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成长课堂与“批注式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531”成长课堂与“批注式阅读”

杨刚

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

摘要:本文首先对“531”成长课堂模式和“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进行简单解读,然后提出“531”成长课堂模式与批注阅读教学的整合具有可能性和优越性的观点。最后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把“批注式阅读”教学结合到“531”成长课堂中。

关键词:531成长课堂;批注阅读;教学整合;教法尝试。

一、“531”成长课堂模式的简单解读

所谓“531”成长课堂模式是指一种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由学生个人和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精少而适当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形成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课堂模式。它要实现的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为最高目标。

“531”成长课堂中的“5”,指的是学生“自学、自疑、自探、自测、自结”5个课堂教学环节。

“3”指的则是“3 ”个“三”,即教师的三类引导(导思维能力,导方法技能,导情感态度),三种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结论性评价,态度性评价),三种课型(自习自疑课,合作探究课,达标自测课)。

“1” 一个核心价值取向即培养学生高效的、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

“531”成长课堂模式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而且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来实现的。

“531”成长课堂模式严格说来有程式化教学特征。

二、批注式阅读之我见

所谓语文课堂上的“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在书页或便利贴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所悟、所评的一种阅读方式。这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

1、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自主化”阅读。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不同,他们对阅读内容所作的选择和反应也应该是不同的。有的欣赏文中的这一句,有的欣赏文中的那一段等等,不一而足。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和自主意识,凡事都喜欢自己作主。批注式阅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重点:可以每人各批一篇,可以一小组同学共批一篇,也可一大组同学共批一篇,即使全班同学共批一篇,仍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同时,允许学生在文中的任一处留痕,没有人在一边横加干涉,没有人在一旁指手画脚。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里,学生默读、欣赏、揣摩,与文本亲密接触,与作者倾心对话,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

2、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阅读。

批注式阅读,学生面对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文字,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进入文本。而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有效参与的前提条件。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感悟文本的内涵,感受文字中流淌出的美好而复杂的感情,感受也许作者也难以用语言表达出的微妙之意。他们或用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喜爱,或用凝重的语句阐述自己的思考,或用率真的语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思索。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千个,才会呈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531”成长课堂模式与批注阅读教学的整合具有可能性和优越性

无论是我们自身的阅读经验,还是从这种阅读教学尝试实际效果来看,批注阅读确实做到了较快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点也正是“531”成长课堂模式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531”成长课堂模式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形成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自主成长”的特点,而批注式阅读本身是一种“自主化”阅读。这为两者在教学中的整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同时,“531”成长课堂模式除了“自主成长”的特点外,它还有一个更大的亮点,那就是小组教学和小组合作方式。但通过我们教学实践往往会发现这种“合作互助”要想取得有效、高效,是要以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理解为基础的。而我们设计的“学导文”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个需要。而批注阅读都极具“自主化”和“个性化”,这一点正好是对“合作探究,共同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如果将“531”成长课堂模和与批注阅读教学两者加以整合是极具优越性的。

我甚至觉得,“531”成长课堂模式与批注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会给语文教学带来一片新的天地,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531”成长课堂模式下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尝试

(一)对学生的培养

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前,要对培养学生读书做批注的习惯,对学生讲清楚什么叫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逐步引导学生对批注的兴趣。要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详细举例说明批注式阅读的类型和方法,强调批注阅读的四个点(开始阶段可以不提出第四点)。对学生的批注要尽量地表扬的激励,要给予充分的展示和评价,巩固学生批注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二)课堂教学操作

1、给学生充分的预习和批注时间。

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的前提。一般一篇课文需要30——60分钟的预习批注时间。预习时学生可以参阅《学导文》,因为被动阅读是自主阅读的有力补充,对自主阅读能力还很不足的初中学生很有必要。

2、阅读批注的检查、交流、互评嵌入“531”课堂环节。

“531”成长课堂中的“5”,指的是学生“自学、自疑、自探、自测、自结”5个课堂教学环节。而对批注的检查、交流、互评可以放在“自疑、自探”的阶段。

(1)小组交流、互评。

由于各人性格不同、喜爱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文本的批注差异很大。小组交流、互评时争论常比较激烈。教师把批注式阅读作为备课方式。不写传统意义上巨细无遗的教案,而是把读课文时的理解、感悟以及借鉴其它参考资料研读时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书眉页侧,以备上课时使用。这些东西仅仅作一个批注的示范,恰当与否,可让学生来点评。

(2)用实物投影仪投影现评

批注写在页眉页侧,利用实物投影仪,调节好焦距,全班可马上看见某位同学的批注,全班共评,发表见解。对于批注时典型的偏激、片面、平淡、离奇、怪异等现象,展出来供大家引以为戒,精辟、独到、创新、全面、透彻的批注供大家借鉴和仿效。

通过检查、交流、互评,同学们能及时反思自己批注的情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批注质量。

(3)对学生自疑问题和《学导文》中“自探”部分的处理

经过学生批注阅读后交流评价,会有一些学生的疑问,我采用两种方法:学生再探抢答或教师点拨现场解决;需要学生更多知识储备的问题放到以后教学中回答。

而《学导文》中自探部分在实践中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批注里去了,不需要重复。确实有没解决的和学生自疑问题一起解决。

对于如何把批注式阅读融入“531”成长课堂,本人也只是在教学中做一些尝试,这种尝试能否真正取得成效,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同时,文中的许多提法还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教!

主要参考文献:

[1] 庞健.《涪十四中成长课堂解读》

[2] 网络中一些关于“批注阅读”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