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分析

胡国华陈录平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对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8例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行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和可视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声门最佳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总时间而言,实验组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82.35%vs.58.82%];就插管开始时而言,两组的MAP、HR较诱导前均有了明显的降低;就插管完成时而言,实验组的MAP、HR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82%vs.29.4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可视喉镜;困难气道;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在下颌骨骨折、耳鼻喉科鼾症、脊柱外科的颈椎外伤、颈椎强直及烧伤科颈部疤痕等患者中较为常见,容易导致气管插管困难,大大增加了麻醉工作的难度,严重危及患者安全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选取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已经成为临床麻醉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1]。本院将可视喉镜应用于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困难气道患者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8例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困难气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36例和32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7岁和82岁,中位年龄:(49.89±6.55)岁;ASA分级Ⅰ级、Ⅱ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8例和30例;平均体重:(62.89±8.51)kg。根据平行对照、临床开放的设计方法将以上患者按照住院日期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住院日期尾数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参照组,尾数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上述性别、年龄、ASA分级和体重等一般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静脉通道进行建立,给予患者持续面罩给氧,给予患者剂量为0.3mg的盐酸戊乙奎醚、1μg/kg的舒芬太尼、0.05mg/kg的咪达唑仑、1mg/kg的罗库溴铵以及2mg/kg的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以快速麻醉诱导,本次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具有丰富插管经验的麻醉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操作[2]。实验组患者接受可视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应用的仪器为TD-c-iv型可视喉镜(浙江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于患者口腔内经舌正中位将镜片插入,并将喉镜略向左侧移动使镜片下滑,直到显示会厌后向上弯曲,在显示器的监视作用下沿着喉镜一侧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合适深度[3]。参照组患者接受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对患者的声门部位直接显露,完成整个气管插管过程,成功后连接麻醉机与气管导管,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8~10ml/kg的潮气量,维持12~15/min的呼吸频率,维持麻醉应用丙泊酚静注及七氟烷吸入[4]。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插管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声门最佳暴露时间平均为(11.25±4.05)s,气管插管总时间平均为(22.21±3.28)s,一次性插管成功的患者人数为20例,则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58.82%;实验组患者的声门最佳暴露时间平均为(8.06±2.33)s,气管插管总时间平均为(17.94±5.21)s,一次性插管成功的患者人数为28例,则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82.35%;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插管前后循环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就诱导前,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插管开始时而言,两组患者的MAP、HR较诱导前均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就插管完成时而言,实验组患者的MAP、HR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参照组中发生误吸性肺炎、喉痉挛、口腔黏膜损伤出血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例、3例和3例,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实验组中发生误吸性肺炎、喉痉挛、口腔黏膜损伤出血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例、1例和1例,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气管插管是抢救急重症患者以及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可视喉镜这种新型的可视插管系统应用于困难气道患者中,能够对咽喉部结构直观清晰地显示,使气管插管的难度明显降低,这种新的呼吸道建立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插管成功率[3]。在本次研究中,将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和可视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分别应用于在我院拟行气管插管的68例困难气道患者中,结果显示:就声门最佳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总时间而言,实验组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82.35%vs.58.82%];就插管开始时而言,两组的MAP、HR较诱导前均有了明显的降低;就插管完成时而言,实验组的MAP、HR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82%vs.29.4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在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旭东,刘瑞昌,高玲,等.HC可视喉镜在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29(06):833-834

[2]邹良亮,彭德良.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ICU非气道困难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8(04):34-35

[3]鄢来超,许国斌,朱金强,等.VL300L便携式可视喉镜在急诊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09(25):128-129

[4]郭名文,焦丰,黄重峰,等.不同可视技术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06(17):3157-3158

[5]郝景宇,赵尤美.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8(04):4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