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应用效果分析

岳丽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100039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发生急性胸痛的患者应当采取的有效急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入选患者来自于本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共计68例,采取随机原则将入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34例患者实施急诊常规护理,该组作为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接受急诊精细化护理,该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总结比较。结果:经过相应的急诊治疗以及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效率更高,患者及家属对该组的护理质量有更高的满意度,组间进行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急诊效率以及质量,更好地保障患者健康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诊护理;措施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该病发病急且进展迅速,病因复杂、病情严重,必须及时进行救治,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切实提高救治的有效性,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十分必要。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急诊护理方法,和常规的急诊护理相比,它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急诊收治的68例急性胸痛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如下两个组别:(1)观察组共有患者34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6例、18例,年龄21-78岁,平均(61.5±4.7)岁;病因: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共有11例,疾病类型有肺炎、肺癌、自发性气胸、消化性溃疡等,心源性胸痛患者共有23例,疾病类型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夹层动脉瘤等。(2)对照组共有患者34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7例、17例,年龄22-80岁,平均(62.1±4.3)岁;病因: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共有12例,心源性胸痛患者共有22例,疾病类型相同。经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显著,可比。

1.2方法

在急诊救治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模式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精细化护理,内容如下:(1)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对患者年龄、胸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症状表现、发病原因、药物治疗情况等等做好详细的了解记录,另外,对患者存在的基础性疾病、既往病史等进行询问了解。仔细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存在隆起情况、是否有触痛,使对患者的情况了解做到全面且客观、真实。(2)对患者体征进行仔细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外周血管充盈情况、是否有湿啰音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完善其它各项检查。(3)对患者发生急性胸痛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掌握,以便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治疗的针对性。(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沟通、安慰、鼓励等,使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各种不良情绪得到安抚,帮助患者树立起尽快康复的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各项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分,分值在0-1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和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满意、对疾病知识掌握得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数据资料均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时间指标用时更短,且急救治疗后疼痛程度缓解效果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通过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

3讨论

急性胸痛是指突发性的胸痛,其发生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急症等因素密切相关,严重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救治。在对患者进行救治时,为保证治疗的效果,相应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急诊护理途径是一种新型的急诊护理方法,和常规的急诊护理相比,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能有效改进工作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急性胸痛情况在临床较常发生,且一些严重的急性胸痛还可导致患者死亡,如由于严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原因引发的急性胸痛情况通常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及时对患者给予急诊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良好的急诊护理质量对于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本研究对入选的此类急诊患者实施了精细化护理措施,参与急诊护理的护理人员均在开展精细化护理之前接受了系统专业的培训,护理技能熟练,职业素养较好。精细化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在患者入院之后第一时间对患者的各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评估,完善各种相关检查,根据导致急性胸痛的原因积极对症处理,另外还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情绪安抚工作,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接受治疗以及护理。

结论

综上所述,将急诊护理途径应用在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聂桂萍,王立志,王立海.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室护理措施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8):92-94.

[2]万贝.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急诊护理途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5):274.

[3]徐俭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途径分析的关系及护理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2):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