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寸丽花

寸丽花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678000

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疗效。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所涉及的患者有8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和具体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后续的随访工作中相关数据表明,在1年之内出现死亡现象的患者有1例,在5年内死亡的患者有2例,有1例患者因为无法联系到而没有采集到相应的结果,有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年以上,总的表现为5年存活率达到了50%。结论:针对疑似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要尽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就展开与之相对应的病理学检查和确诊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的情况,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案是要以化疗联合局部放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学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临床表现没有十分显著的特异性,并且比较容易造成误诊的恶性淋巴瘤,主要的发生区域一般情况下在亚洲和拉丁美洲[1]。为了进一步切实有效的加强对于该病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这次研究主要针对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和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现在把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和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所涉及的患者有8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患者5例,有女患者3例,他们的年龄范围在39-83岁,平均年龄是48岁。

1.2临床表现

在所有患者进行鼻腔检查中发现,肿瘤形态出现隆起的患者有6例,有局部弥漫肿胀的患者有2例。在所涉及的患者中,其肿瘤病灶表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溃烂,并且在溃烂的部位都有一定程度的脓性分泌物覆盖着。在所有患者中,有2例患者是单纯累及鼻腔鼻窦,其他6例患者是同时累及其他部位的。其中,有3例患者同时累及鼻咽部位,有2例患者同时累及了鼻咽部和口咽部位,还有1例患者同时累及了口咽部。

1.3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化学标记

在我们这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中有2例进行了一次活检被正式确诊,一次性活检确诊率达到了25%,有6例患者进行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活检最后确诊,这样的几率达到了75%,在所有患者中均展开了与之相对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都在最大程度上积极有效的支持淋巴瘤的诊断。在所有患者中有5例患者为T细胞淋巴瘤,占到了总比例的62.5%,有3例患者为B细胞淋巴瘤,占到了总比例的37.5%。

1.4治疗方法

在我们这次研究中,针对所涉及的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有6例患者在我院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5个左右疗程的CHOP方案,具体的治疗表现为环磷酰胺加阿霉素加长春新碱加泼尼松进行相对应的化疗,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后,转上级医院进行放疗。有2例患者首先转上级医院进行放疗,然后返回我院,在放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5个左右疗程的CHOP方案,具体的治疗表现为环磷酰胺加阿霉素加长春新碱加泼尼松进行相对应的化疗[2]。

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后续的随访工作中相关数据表明,在1年之内出现死亡现象的患者有1例,在5年内死亡的患者有2例,有1例患者因为无法联系到而没有采集到相应的结果,有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年以上,总的表现为5年存活率达到了50%。

2讨论

从根本来讲,我国的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发生几率是比较普遍的,属于该病的高发区之一,发病的对象一般情况下都是年龄比较轻的,并且男性多于女性,我们医院在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这个时间范围内,一共收治了8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发病年龄都是比较轻的。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脓涕及血涕等,另外还有很多患者出现了头疼、发热等一系列相应的症状。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比较显著的特征还有临床表现缺乏有明显的特异性,这样的缺点就使得该病在临床上的诊断在通常情况下会出现错误或者误诊的情况。特别是在患者发病的早期阶段,患者一般情况下会被误诊为是慢性鼻炎或者慢性鼻窦炎等,这样就严重的耽误了治疗,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在患者鼻腔出现肿物之后,这个时候又通常情况下会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鼻腔肿瘤,如鼻息肉、鼻腔乳头状瘤等。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病灶范围是比较宽的,除了鼻腔鼻窦之外,通常情况下也会对患者的口腔等相关部位造成影响。在我们这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中有6例患者有着比较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针对患者的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其中比较重要的方法就是病理活检。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于该病进行明确的诊断,并有针对性的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在我们这次研究中发现,患者出现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是以T细胞淋巴瘤为主[3]。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均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5例患者是T细胞淋巴瘤。导致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一次活检成功率比较低的最主要原因,体现为该病的肿瘤细胞沿黏膜下生长,在它的表面通常情况下会覆盖上一层比较厚的炎性物质和坏死的物质,活检取材通常情况下会取不到肿瘤组织。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几率,特别是要更加强化对病理的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于阴性的活检结果要展开与之相对应的动态监测[4],进行再一次或多次活检。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疑似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要尽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就展开与之相对应的病理学检查和确诊工作,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案是要以化疗联合局部放疗为主,深刻认识到该种疾病临床诊断的难度,在最大程度上探究误诊的原因,根本上避免误诊的问题出现,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南克俊,魏永长,李春丽,等,原发性结外淋巴瘤128例生存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5.23:13-41.

[2]扬秀英,李云,刘明放,等,鼻腔鼻窦非何杰金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18:67-68.

[3]王虎,于秀珍,扬洁,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20例分析[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8:146-149.

[4]张青松,扬滨,曾强,鼻腔鼻窦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早期诊断[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16;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