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郭兵

四川川煤第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 达州 635000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and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GUO Bing

(Sichuan Chuanmei Dili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Dazhou 635000, China)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结构类型。论文主要从两方面对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希望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Abstract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crete and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is a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type.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structure and concrete structure from two aspects, and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Keywordsconcre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对于建筑设计行业而言,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并无明显差异,因此两者极易被人们混淆。另外,为了能够提升建筑的经济性以及技术性,需要对钢结构性价与混凝土结构性价进行分析。钢结构的自重较轻、成本较低,与砼结构相比,其更具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能够促进建筑产业化建设。

2 钢结构与砼结构的特点

2.1 钢结构的特点

第一,抗压性较好。钢结构的主要原料是钢筋,所以钢结构也具备了钢筋材料较强的抗压性,安全性能较高,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运用钢结构,不仅可以促进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而且还能加强建筑整体的抗压性,可以更好地预防自然灾害或地震等情况。第二,安全性较高。钢结构技术的应用可以高效地解决传统施工技术中出现的美学价值欠缺、裂缝较多和沉降问题。第三,还可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能。第四,经济性较强。在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将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而混凝土是通过将各种原材料调配而形成的,在工程的搅拌和养护工作的过程中,会消耗更高的成本,使投入工程的资金量较多。但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将钢结构作为主体,建筑的结构就更为简单,大大减少了工程造价的成本,确保了施工部门的经济效益。

2.2 砼结构特点

对于砼结构而言,其优势在于有着良好的防火性能、刚度较大,并且造价成本较低,然而自重非常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在施工时,会额外增加其他施工成本,导致其整体费用增加。并且在一些地区,钢筋砼结构并不是十分适用,如在软土地基区域与高强度地震易发区域等特定区域,需要对砼结构谨慎使用。而在砼结构中,其主要造价成本包括模板、砼材料以及钢筋材料成本。其中,钢筋材料成本占25%,砼材成本占16%,支撑材料以及模板材料成本占59%。因此,在砼结构造价中,主要是成本、模板成本以及支撑材料成本长占有较大比重[1]

3 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3.1 施工测量

工程测量过程中,主张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力求测量结果的精准度,提前仔细检查测量仪器,保证测量仪器的可用性,这也是衡量钢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钢结构施工前期,需实施预埋螺栓处理,该环节作业开展前,最为关键的就是确定螺栓预埋位置,基本方法如下:根据高层建筑实际施工面积,采用合理的计算方式,最终得出预埋螺栓的深度及具体位置。在施工各阶段内针对不同环节的作业,实施严格管理,固定预埋螺栓位置,整体施工主要分为轴线定位点确定、螺栓浇筑两个阶段。

3.2 预埋、预留

装配式构件涉及比较多的预埋件,它的种类也包括很多内容。例如,吊件、连接件、窗框、管线等。在预制构件的过程中,要确保精准有效的定位埋件和预留位置等。预埋吊件和连接件通常情况下要在构件的收光面进行布置,在预制构建的过程中,要使之固定在侧模上的悬挑架,以此使之实现充分的定位。与此同时,在针对混凝土进行震捣的过程中,不能碰触预埋件,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其破损或进浆问题

[2]

3.3 预制墙板的安装

墙板预制构件采用多点吊装梁吊装,刚起吊时应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构件的外观质量及吊环连接处的牢固性等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才继续缓慢匀速起吊,吊装过程中应保证墙板预制构件边缘不被损坏。预制墙板吊至作业层上方时,吊装工人拉住预先挂好的缆风绳控制板的下降速度,直到墙板距地面1m位置时,吊装工人抓住墙板两端,使其缓缓下降,观察预先在墙板下方放置的镜子便于对插筋孔,用可拉环斜支撑进行微调,与水准仪、线坠及靠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配合,直至定位准确后将墙板进行固定。安装预制墙板斜支撑杆,用螺栓将其两端分别与预制墙板上预留的套筒连接件和预制叠合板上预埋的铆环连接。在预制墙板光滑面放上靠尺,然后同时同旋转方向调节斜支撑,直到墙板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墙侧面放靠尺检查墙板水平度,通过加减垫块的方式直到水平度标高达到设计要求。为进一步控制墙板位置的精度,墙底部参照之前测量放线留下的200mm距离控制线进行复核。上下预制墙板之间采用钢套筒压力灌浆连接,灌浆料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配以细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和其他材料,加水搅拌后形成。灌浆料28d强度应不小于85MPa,24h竖向膨胀率应控制在0.05%~0.5%之间[3]

3.4 钢结构焊接

钢结构焊接是钢结构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钢结构焊接过程中应用到的焊接材料,监理工程师务必保证质量证明的有效性,严格审查焊材烘焙记录、检查焊工合格证书,查看考试合格项目是否可以覆盖实际焊接内容、合格证是否有效。针对焊缝实行焊前热处理,在整个焊接期间,对应的焊道间温度应始终高于预热温度,焊接完成后立即采取后热厨力措施。于焊缝两侧处,预热宽度需超出焊件宽度的1.5倍,且控制在100mm之上,对接焊缝余高、咬边、表面焊瘤、锁孔,角焊缝焊角尺寸、咬边采取20%的检查,详细准确的做好检查记录。

3.5 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建筑中主要材料是水泥、水、砂石、添加剂等。对于混凝土中材料的选择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整体需求进行划分,根据建筑的质量要求,选择水泥的型号和质量。当建筑中具有某些特殊环节需要进行特殊材料构件的情况下,应当先进行水泥质量测定。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按照质量进行划分主要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个部分,对于粗骨料的选择应当重点分析材料的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等,细骨料的材料主要对质地、细度、砂石含量等进行选择,重点是对有害物质含量的测定。

3.6 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制作模板前,必须精确计算模板的弯矩、剪力与挠度,确定好模板的尺寸及厚度。安装基础模板时,须掌握好模板的中心线位置及标高;在安装柱模板前,须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然后再安装模板,并在模板两个垂直方向加斜拉顶撑,最后校正柱的垂直度与柱顶对角线;在安装梁模板时,须注意进行起拱。若梁高超过75厘米,梁侧模板应加穿螺栓紧固。拆除模板时,必须掌握正确的顺序:先拆除前期安装的模板,再拆除后期安装的模板;先拆除非承重部位的模板,再拆除承重部位的模板;先拆除侧向支撑模板,再拆除竖向支撑模板。拆除模板前必须确认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标准。

3.7 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一,先设计好混凝土配合比例。技术人员须根据粗骨料的静观密度、细骨料的静观密度、水泥密度,精确计算水泥用量、粗骨料用量、细骨料用量。第二,在拌和混凝土时,须控制好坍落度。若规定的坍落度小于40毫米,则允许偏差必须控制在±10毫米之间;若规定的坍落度在50~90毫米区间,则允许偏差必须控制在±20毫米之间。第三,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连续浇筑,并控制好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浇筑后,须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各个振点的振捣时间须控制在20~30秒区间。第四,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可采用蓄水养护法或铺设防护薄膜等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钢架构与混凝土工程在应用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在具体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天气变化、施工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确保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通过科学的处理控制与技术工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永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电子制作,2014(09):226.

【2】陆志敏.评价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4):129-130.

【3】赵明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J].居舍,2019(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