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激励式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探究激励式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梁晓露 贾丽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普外二病区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激励式护理措施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加强护理协助,推动术后康复结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激励式护理措施,并分析患者的情绪变化和生活治疗。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QLICP-BR量表的项目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9.1±1.4)分和(9.3±1.3)分,对照组则为(14.3±2.6)分和(14.1±2.1)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激励式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为乳腺癌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能够改善负面情绪,更好地面对治疗,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从而提升阶段性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激励式护理;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康复

乳腺癌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较高,而对于该疾病患者往往需要实施乳房切除,从而保障生命安全。但是对于女性而言,则会产生嫉妒的焦虑、抑郁,以及自卑心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生活质量下滑,甚至仍有轻生心理,需要通过激励护理措施进行改善【1】。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乳腺癌根治术治疗。通过分析不同护理方案的实施效用,进一步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支持。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患者年龄在3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6±3.7)岁。从疾病发病部位上看,左侧肿瘤人数为48人,右侧则为52人。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安慰,焦虑排解,提升手术治疗的配合度;观察组则为激励式护理措施,首先,则是与患者的良性沟通和友好关系的建立,能够平复患者心理,咨询其内心感受,从而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其次,要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念,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等方式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并通过榜样的形式更好地帮助患者认识病情的改善结局,能够拥有健康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家属的配合与激励支持十分重要,能够给予患者关心,从而建立生活信心,有利于个人情绪状态的调整,由此,需要护理人员和家属之间建立联系,共同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采用HAMA和HAMD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做出评定,其次,采用的QLICP-BR量表,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特异模块、共性症状以及心理状态上进行生命质量评估。其中特异模块主要是机体功能变化、皮肤变化等,而共性症状则是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以及治疗疼痛感【2】。

1.4统计学方法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期间情况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针对QLICP-BR量表以及情绪状况采用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QLICP-BR量表的项目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护理后QLICP-BR量表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状态

特异模块

共性特征

对照组

53.2±8.9

60.5±9.9

51.2±7.4

57.3±9.3

61.6±10.3

观察组

58.3±8.5

66.3±10.7

62.3±9.3

65.3±9.6

67.3±9.8

t

2.635

2.415

5.241

3.821

2.537

p

<0.05

<0.05

<0.05

<0.05

<0.05

与此同时,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9.1±1.4)分和(9.3±1.3)分,对照组则为(14.3±2.6)分和(14.1±2.1)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措施,并会导致患者形体出现变化,导致患者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对家庭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很多患者缺乏治疗信心和勇气,在不良情绪的干扰下延误治疗,导致手术后康复结果差强人意。

激励式护理措施能够协同家属共同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了解女性的情绪,能够理解情感变化,从而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护理行为,根据不同治疗阶段来制定康复目标,给予患者激励、支持,提升护理成效【3】。

综上所述,采用激励式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为乳腺癌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能够改善负面情绪,更好地面对治疗,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从而提升阶段性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公新,王登强.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模块式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0):197-198.

[2]张丽华.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J]. 医疗装备,2015,28(15):192-193.

[3]竹林蓉. 激励式护理干预联合配偶支持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1):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