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教学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7
/ 2

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教学方法探讨

郑珊

身份证号码 : 13013219851125****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绿色节能备受重视,从人类出现至今,建筑工程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就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其利用自然来建造居所的方法不断变化改良。人们建造和使用的建筑物从最开始的洞穴、茅草屋、土工砌体等,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形成,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人们不仅对建筑物的构造要求再也不是简单的防风避雨,还对建筑结构的美观、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近现代以来,全球人民环保意识越来越重,因而建设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必须融入生态、绿色的理念,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教学;方法

引言

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正以倍数上升的趋势发展,特别在中国进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来,各地政府将绿色建筑作为核心建设理念,从节能化建筑发展趋势向绿色建筑转变,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向低碳城市前进。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措施。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的不断完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备、绿色建筑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对绿色建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绿色建筑规模以年均翻番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针对建筑学专业来说,很难见到绿色建筑理念在课程体系中应用的开展情况。因此,本文对绿色建筑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1构建绿色建筑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面对当今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发展难题,经过对建筑业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发展绿色建筑是破解以上两大难题的“金钥匙”,势在必行。究其原因,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要获得预期的目标,都离不开绿色建筑技术的支撑。针对建筑学教育来说,培养能够设计绿色建筑的人才是新时期的客观要求。为了顺应形势的需要,有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应及时对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改革。

2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教学方法

2.1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发展变化为导向

社会孵化出来的是劳动工人,高校造就的是专业技能人才。我国大力呼唤工匠精神,很多产品却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产业工人很多都是农民工,没有经历系统化专业学习,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和指导。而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是专业技术工人,都是职业院校毕业或者定期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是真正的产业工人。这是西方国家技术过硬、产品更具质量竞争力的原因,而我国由于更多的是无学历工人,产品具有相应的价格优势,但缺乏技术优势。我国是世界建筑大国,建筑技术水平世界一流,但我国的建筑工人多数是农民工,没有多少真正的建筑专业技术工匠,也是我国建筑速度非常之快,而建筑服役寿命相对较低的原因。新时期我国建筑更加注重绿色环境,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撑,更需要大量的绿色建筑人才和技术工匠来实践,才能真正保障建筑绿色环保节能。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建筑学专业开展绿色建筑课程,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发展变化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他们的绿色建筑知识,强化建筑实践技能,真正培养根据绿色精神和过硬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工匠。

2.2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实践

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是建筑的特点,实现与文化的融合,坚持技术创新和环保理念的统一,推动现代建筑发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建筑人才。职业院校是我国培养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实践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新时期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精神,更应重视他们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强化他们的理论认识和文化感知,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提升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真正做到技术、审美和创造的统一,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应用技术,表现文化,培养创造能力。绿色建筑教学方法选取和改革的依据是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实现绿色建筑教学与学生实践的统一,与行业发展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同步。在教学中坚持实践教学法,为学生安排更为合适的实践内容,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统一,设置不同的专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感知绿色建筑应用的常见技术,比如保温、环保建材选取、建筑采光设计等,强化他们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自操作实践中,真正体会节能建筑技术应用涉及的能源、空间、材料以及水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入学校实训室,让学生直接接触各种最新的绿色建筑材料,在认识其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同时,亲自实践操作,并进行实验验证。组织学生深入建筑工地,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参观一些大型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感知绿色建筑理念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的体现,各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求。学生与建筑企业的专业技术工程师交流,让学生做好实习,构建由建筑师和学校教师组成的双重教师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让学生获得相应体验的同时,保障他们的学习与市场发展接轨,真正让学生掌握绿色建筑理念,获得相应的应用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做到以体验实践为依据,不是简单地理论考查,而是让学生能够针对绿色建筑理念来谈自己的感悟认识体会,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设计来展示他们的应用技能,确保绿色建筑教学更具实效性。

2.3建筑设计课题中强调被动式技术的运用

绿色建筑的实现要从设计开始,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设计决定。本科阶段绿色建筑教育应鼓励学生从设计本身出发,在教学中逐步强化学生的被动式设计理念,注重被动式技术的研究,引导学生根据广州的地域特点、冬暖夏热的气候条件,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在尽量不依赖常规能源消耗的前提下,通过平面的合理分区和形体设计、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内外部空间设计、灰空间设计等建筑手法,增加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舒适度。

2.4 数字化技术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可引入计算机模拟和软件定量分析以辅助设计,这一部分在三年级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课题中进行了尝试。较之前的教学内容而言,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强调对绿色建筑理念的研究和指导,在教学中安排了3次相关技术讲座,让技术课程的授课教师参与到设计课的教学中来,形成交叉式教学。希望学生在方案的构思阶段,当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后,可以建立简单的模型,通过专业的软件,对方案从日照、通风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找出建筑的最佳布局与组合方式,进行深入设计。

结束语

总之,我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建筑业还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尤其适合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承载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尹巧玲.高职院校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课程改革初探[J].绿色科技,2016(13).

[2]杜奇钥.浅谈绿色建筑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

[3]山东大学(威海)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简介[Z].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