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 2

浅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罗明丽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城北小学校

摘要: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乐观,往往记流水账,没有任何生动的描写,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对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细节就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细节描写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关键词: 语言 神态 动作 心理 场面

正文:

一提起作文,大凡学生都感到头痛,甚至束手无策,有时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也会写几句应付,作文干巴巴的没有滋味儿。所以批改作文也成了老师的一大难题,常写常练常批改,作文成绩也为曾见起色。那么作文写怎样才不会干巴巴的,而是显得充盈、实在呢,怎样写才会显得显得有个性、显得精彩呢,我认为细节描写不容忽视,我想就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语言的细节描写

语言是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人物语言时,只有注意了人物身份、性别、什么场合、说话的对象、说什么话、说话的气氛等,才能个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描写时多使用能表现“说”字的词,如:念、喊、叫、呼。、吟、读、问、答、吼、夸、赞、辩、曰、劝告、责骂、训斥、怒吼、咆哮……

我在引导孩子们写《画鼻子》这篇作文时,我是这样引导的:老师伸出手指,问小李:“这是几?”小李毫不犹豫地答道“一!”“啊!”老师惊讶地叫起来。

文中表示说的词语有:问、答道、叫。值得注意是:语言描写尽量不用“说”字,多用“说”的近义词。

二、动作的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描写时,在描写时,要注意人物是如何动的、怎样做的、用了什么方法,要把动作过程写清楚。 动作描写尽量使用连续性的动词。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五单元初试身手就有以下一道练习题: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清楚,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明了的抠出动词,我从家里拿了一个番茄、一把小刀、一块木板、一罐白糖。然后在教室里亲自演示了一次凉拌番茄的制作过程,学生们也兴致勃勃地找出了以下动词:拿、洗、切、放、撒。接着我让他们把这几个动词连成一句话,说明凉拌番茄的制作过程,他们也能轻轻松松地完成。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六单元词句段运用中也设置了以下练习:选择一个心情,仿照例子用动词来表现它。为了表现出“生气”,我先亲自表演了一番,接着让孩子们找出了以下动词:皱、瞪、涨、叉、指等,紧接着又让他们把这些动词连成一句话,说明我生气的样子。孩子们玩得快乐,学得也很轻松,我也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心理的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是最能充实文章内容的,认得内心世界是别人看不到的,这种描写就可以在作者笔下随意把握,但必须要符合当时的情景,所以也是特别能考验写作水平的,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描写尽量不用“想”字。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八单元的作文话题是“我的心儿砰砰跳”,前面几个单元都已经引导孩子们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而本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既巩固“写清楚事情的经过”的方法,又将“写清楚当时的感受 ”作为新的训练点,不断提升学生把事情写清楚的能力。

教学时,我让学生回顾《麻雀》《一直窝囊的大老虎》等课文中的片段,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写清楚感受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我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提炼,如:可以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同一种心情可以多次出现,但是在说法上要有变化,如描写“紧张”,可以用“心里打起鼓来”描写,也可以用“怀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怦怦怦地跳个不停”等来描写;可以写清楚身体在某种心情下的状态;可以借助周围的人或者事物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接着我以“第一次上台自我评价”这个经历为例子,大多数学生最强烈的感受是“紧张”,于是我引导学生追问:1、为什么紧张,心里怎么想?2、紧张时,身体哪些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手会怎样?脚呢?脸上有什么感觉?心跳有什么变化吗?3、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并引导学生用相应的词语表达心中的感受,如手发抖,脚打颤,脸通红,心脏怦怦怦地直跳。在训练思维的同时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

四、神态的细节描写

很多学生分不清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一种方法,它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品质,更能凸显人物个性,使人物栩栩如生,给人真情实感,使文章生动形象,是静态的。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脸通红通红的,开心得合不拢嘴等。

心理活动描写是最能充实文章内容的,认得内心世界是别人看不到的,这种描写就可以在作者笔下随意把握,但必须要符合当时的情景,心里的高兴表现在神态上就是欣喜若狂。神态在脸上在外表,心理是内在的是可以隐藏的。

五、场面的的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以及各种会场面等。场面描写要综合记叙、描写、抒情、一轮等表达手段,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图画情景再现,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更易于读者的想象联想。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单元就出示了很多关于场面描写的词语,如:锣鼓喧天、震耳欲聋、鸦雀无声、窃窃私语等。在讲授《拔河比赛》是,我是这样教孩子们进行场面描写的:裁判吹响了第一声哨子,同学们拿起绳子,第二声,大家开始用力拉。我们个个卯足了劲,拉得脸红筋涨,咬牙切齿,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场外的助威声、锣鼓声、一浪高过一浪……

总之,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6月

[2]余地 作文公式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15.7

[3]温儒敏 陈先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