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乐伟伟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目前,我国本科生招生比例逐年提高,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本科生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本科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日渐凸显。因此,教学中如何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敏锐思维的重要途径[,应受到高度重视,应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到实处。本文主要分析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中职教学;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引言

从学生和导师的反应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在融合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但学到了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了专业的竞争力。大部分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即可作为相关团队技术骨干,负责完成导师或团队的科研项目或部分研发内容,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1、当下中职教育中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弱,学习能力较差

就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教育现状来说,中职教育的生源主要为一些初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才来到中职院校就读。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相对比较弱,同时大部分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他们的理解过程就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需要教师反复不断地讲解,导致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1.2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当下部分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上课的时候走神,以至于学生无法对知识良好地把握。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知识,在考试的时候就无法取得好成绩,如此更加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1.3教学基础设施储备不完善

目前,许多教师、学生、家长甚至部分教育部门都对中职教育缺乏合理的重视。家长和教师都觉得在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是“差学生”,因此有时没有付出足够的精力去教学和管理。而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都对学习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往往自暴自弃。人们总是把更多的精力与注意力放在普通高中的教育上,由于资金缺乏等各种原因,很多中职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都比较缺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无法顺利地完成。

2、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的改善对策

2.1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树立的正确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

中职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往往是模糊,专业的选择往往是受父母、同学和招生老师的宣传,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也是模糊的,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所学专业及其职业群的介绍,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的培养,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去企业的参观学习,优秀毕业生回校报告,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指导学生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努力按照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立志成才。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身条件,确立职业目标,规划发展阶段,制订实现措施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2加强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加强机械加工专业教学内容的完善工作。首先,根据社会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学生的专业培养需要,对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提高实训教学的时效性以及实效性;其次,应加强机械加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之间的联系,比如将理论知识教学合理融入到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印证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3加强实训教学教师团队的建设

首先,中职院校可以规划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计划,对教师团队进行新知识、新理念以及教学新方法的培训,提高机械加工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教学水平;其次,中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到工厂中进行实践操作学习,让教师对现如今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实践操作要点进行全面、深入了解,促进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实际经验的积累,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也有助于教师实训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给予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或解决方案,对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地培训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而中职院校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开展校企合作的实地培训模式,对于学生实训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可以模拟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并将企业的零部件加工作为实训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效性;其次,中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并了解日后的工作内容,让学生的实训学习更加有目的性,还可以让学生对行业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提升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5教师对本课程的内容必须做到融会贯通,尝试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作为教师如何将枯燥的专业课转化为学生乐学、想学、有兴趣想学习的课程,教师只有将知识内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再深入到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学生单纯接受老师所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机械专业学生在进行各种技能训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兼顾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典型性课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主动的寻找原因,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而进一步地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经过多次反复,让学生在充分体会实践乐趣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操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结束语

当前的机械制造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处理工艺,更是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管理科学相结合的新技术与新产业的有效组合。为了更加密切地联系经济建设和人才教育,积极发展现代机械制造业创新工作,国家“十五”科技教育发展规划一再强调,必须抓紧时间推进和落实职业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教育的培养脚步。实现机械专业数控技术、先进机械处理技术、精加工设备的应用与维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孙学雁,李延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7):43-44.

[2]俞国燕,王贵,刘焕牢,安芬菊,赵娟.机械类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9-80+78.

[3]朱亚先,洪炜,吴丽晶,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之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6,18(10):24-30.

[4]王浩程,冯志友,王文涛.基于工程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