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研究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早期生活环境因素分析何丽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探讨研究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早期生活环境因素分析何丽荣

何丽荣

攸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南412300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早期生活环境因素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42例,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远期疗效为观测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和12月后哮喘症状评分和VAS(哮喘+鼻炎)评分。并纳入同期同年龄的非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儿童共50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儿童的生活环境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儿治疗1月后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和12月后哮喘症状评分和VAS(哮喘+鼻炎)评分对比无差异,各时间点评分两两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或学校临近大马路、暴露于烟草烟雾地区、毛绒玩具是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降低患儿的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环境因素是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的影响因素,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避免儿童暴露于烟草及污染的环境中。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异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为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1],该病发病机制为各类炎症细胞参与反应,变应性鼻炎为支气管哮喘加重疾病的重要因素[2]。儿童呼吸变应性反应为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应尽早治疗,从而减低复发率和提高生活质量[3]。特异性免疫治疗为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研究较多,但环境因素对该鼻孔的发生尚未有系统研究,本次研究纳入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并观察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共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10.58±2.61)岁。纳入标准:(1)尘螨皮肤点刺实验(skinpricktest,SPT)后皮肤指数≥“++”;(2)临床资料完整;(3)患儿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儿准确明白和表达自己的不适;(2)合并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3)精神系统疾病患儿。同时选取我院同期的非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儿童共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9.94±3.01)岁。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为合并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对比无差异。

1.2方法所有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异性鼻炎患儿均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为标准化屋尘螨(丹麦ALK-Abello),经舌下含服,逐渐从低剂量增加到维持剂量,治疗疗程为1年。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1月、3月、6月和12月的哮喘症状评分、哮喘和鼻炎VAS评分等。

1.3观察指标哮喘症状评分[4-5]:(1)日间:无症状为0分,轻微症状且发作时间短为1分,症状发作2次或以上且持续时间短为2分,5分为最高分;(2)夜间:同日间症状,最高分为4分。肺功能损伤程度采用最大呼气流量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PEF%)表示,肺功能良好:PEF%>80%;可能出现哮喘:PEF%在60~80间;急性哮喘可随时发作:PEF%<60%。视觉近似评价标尺(VAS)[6]:在纸上标注0~10cm的刻度,无症状为0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哮喘控制测试(ACT)[7]: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分为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4~12y)和ACT(≥12y)。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患儿治疗1月后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比情况()

2.3环境因素分析经过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儿童家或学校临近大马路、暴露于烟草烟雾地区、毛绒玩具和家中有宠物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或学校临近大马路、暴露于烟草烟雾地区、毛绒玩具是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见表3、4。

表3两组儿童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比[n(%)]

3.讨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经过调节T和B细胞和细胞因子达到治疗的目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为经皮下和舌下免疫治疗,随着该治疗方法的发展和深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TO)将特异性免疫治疗定为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疗效得到了临床的肯定。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猜测原因与环境日益恶化、遗传因素等相关。本次研究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患儿结果发现治疗1月后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VAS(哮喘+鼻炎)评分、ACT/C-ACT和PEF%均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针对患者治疗数月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和VAS(哮喘+鼻炎)评分对比治疗后1月的评分对比无差异,猜测原因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改善患儿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反应,对患儿的长期疗效也具有一定的控制性,从而减低了患儿的复发率,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均属于异质性疾病,受到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针对患儿难以更改,因此针对患儿的环境因素及时控制,对防治儿童发病及已患病儿童的治疗及防治具有重要效果。本次研究中对比健康儿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或学校临近大马路、暴露于烟草烟雾地区、毛绒玩具是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及家庭生活环境的提高,车辆增多,房屋位于马路边的几率较大,儿童的毛绒玩具增多,这些多是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这些结果表明在积极治疗该病的同时,针对儿童后期的预后,应尽力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出现,对改善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特异性免疫治疗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情况,而针对长期使用的疗效及用量的研究需进行大样本及长期研究,本次研究为之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影响患儿的危险因素主要与环境相关,提醒患儿家长及医生应在治疗时及预后观察中注意这些危险因素,以便改善疗效和预后。

参考文献:

[1]BousquetJ,SchünemannHJ,SamolinskiB,etal.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

(ARIA):achievementsin10yearsandfutureneeds[J].JAllergyClinImmunol,2012,130(5):1049-1062.

[2]张丽,胡红,陈雷,等.变应性鼻炎对哮喘患者临床控制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2,11(2):98-101.

[3]欧阳晖.特异性免疫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7):568-570.

[4]YukselenA,KendirliSG,YilmazM,etal.Effectofone-yearsubcutaneousandsublingualimmunotherapyonclinicalandlaboratoryparametersinchildrenwithrhinitisandasthma:a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double-dummystudy[J].IntArchAllergyImmunol,2012,157(3):288-298.

[5]朱亚菊,董晓艳,房定珠,等.标准化尘螨变应原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儿随访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9):674-676.

[6]DemolyP,BousquetPJ,MesbahK,etal.Visualanaloguescaleinpatientstreatedforallergicrhinitis:anobservationalprospectivestudyinprimarycare:asthmaandrhinitis[J].ClinExpAllergy,2013,43(8):881-888.

[7]Voorend-VanBS,Vaessen-VerberneAA,LandstraAM,etal.Monitoringchildhoodasthma:web-baseddiariesandtheasthmacontroltest[J].JAllergyClinImmunol,2014,133(6):1599-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