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

吴群芳

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目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职业风险防护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且贯彻规范化的预防策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职业风险防护对策进行干预后,可促进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产生的危害明显减少。结论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保障护理人员身体健康、重视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院消毒供应室;职业风险防护;护理人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众多科室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其不仅是集中处理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重要场所,对传播途径进行切断,同时还能对有效控制以及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1]。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与工作性质导致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职业危险环境中工作。为了给护理人员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潜在的职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防护对策,现总结如下。

1.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风险

1.1生物因素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清点回收医疗物品时,可能会由于不正当操作被剪刀、刀片、诊断等锐气刺伤导致感染的情况,造成护理人员血液暴露,可能会发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等。据分析美国医学会调查针刺伤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危险性得知,觉得两者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特别是HBV具有更强的传染性[2]。一旦护理人员受到针刺伤,仅需要0.004ml带有HBV病毒的血液则会导致受伤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针刺伤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伤口感染、败血症等疾病。

1.2化学因素

由于酸碱水、含氯消毒剂、酶洗剂等医疗用品具有挥发性、腐蚀性、刺激性等基本特征,导致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环境受到污染。据分析职业病调查的相关研究资料得知,护理人员经常与上述几种类型的化学用品接触可能会出现皮肤损害、肺炎、喉头痉挛与水肿、眼结膜灼伤、呼吸道炎症等症状。

1.3职业防护意识淡漠

由于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相对淡薄,不能清晰的认知疾病的传播危害以及途径,对于消毒供应室的规章制度不能认真执行,造成出现感染疾患。

1.4环境危害因素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出现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来自粉尘方面的危害。尽管消毒供应室中不存在明显的粉尘危害,但不能忽视该方面的安全隐患,长时间在纤维粉尘的环境下工作会造成咽喉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2)护理人员在消毒洗涤过程中均需要用到谁,尤其是在气温较低的冬天,相对于其他临床科室来说,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3)护理人员需要长时间在噪声、高温的状态下工作,会出现焦躁不安、失眠、耳鸣等情况[3]。

2.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防护对策

2.1加大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的力度

医院应该每隔一段时间鼓励供应室护理人员参加到《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人员的学习中,促进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认识供应室工作职业存在的危害得以提高,使自我防范意识明显提高,对相关防护对策给予自觉、主动的执行[4]。另外,要求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技术进行工作,从根本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2生物因素的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室应该建立利器损伤规范,加大利器损伤防护培训的力度,促进各项操作规程得以规范,对利器损伤后的相关处理方法有着一定的了解。通常情况下,在受到利器损伤后给予针对性的补救以及处理可促进疾病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若受到利器损伤,需要将血液挤出,并通过肥皂水、流动水对伤口进行冲洗,接着通过75%酒精或者碘酊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给予包扎,并告知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尽量防止蒸汽管道与人有所接触,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机中取物品时要带上防护手术,在高温状态下要加强通风,维持足够的水分。

2.3化学因素的防护对策

要求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的相关操作规范,完善个人防护对策。在配制消毒剂时要佩戴手套、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一旦黏膜、皮肤等与消毒剂有所接触,要马上通过清水冲洗,促进化学制剂伤害黏膜、皮肤的情况得到明显降低。消毒供应室内需要维持良好的通风,确保室内空气处于清新的状态内。

2.4改善工作环境

医院主要管理人员应该合理的改变管理观念,对职业暴露的危害给予重视,尽量健全防护对策以及医疗设备,从根本上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通过针对性的防护对策改善潮湿、噪声、高温的工作环境,可以尽量改建宽敞的工作间,并将消音设备、排气窗安装,促进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受到噪音污染的情况得到明显减少,从根本上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其身体健康[5]。

3.结束语

消毒供应室的风险性较高,医院应该对护理人员职业安全保护给予全面重视。建立有效、科学的防护对策,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培训等工作给予重视,构建规范化的操作程度,加大安全保护对策的管理力度,从根本上降低护理人员受到的伤害,使护理人员健康安全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宋乐娥.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与防护[J].中国卫生产业,2014,18(21):80-81.

[2]刘菊花,胡红岩,马春艳.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研究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2):6589-6590.

[3]夏静,陈付华,孟宇,卢淑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4,6(33):119-120.

[4]范丽艳.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及自我防护策略[J].实用医药杂志,2015,12(05):477.

[5]谢娟,陈红惠.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15,7(04):1591-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