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试验室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理化试验室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

史博心

呼伦贝尔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008

摘要:对各类检测试验室来讲,出具的检测数据要准确、可靠是基本要求。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如仪器设备、环境设施、量值溯源、样品管理、检测方法、人员素质等。而其中的仪器设备是任何一项检测都要用到的,故是否对仪器设备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化管理,直接影响试验室的检测准确性。

关键词:试验室;仪器设备;计量管理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计量管理手段 , 使理化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 但目前有部分工厂理化试验室 由于计量管理意识不强 , 特别是对仪器设备的配备、计量检定、计量标志和技 术档案等管理很不完善 , 尽管它们配备了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 , 却难以保 证获得准确 、 可靠的检测数据 。 因此 , 加强和健全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显得 十分必要。

一、慨述

理化实验室是工厂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计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影响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工厂的利益、命运和声誉。计量保证是化学实验室计量保证的基础。计量保证是指为保证计量安全及相应的计量精度所采取的一切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组织机构和必要的活动。计量管理是在计量领域为提供计量保证而进行的管理工作,如理化实验室环境条件、仪器仪表、样品制备、标准物理质量管理、检测方法和操作控制、测试仪质量、检测文件和原始记录等。在这些因素中,仪器提供的测量管理至关重要。理化实验室仪器设备测量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所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匹配好。匹配的概念不仅包括需要完整的参数,还包括选择合适范围和精度的仪器设备。(2)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三)仪器设备必须有国家基准溯源;(四)检测仪器、设备必须登记备案;。完善、有序管理,实施规范管理。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1、购置的管理。购置合格的仪器设备是出具准确检测结果的根本保证。通过产品质量认证,业内公认信誉良好的厂家生产的产品是首选,但也应在合同中注明只接受国家计量部门检定或校验合格的产品,并说明厂家对仪器设备所负有的培训人员、保修、维护等项责任和义务。购置还包括为满足检测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元器件、配套设备或消耗性材料,如保险丝、烧杯、烧瓶、取样筒、电炉等,它们的质量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质量。因此,应对购置这类产品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如对供应商进行生产能力、交货质量和信誉方面的调查,然后进行评价、比较,做出选择;对所购材料、设备规定适宜的验收方法,以保证符合规定的要求;一旦选定质量优良的产品,宜与厂家保持较连续的供应关系,以保证此类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此外,为了查取信息方便,应制定《仪器设备一览表》,所包括的内容为:仪器名称、编号、技术指标、制造厂名、接收时的状态(全新、用过、改装过)、购置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保管人等。

2、状态的管理

(1)维护管理。试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都应得到正常维护,以确保所有在用的设备维持完好的计量特性(不确定度、稳定性、量程和分辨力)。维护管理应包括日常维护、检定管理和维修管理三方面的内容。试验室应根据不同仪器设备的特点制定出维护规范和维修作业标准等,日常维护据此进行。制定维护规范时主要应考虑修正、使用条件(含环境条件),且所进行的所有的日常维护均应记录其细节,并有今后的计划。作为检测产品质量工具的仪器设备本身的计量性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对其进行检定。在应用中,有些仪器设备,如漂移率较大、使用非常频繁的设备,除按正式送检周期进行正常检定外,还需做一些辅助核查。辅助核查的方式有多种,如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副标准物质(即将检测结果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考查其数据的一致性)以及运行检查。运行检查即在两次检定之间,按核查标准(核查标准有的有例行的,有的需按出厂技术指标自行制定)进行的等精度核查。有的设备在使用前后都需要用核查标准检查一下。通过运行检查,可及时发现故障,防止在两次正式检定之间的间隔内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的设备。

3、标志管理。试验室应保证所有仪器设备的状态一目了然,避免误用不合格仪器而造成的差错。为此,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标志管理,即要有明显的标志表明其校准状态。不仅仅是主要的仪器设备,非计量或辅助设备,只要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都要加以控制,要有标识。对于由多个可拆卸的检测仪表组合成的设备,每个仪表都应有独立的标志,由多个不再拆卸的仪表组成的设备,可以只有一个标志。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测量管理

1、使用过程的管理

操做仪器设备、得出检测结果这一过程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环节,应对其全过程进行控制、管理。

(1)新购置的仪器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保证环境条件,如有的仪器需严格避免振动干扰,就应与有振动的仪器分隔安置;有的仪器需要保持恒温或需限定温度范围,就应配备空气调节器;有的试验项目会产生有毒气体或刺激性气味,就应配备排气扇等。

(2)使用前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以避免由于操作不熟练而造成的操作上的失误。由于多种原因,测量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干扰和故障,如对数字式检测仪器的电干扰、精密机械式检测仪器的振动干扰等,还有可能出现停电等故障。因此,应事先考虑种种可能的情况,制定好对策,以免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失误。

(3)每次测量前后对仪器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可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仪器,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4)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为此对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特殊仪器设备的管理

有些仪器设备的管理要求与通常常用的有所不同,需制定一些特殊的管理原则。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算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有的还用来记录数据、做出试验报告、存贮信息、检索信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对其管理应有特殊的要求: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者应实行专职制,未经批准不得交叉使用;首次检测应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证明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的检测结果是可靠的;软盘应建帐,由专人妥善管理,禁止非授权人接触,并应有加密措施(一般应有启动、输入、更改三种密码)防止越权存取,也防止结果被修改;采集数据的第一次原始记录应存档,检测人员应签字,多页记录应加盖齐缝章,防止二次调出时修改;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出现问题应做好记录;应配置不问断电源,防止瞬间变化,丢失数据;工作环境应符合计算机正常工作要求;软盘不要随意外借,也不要随意使用外来软盘,以防止病毒感染。

(2)有些检测试验室有流动检查任务,检验场所在野外并经常变换,故所处的环境不稳定,环境条件不易控制,为此应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测量的准确度。

3、档案的管理。对检测有意义的每一台仪器设备和所有标准物质的档案都应保存,以备需要时查取,这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很重要。主要保存内容为《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日常维护记录、运行检查记录、维修记录、制定的操作规程以及出厂说明书、检定证书等。对于引进设备,为能正确使用,应将其目录、操作方法和校准部分译为中文存档。所有的档案均应分类明确、易于查找。

总之,对仪器设备应精心维护、严格管理、正确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其处于完善的状态,出具准确、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陈磊松.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4).

[2] 谭海军.试验室仪器设备的方法与措施初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6(05).

[3] 张猛,周增国,李春兰,庞有军.试验室仪器设备分析和档案建设[J].办公自动化.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