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第一炼钢厂针对板坯角部缺陷全自动清理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南钢第一炼钢厂针对板坯角部缺陷全自动清理方案

刘大勇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210035

摘要:炼钢板坯角部修磨的一种自动处理方案,涉及轧钢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系统、吹扫枪系统、边角识别系统,其中吹扫枪系统为主要修磨执行系统,其由所述机器人系统拖动行走,并由边角识别系统定位巡边完成整体吹扫修磨动作。

关键词:炼钢 板坯角部 系统定位

5f0bd6715bf93_html_702ebc1a79c7daee.png

本方案吹扫枪由机器人系统拖动,并可根据所述角部识别系统自动寻找坯料边角,完成自动修磨过程。

当前钢铁行业大部分板坯修磨工作为人工修磨,不能进行高温修磨工作,需等板坯冷却至100℃以下才可进行工作,热装效率较低。而且人工修磨需要进行翻板工作,整体效率不高。南钢通过板坯角部自动修磨系统,可以直接对800℃的高温板坯进行修磨工作,同时,该方法只需一次吊运,即可完成板坯上下两次角部修磨,无需翻板工作;通过板坯角部自动修磨系统可完全实现机器人自动修磨板坯,提高整体修磨的效率,稳定修磨质量。通过远程操作即可完成坯料修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极大的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也解决了高温坯人工无法修磨的弊端,提高热装温度,降低能耗。

本系统彻底解决人工无法修磨高温板坯的缺陷,采用机器手臂完成。修磨温度可提高至800度 ,.控制系统将结合燃控系统根据现场板坯规格提供多种修磨模式,将人工修磨的速度、气源压力和操作方法形成固化参数,由控制系统根据参数调节燃控比例阀开度、导轨移动速度和机器人姿态,形成多种固定修磨模式, 人工跟据板坯缺陷情况选择对应模式完成修磨工作;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套设备技术方案大体如下:

  1. 系统功能:

该系统主要有机器人系统、导轨系统、检测定位装置、末端夹具装置、燃控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废渣清理系统、台架等组成。整体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

(1)、行车吊运板坯至台架,传感器检测板坯到位;

(2)、视觉检测系统启动,开始检测板坯轮廓;

(3)、导轨系统启动,配合视觉检测系统沿板坯两侧移动,检测识别所有板坯轮廓;

(4)、机器人启动,移动喷枪至第一块板坯上角部修磨的起始位置;

(5)、喷枪点火,在起始位置产生熔池;

(6)、导轨系统启动,沿检测定位系统给出的轮廓开始移动,完成第一块板坯上角部的修磨;

(7)、机器人移动至第二块板坯上角部起始位置,产生熔池,重复修磨动作;

(8)、依次完成板坯上角部的修磨;

(9)、机器人移动喷枪至板坯下角部起始位置,产生熔池;

(10)、机器人移动,重复修磨动作,依次完成所有板坯下角部的修磨工作;

(11)、喷枪熄火;

(12)、机器人收起喷枪,导轨系统启动,返回初始位置;

(13)、行车启动,吊运板坯离开工位;

通过增设该套设备,年增效粗略概算260万,具体组成如下:

1、板坯修磨率提高40%,轧制质量显著提升

2、热装温度可提升至800℃,降低燃耗

3、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改为远程操作

4、烫伤、中暑的安全风险降低

本套板坯角部修磨系统定位于高温板材角部缺陷清理设备,可兼容板坯最大规格:宽 2800mm×厚 450mm,满足2#、3#板坯连铸机及新建 0#板坯连铸机要求,结合现有人工修磨工艺,提供多种切割模式,可同时完成最多 5块板坯的角部修磨工作,可提高热装热送效率10%(2019年宽板平均热装率41.8%),同时提升修磨工作稳定性,一致性,安全性,在业内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雨梦,陈皓勇,黄龙,林镇佳,陈思敏.基于多群体协同进化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J/OL].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8[2020-06-12].https://doi.org/10.19783/j.cnki.pspc.190763.

  2. 李建芳,冯星星,詹大富,王军.浅谈如何降低液化天然气生产能耗[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3):12-13.

  3. 崔杨,曾鹏,王铮,王茂春,张节潭,赵钰婷.考虑碳捕集电厂能量转移特性的弃风消纳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J/OL].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17[2020-06-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07.TM.20200609.1152.008.html.

  4. 张洪亮,尹毅,肖晋宇,侯金鸣,闫志雨,谢书鸿,胡明.皱纹铝套变形对挤包绝缘直流电缆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J/OL].中国电力:1-9[2020-06-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265.TM.20200609.1825.020.html.

  5. 滕欣元,郑建勇.基于PLECS的SiC逆变器热设计研究[J/OL].电测与仪表:1-7[2020-06-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202.TH.20200610.1107.004.html.

  6. 吕超,武宇喆,王鑫龙.面对未来配电网需求的并网逆变器补偿控制[J/OL].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6[2020-06-12].https://doi.org/10.19635/j.cnki.csu-epsa.000472.

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