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3
/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综述

彭泽维1王珊珊2

1.广西宏业设计有限公司

2.成都温江区国投兴城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综合阐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及项目决策、设计与计划、施工各阶段的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涉及工程项目管理诸方面。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目标的复杂、系统的一次性任务,其组织具有临时性、流动性,建设目标明确,受时间、资金、质量、空间等多方面限制条件的制约。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可分为决策、设计与计划、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和项目运行等几阶段,其管理模式有设计任务委托模式、施工任务委托模式、设计和施工任务综合委托模式、物资采购委托模式、项目管理委托模式等,或者分别划分项目融资模式(包括所有权融资方式、债权融资方式、BOT项目融资方式、融资租赁方式、产品支付方式等)和工程交易模式(包括传统的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施工总包模式、设计—施工模式、设计—采购—施工模式、Partnering伙伴模式、CM项目管理模式、平行发包模式、施工联合体和合作体模式等)。工程项目管理包括七方面内容: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基本形式有功能性组织结构和目标导向性组织结构即专业团队项目组,后者具有组织扁平化利于成员团结协作完成共同目标的优点,还有一种职能部门与项目管理部门二维组合的矩阵制组织结构。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设计坚持目标原则、管理跨度原则、分工协作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要求组织精干高效。

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需进行投资机会研究(主要是根据投资意见筹划项目,研究投资方向,比选项目,做项目目标设计,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对初选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比选方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及决策(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项目决策)。

工程项目设计分三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制定项目计划需综合考虑人员、材料、设备机械等资源及工期进度、费用等因素,运用WBS工作分解结构工具、LRC线性责任图、网络计划技术等,坚持目标性、系统性、动态性、协调性原则,保证项目在合理的工期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实现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贯穿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其中进度管理是确定进度目标、制定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进度优化以及进度实施和控制等的总称。对于肯定型进度计划常在进行工程项目结构分解、项目活动逻辑关系定义和持续时间估计的基础上,编制单代号网络计划或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其间可搭接;对于非肯定型进度计划则可应用PERT计划评审技术或GERT图示评审技术,然后按计划任务的需要和约束条件进行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满意方案。除了网络图法,另外一种编制进度计划的基本方法是横道图法,运用流水施工原理绘水平指示图表,横坐标表示流水施工的持续时间即施工进度,纵坐标表示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的名称、编号和数目,图中的水平线段和圆圈编号表示施工段数及多施工段投入施工的先后顺序。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过程中先进行进度检查,可采用横道图检查法、S形曲线检查法、横道图—S形曲线检查法、前锋线检查法、割切检查法,然后进行进度偏差分析,分析出现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分析进度偏差是否超过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由此得出进度偏差调整方法,或改变某些工作时间的逻辑关系,或缩短某项工作的持续时间等等。

工程项目费用管理包括确定工程费用目标、制定费用计划、执行计划,以及在工程实施中检查计划执行状况,即寻找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并针对偏差分析原因,进而采取纠偏措施等。首先进行工程项目结构分解,分析过程项目费用构成和资源结构,建立工程定额库及工程项目费用评价指标体系。在项目决策阶段,需编制投资估算,对工程项目做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和费用效果分析;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进行初步设计概算编制与审查、施工图预算编制与审查,通过限额设计、标准设计、应用价值工程、方案优选(比较分析)控制设计费用;在工程施工阶段,采用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费用比较法,偏差分析法(有横道图法、表格法、费用累计曲线法或称挣值法),分析引起偏差的原因(因素分析法),而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

一般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和费用的管理紧密相连,由此提出进度施工进度—费用的联合管理的概念,借助时间与费用管理曲线进行管理,也可构建进度—费用关联框架。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具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思想:注重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质量或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事前控制;全员参与、全过程质量管理,即全面质量管理(TQC);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检查或安全检查以及基本原理:确定标准、实施和反馈、纠偏。影响质量的因素可归结为4M1E,即Man(人员)、Material(材料)、Machine(机械)、Method(方法)、Environments(环境)五大要素。常用的工程质量管理工具有调查表法、分层法(或称分组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也叫管理图法)、排列图法(或称主次因素排列图)、因果分析图法、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应遵循系统原理、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原理、动态管理和控制原理、安全风险管理原理,运用安全目标管理法、全面管理法(“四全”: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面的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图示如下:其中风险识别可用核查表法、分解分析法、图解法,风险评价方法有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风险图法、灰色评价法,常用风险分析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事故树法、WBS工作分解结构、财务报表分析、现场考察、统计记录法、统计实验法等,应对风险则可保险或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风险、利用风险。

工程项目合同是规定发包人与承包人权利义务的契约,藉此两者形成约束和激励机制,在履行过程中又彼此动态博弈,因此需要进行合同管理,使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完成,并保证质量、成本、进度各大目标的实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合同纠纷处理、变更和索赔问题,以及合同的激励性。此外招投标方式是当今市场经济下要约承诺签约的有效运作模式。

关于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可引入计算机技术,如使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利用甘特图制定项目计划,分配给各细分任务各项资源,用跟踪甘特图控制项目进度等等,各项项目信息经软件综合处理皆一目了然,高效管理。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须应研究项目决策、设计与计划、施工各阶段的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使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以较小的投资和较短的工期完成工程建设,实现项目目标。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王卓甫、谈飞、张云宁、欧阳红祥编著

《工程项目管理》于茜薇主编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宋淑启、杨奎清、冯美军、王有志等编著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王卓甫、简迎辉著

《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主编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陈宪、于慧主编

《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案例》王卓甫、杨高升主编

《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

《项目管理教程》[美]克利福德·格雷、埃里克·拉森著徐涛、张扬译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卜振华、吴之昕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