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浅议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王 涛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 要: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更重要的还要看学生在数学课后作业活动中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否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教师设计的作业活动目标指向是否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养成等。因此,对数学作业的设计、组织、实施、讲评等活动进行目标研究是必要的,旨在让教师设计、组织数学活动时能从让学生获得真正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并予以付诸实践。

关键词:层次 多样 灵活 及时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因此课后作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新课程的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所有的作业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如果我们每节课对学生的练习搞一刀切,布置作业同质同量,其结果是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已经会做的习题老师仍然要求做一遍,不仅学生觉得无味,而且浪费了他们的智力;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有的练习题根本不会做,老师还是要求其完成,同样是一种空耗,也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作业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作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和弹性,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作业设计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有梯度,分层递进,使学生牢固掌握,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定势。

二、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为了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内容,要设计合理的多样化的作业。如:算法多样化的经常性训练可促使学生冲破固有的解题模式,不满足于用一般方法解题,养成善于思考别的解题新路的习惯,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又如实践性的作业。生活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可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兴趣。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内容:先给学生讲一个有关《阿凡提赶羊》的故事,阿凡提在巴依老爷家放羊,巴依老爷听说阿凡提很聪明,就故意给阿凡提出了一个难题:给阿凡提一段62米长的篱笆,要他围一个平面图形并且能将羊赶进去。请同学们:①想一下阿凡提可能采用哪种合理的围法并且将羊赶进去?②动手设计一下,画出这个平面图形。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中,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并且让学生动手实践,在自主探索实践的迁移中感悟数学的价值。

三、作业设计的灵活性

数学知识需要灵活的思维能力、果断的判断能力。在数学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深入地挖掘习题本身的灵活性和多变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让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在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该改变这种习题形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和他们想要合作的伙伴共同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种自由的习题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我学习成功的喜悦。对同一道题目有多种答案的可能性,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我们设计了“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操作计算开放题作业,利用20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一摆,再画出你所摆的长方形,在图上标出数据,并计算出你所画图形的面积。该题为学生设计一个长方形提供了机会,有的小组设计的长方形面积较大,有的小组设计的长方形面积较小,有的小组设计了长宽是倍数关系的长方形等等。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发现“长宽之和必为10厘米”的规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通过学生拥有的不同答案,来促进学生掌握不同的解题方式和思考方式,让学生学会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整体能力。

四、作业批改的及时性

课后作业是过手的作业,这个作业教师必须及时全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而补充作业也需要教师全批,以了解采取措施后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对新知是否能达到举一反三。对于各类错误,不仅我们教师要明确,还要让学生知道,从而促成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和及时改错题的习惯。

课后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作业设计的研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提高作业的效率,使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于冬梅. 浅议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 好家长, 2017, 000(011):P.42-42.

[2]季仲彬. 优化作业设计放飞学生潜能——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 小学教学参考, 2011, 000(020):53-54.

[3]詹暑光. 优化作业设计,放飞学生潜能——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设计[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6):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