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浅谈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

王小兰

长汀县特殊教育学校 福建长汀 366300

摘要: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各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了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但特殊教育学校对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都普遍存在共同局限性,使得送教上门工作只能留于形式。因此,我校在送教上门的实践中所面临的局限中,也试图在摸索一个重度残障儿童行之有效的送教模式———“家庭康复为主,多领域参与和远程培训咨询为辅”。

关键词:送教 家庭康复 多领域参与

伴随着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地不断发展,残疾儿童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及大中儿童的康复训练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大中城市也新兴了不少筛查评估、早期干预、康复训练一体化的机构,从而整个社会对残障儿童康复认知在逐步的提高,但还是有绝大多数的中重度残障儿童的家长还是很缺乏相应的家庭康复训练知识和意识,或者无法承担巨大的康复训练费用和长时间的康复陪伴,因此大部分家长会全然的依赖于康复机构或学校。然而,作为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全纳教育,保障每一名重度残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残障儿童的教育普及率,增强残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全国各特殊教育学校更是积极开展了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但特殊教育学校对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都普遍存在共同的局限性,使得送教上门工作成效低。重度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大方面。

第一、师资、时间、经费的限制

县级特殊教育学校都存在师资紧缺的问题,教师在校的教学工作量已经很繁重,工作期间没有空余时间来安排送教,所以像我校送教工作都安排在周末,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其次送教对象基本是分布在偏远山区,这里就有一个路程、时间的花费,还有教师送教过程的安全问题也没有保障。加之教师的送教上门工作没有一个政策的具体财力支持,让特殊教育教师的送教积极性也大大降低,所以送教工作就很难有效地得到开展。

第二、送教内容、专业的限制

如何进行有效送教,送什么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就需要系统专业的做好送教计划,但在实际送教过程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同一个计划不能满足所有的送教对象,因为送教对象之间他们的差异很大,需要分别自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这也巨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其次我们的专业没法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文化知识能力极为有限,而且伴有肢体残疾、各类疾病。看着常年坐轮椅,甚至卧床不起的儿童,想想他们更需要的应该是康复训练、医学辅助,能帮助他们离开床、轮椅,学会生活自理,走出家门,这才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而我们老师的专业有限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准确、全面的认识这些看似困难重重的局限性,并试图在摸索一个重度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行之有效的送教模式———“庭康复为主,多领域参与和远程培训咨询为辅”。

第一、家庭康复为主。家长成为重度残障儿童康复的主力军

首先,重度残障儿童在家庭中能够接受早期干预,使其残障的程度得到减轻、控制,也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功能的缺陷补偿;其次,家庭康复具有生活性、社会性,利于儿童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使其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再次,家庭康复是连续性地、无间断的训练过程,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过程使得康复效果更好。最后,家庭中存在亲情,这种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自信的建立,也减轻了家庭高昂的康复费用支出。

家长在重度残障儿童康复训练中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也是自然成为这一送教模式能否运转的关键。所以重度残障儿童能否接受到有效地康复训练依赖于一下几个条件:首先是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其次是家长的对重度残障儿童的康复认识,否有积极、持之以恒做康复信念;再次是儿童的家庭条件,是否至少一位家庭成员能全天候的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最后是家长能否配合各领域专家的工作并会简单使用培训、咨询渠道。

第二、多领域的支持为辅。制定重度残障儿童的个别化家庭康复计划

重度残障儿童几乎都伴有严重的智力落后问题、肢体残疾和各类疾病,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那我们单单送教文化知识就毫无意义。针对重度残障儿童需求,送教内容可为康复技能、生活适应技能、医疗药物辅助,对应的专业人员为康复师、教师、医生等,在确定送教对象后,康复师、教师、医生、家长等组成评估小组,对送教对象进行正对性的评估,并制定个别化家庭康复计划。

  1. 制定计划前应该有个可依据的诊断结果,需要各领域的专家、儿童、家长的共同参与,保障诊断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计划的制定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2. 制定计划,现在常用的个别化家庭康复计划有波比特计划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特点、经济条件和儿童的残疾程度、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制定计划。

  3. 实施和评估

根据计划进行操作,专家送教给予家长示范,提供实时专业咨询通道,家长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在阶段目标完成时间里,评估小组再次对送教对象进行评估,确定是否修改计划,再循环操作。

第三、远程培训、咨询为辅。

1、减轻送教人员的工作量。因为送教对象千差万别、分散且基本分布在偏远山区,这就存在送教的对象差异性大、路程远、耗时长和安全没保障等问题,远程培训、咨询恰恰能很好的解决路上花费的时间,保障了送教人员安全问题,且咨询是一对一正对性强。

2、让送教上门工作更有效、更专业。首先开通远程培训、咨询通道能让家长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让家长能用更加专业的方法对重度残障儿童进行康复和教育。其次能帮助家长及时解决当下问题,通过远程咨询通道家长能随时的得到专业的解答。最后能让送教人员及时的掌握送教对象的康复和教育发展近况,,便于及时更新个别化家庭教育计划使之更能适宜送教对象的康复和教育。

“家庭康复为主,多领域参和远程培训咨询为辅”的送教上门模式这看起来是一个涉及人员和领域广泛的送教模式,这需要一个庞大的送教系统支撑才能运转,而我们除了有限的师资、志愿者、与学校挂钩的医院外,并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提案中提到了资源教室的建设,这无疑是残障儿童和家长的福音。我们也可以借此机遇与残联一起向社会发起专业的康复、医疗等机构的支持,为重度残障儿童的家长提供专业的、持续的辅导和咨询。但“家庭康复为主,多领域参与和远程培训咨询为辅”的送教模式我们还在摸索阶段,希望在政策的支持下和不断地实践中这一模式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