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张婷 杨妮妮 田野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7

摘要: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护理中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2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教育护理,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同伴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护理之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护理教育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类疾病,需要长时间的通过药物控制血糖,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少[2]。目前针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3]。除了药物治疗,健康护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在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中采用同伴教育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共124例,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30例,共62例患者。该组患者的年龄在32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83±5.64)岁。

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30例,共62例患者,该组患者的年龄在33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91±5.42)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确诊并且治疗时间超过5个月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听力有障碍的患者以及对同伴教育具有抵触情绪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具体包括:①护理人员及医生要定期开展以糖尿病为主题的相关讲座,帮助患者更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比如糖尿病是如何形成的、糖尿病的分类、应该如何正确健康地控制血糖等。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指导患者用药。③为患者提供饮食方面的建议,比如饮食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多吃一些膳食纤维的食物,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蔬菜等。④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专门的运动方面的建议,比如做一些太极、八段锦等保健操,放松患者的心情,增强患者的体质。⑤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及时为患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2)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基础上加上同伴教育,具体 做法是每7到8人自愿结合成一个同伴教育监督小组,每组自由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糖尿病治疗时间超过9个月;具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在治疗期间血糖控制良好;愿意帮助组员一起治疗糖尿病。每个小组要建立微信群,方便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组长每周要组织大家开视频会议,交流在血糖控制方面的心得,分享在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作息方面的经验,互相监督鼓励。组长要关注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出现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的组员,要及时与其沟通,发动其他组员一起鼓励开导患者,让所有患者都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

  2. 统计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总掌握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总例数*100%

(3)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法和X2检验法,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在同伴教育护理之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x±s),mmol/L]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62

14.3±2.5

6.1±1.7

16.4±3.6

9.2±2.1

对照组

62

14.4±2.4

8.9±2.5

17.4±2.8

11.7±2.9

t

-

0.227

7.293

1.726

5.498

P

-

>0.05

<0.05

>0.05

<0.05

2.2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掌握

部分掌握

未掌握

掌握率

观察组

62

26(41.94)

34(54.84)

2(3.23)

60(96.77)

对照组

62

19(30.65)

28(45.16)

15(24.19)

47(75.81)

X2

-

-

-

-

11.526

P

-

-

-

-

0.0006

2.3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28例,满意的有31例,不满意的有3例,总满意率为95.16%;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19例,满意的有28例,不满意的有15例,总满意率为75.81%。对其进行卡方检测,其X2值为9.3585,P值为0.0022(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患病群体以中老年为主[4]。同伴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糖尿病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糖尿病背景的患者相互交流治疗糖尿病的心得,分享成功的经验,互相监督鼓励,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5]。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上同伴教育,把具有糖尿病背景的人自愿组合成小组,通过组内交流、组内监督的方式一起治疗糖尿病,为治疗增加了信心,提升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加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实验表明,采用同伴教育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后的血糖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也都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同伴教育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参考文献

[1]雷铖, 孙子科技木, 张宝露,等. 联合微信的同伴教育在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职业与健康, 2018, 34(21):93-97.

[2]蒋敏. 同伴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7(04):128-129.

[3]杨松, 任华栋, 苏兆娜,等. 同伴教育应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师杂志, 2018, 020(004):632-635.

[4]杨松, 任华栋, 谷媛媛,等. 糖尿病基地教育联合同伴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 2018,24(8):1176-1179.

[5]王静, 何琨, 刘君致,等. 同伴教育在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18, 047(021):2881-2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