品,并做好记录。

(2)模拟增加人员:在灌装过程中模拟增加灌装人员,由4人增加到8人,增加过程中灌装100瓶样品,并做好记录。

(3)模拟螺杆调整更换:在灌装过程中模拟2次调整更换螺杆,更换螺杆后灌装100瓶样品,并做好记录。

(3)模拟倒瓶破瓶:在灌装过程中模拟3次倒瓶破瓶,处理倒瓶破瓶后灌装100瓶样品,并做好记录。

(4)模拟灌装抽样:在灌装过程中模拟3次抽样检查,抽样过程中进行灌装100瓶样品,并做好记录。

2.5模拟灌装

调节灌装参数,装量为20ml/瓶,灌装速度50~100瓶/min,灌装时限在10h内。灌装过程按最差条件进行,并对全过程进行了记录。

2.6模拟轧盖

灌装样品在A级层流保护下轧盖,轧盖速度50~100瓶/min,轧盖的样品通过A级层流轨道输送到灯检间目检。

2.7模拟灌装环境监测

灌装全过程对B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及沉降菌动态监测,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及风速动态监测,并及时记录各洁净区之间的压差、温湿度,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压差应≥10Pa,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应≥10Pa,相同洁净级别的不同功能间应≥5Pa。

2.8模拟灌装清洁

模拟灌装结束后,按相关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用淋洗法淋洗取样送检微生物限度及TOC,微生物限度标准:≤10cfu/100ml;TOC限度标准≤0.5mg/L。

3.微生物培养

3.1阳性对照

培养14d后随机抽取20瓶无菌生长的样品,取10瓶样品接种<100cfu/0.1ml枯草芽孢杆菌混悬液,在30~35℃培养7d;另取10瓶样品接种<100cfu/0.1ml白色念珠菌混悬液,在20~25℃培养7d,7d内接种的20瓶样品均有明显的微生物生长。

3.2样品培养

将灌装的样品放入培养箱20~25℃培养7d,再在30~35℃培养7d,检查微生物生长情况并记数。

3.3培养基微生物促生长试验

抽取培养14d无菌生长的30瓶样品进行微生物促生长试验,每5瓶接种<100cfu/0.1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在30~35℃培养7d。每5瓶接种<100cfu/0.1ml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在20~25℃培养7d。7d内接种的样品应出现明显的微生物生长。

4.试验接受标准

按照GMP(2010版)附录无菌药品要求: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若有任何污染发生均应当调查,灌装数量在5000~10000支时,有1支污染品,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有2支污染品,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故本次试验结果染菌数不得超过1瓶。

5.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5.1培养基无菌性检查

10瓶样品在20~25℃培养7d,30~35℃培养7d。14d内10瓶样品无任何微生物生长,符合培养基无菌性要求。

5.2培养基微生物促生长试验

抽取培养14d无菌生长的样品进行微生物促生长试验,7d内接种的样品均出现明显的微生物生长,符合微生物促生长试验要求。

5.3物料无菌检验结果

输液瓶、胶塞、铝盖、无菌洁净服、A级隔离手套、工器具取样检验无菌均符合无菌要求。

5.4模拟灌装清洁结果

通过三批模拟灌装设备清洁后取样检验微生物限度及TOC,结果均符合清洁要求。

5.5样品培养结果

三批模拟灌装样品数量分别为5701、5773、5754瓶,全部样品均在规定温度下培养,无一瓶染菌。

5.6结果评价

在与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三批无菌工艺灌装试验,其过程和结果真实反映了实际生产情况,证明了按无菌工艺生产的产品可以保证无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质量中心.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2015版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