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高文仙

云南省泸西县午街铺镇中心小学 652401

摘要:课堂氛围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明显的引导作用,而和谐轻松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身心,更有利于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大有裨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相比之下对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学生很容易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而通过和谐的课堂氛围则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和谐氛围的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创设对策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为了进一步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充分践行素质教育,老师不仅要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下功夫,同时也要为学生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但和谐氛围的创设也要掌握好方式方法,但首要的任务便是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是课堂氛围最大的影响因素,只有确保师生关系足够和谐,才能实现课堂氛围的和谐,同时也要灵活运用有关方法,让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生动和谐。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导向力,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日常行为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若能够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那么教学和谐氛围的构建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而在学习中也会主动提问,勇于展示自己。而师生关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在课上与课下帮助学生建立正向的学习观念,同时教学评价的改善也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日常教学与生活中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关心。此外,老师还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如学生可能会在多次学习或考试失利后出现畏难心理,进而情绪消极,对于学习也产生了不良的态度,这时候老师就要通过关心来不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改善学习方法,并疏导学生心中的消极情绪,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1]

二、构建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氛围和情境都是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科学的教学氛围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热情,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学问题。而在数学问题的设计上,也可以设计更为灵活且开放的题型,最好是能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生活经验辅助理解和探索问题。如数学例题“周末学校组织植物园参观活动,已知某年级有115名学生,其中老师有28名,在前往植物园参观之前老师需要算一下具体门票需要多少钱,已知该植物园的成人票价为10元,而学生票只需要6元,同时如果团队人数在30人或以上时可以购买30张团队票,票价为8元。那么你能帮老师设计一种尽量省些钱购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灵活发挥思维能力来思考几种购票方法,之后通过相互讨论进行总结。学生们所设计的购票方式基本为以下几种:

(1)28×10+115×6=970(元);(2)(115+28)×10=1430(元);(3)(115+28)×6=858(元);(4)30×8+113×6=918(元)。

通过这种问题设计,能够充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问题情境本身也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觉得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更加主动地探索数学题。上述四种计算方式基本为学生们所能想到的购票方案,其中第一种方案虽然合理,但没能考虑到团购价,所以不能达到完美的省钱目的。第二种方案直接将学生所享受的优惠也放弃了,这下价格更高了。第三种方案把老师也算作了学生票。第四种方案最为合理,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情况,老师人数不够30人就用2名学生补上,这样虽然2名学生没能享受到学生票优惠,但让28名老师享受到了团购价,整体来最为合理,也能省最多的钱。虽然看上去这道题很难,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但只要学生能够理清其中的关系和基本的分配方法,便能找到合理的方法,之后再根据条件来考虑方法还能不能继续改进,从而让学生主动深入探索问题[2]

三、给予学生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快乐中探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氛围能够起到全面的引导效果,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自主探索,勇于表现。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便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彩纸,另准备铅笔、裁纸刀等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先试着折一折剪一剪,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活动的主题是探索三角形的面积,所以需要学生折叠或裁剪出各种三角形,探索一下三角形都有什么特征。之后在学生实践差不多时,老师便可以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在做完手工之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你觉得发现的特征对于计算三角形面积有没有帮助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很有可能会通过折叠或裁剪发现直角三角形刚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一半,或是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刚好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提出这一发现时老师要给予表扬,并根据这一特征,联系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再根据两个三角形所拼凑出的图形进行教学,通过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宽、长、高来联系到三角形的底与高,通过其面积计算方法联系“三角形面积为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直角三角形面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一半”概念,由此来实现三角形面积的引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现,在获得发现后积极表现,在表现中获得成就感与学习热情,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束语:和谐氛围中老师是最具主导性的引导因素,学生则是主要的构成因素,因此老师要调整教学方法,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多海. 构建有效和谐课堂,促使数学教学高效[J]. 小学教学参考,2014(30):35-36.

[2]金丽.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小学数学课堂[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