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吕明志 唐晓纳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士角色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护理岗位的需求。多个研究表明,SP教学法在增强学生信心,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沟通技能和临床操作技能方面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护理课程教学;人文素养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医疗问题的日益复杂化,护理理念与护理教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临床实践教学与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床旁教学机会减少,护理教育不得不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缩短临床实际与课堂教学差距。标准化病人是“一个经过精心培训能够准确刻画特定患者特征的正常人”,是一个以系统化,不变化的方式呈现情感或情景的个体。能够实现以临床相关的方式呈现患者情况,训练有素地复制临床现象并评估学习者在各种领域的技能与素养,如体格检查技能、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精神等。

一、标准化病人概述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简称SP),又称模拟病人,是指接受了标准化的系统培训,以正确、真实地表达和复制患者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与其他完整的测试方法不同,SP本身不是独立的测试方法,通常是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的一部分,SP的教育采用了多种技术,以使“演员”根据实际患者的医疗记录投入,一般来说,培训一个SP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病案设计;训练者不仅要注意演出、训练病史的内容,还要注意患者的感受。学员应根据教员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培训;学员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实际模拟。

二、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一)、SP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课程中的应用准备

(1)构建SP应用管理教师队伍

组织教师参加中国标准化病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标准化公开课和初级训练师培训班,取得结业证书,掌握SP相关发展前沿、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培训结束后开展校内培训,以SP教学培训师为核心,由担任护理核心课程的专任教师为主要成员,邀请临床护士加入,组成多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SP应用管理团队。SP教学涉及护理不同专科领域,从基础到临床,涵盖技能操作与人文实践,需要实现多专科横向与纵向扩展的综合应用、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是SP教学法普及推广的重要保障。

(2)建立丰富的培训资料库

为配合SP的培训和教学考核使用,应建立丰富的病例培训脚本资源库,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精神科、心理科等多学科。根据教学或考核目的,将不同病例应用在检体诊断学实验教学病史采集环节,实习生护理技能出科考试病史采集考核环节等。

(二)、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将活泼、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1)情景模拟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在校学习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第一次实习经历是影响学生专业理解和成为护士动机的关键过渡时刻。护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临床情景,体现护理的人文性、社会性、情境性、百变性,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及情景演练,体验互帮互助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角色扮演起源于心理治疗,是以研究社会行为和解决价值矛盾为导向的问题解决模式,在国内外护理教育领域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是接近实际临床情况,通过事件或事物发生和发展的环境、过程模拟或虚拟再现,使学习者发挥不同的作用,根据特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的实用教学方法。

(2)真人演练教学法

课程团队在有人床单位的整理与更换、平车和轮椅运送法、特殊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密闭式静脉输液等护理操作中采取真人演练教学。尤其密闭式静脉输液作为有创性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对无专业基础的学生挑战性非常大。这项操作安排3课时进行模型手臂练习,4课时学生结组练习,4课时学生结组考核,循序渐进地增加操作难度。通过真人操作训练与考核,学生体验“护士”与“病人”角色,从信息核对、操作配合到应对指导,“护士”能够自觉遵循无菌原则和查对制度,规范实施操作流程,“护士”需要真诚沟通解决“病人”的问题,满足“病人”的需要,“护士”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才能做到“一针见血”,“护士”需要对输液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立刻作出判断并加以解决。因此,真人演练教学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尤其帮助学生树立护理安全意识,让学生铭记安全第一,安全应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三、不足与探索

SP教学法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在模拟护患互动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也受到学生的喜爱。但由于SP招募培训工作量大,学生SP流动性较大,课堂教学耗时较长,更适合小组教学,对SP应用管理团队能力要求也较高,目前每班只实施同一教学项目一次,普及性不强。问卷调查显示,常规课堂教学中直接与SP互动的学生不足10%,其余学生观摩学习,学生希望至少每组能有一次SP互动教学机会。因此,教师团队尝试在不同课程中探索小组SP考核、课外预约SP视频拍摄等模式,希望能让更多学生与SP互动,扩大受益面。此外,进一步规范SP招募、训练及质量管理流程;确定SP对学生考核评价的要点、标准、比例,按照不同护理任务考核的知识要点、技术能力与核心素质要求,形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总结前期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SP教学法在其他护理课程中的应用。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教学,具有有效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可优化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升高职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开展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教学下的高职护理教学,通过提前充分体验和训练,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医疗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玉敏,单立梅.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289-290.

[2]司联晶,马娇,甄怡,刘思敏,朱程飞.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10):792-794.

[3]李火把,曾琛琛,刘凤云.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理技能强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3):1679-1681.

[4]刘海波,陈小慧,罗文平,张园园.翻转课堂联合学生标准化病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0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