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张兵 柯骏

海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200433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的突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实现对研究生进行科学、规范和信息化的教育管理。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

引言: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国家大规模地招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录取,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是实现研究生有效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信息化建设逐步运用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当中,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水平,信息化技术在国内各方面竞争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渐显现,因此要认识并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今时代是信息网络的时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整个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社会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而信息化社会的人才要具备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而高等学校既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又要实现管理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融入和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教育管理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信息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推动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管理也要紧随其后,适应社会的需求,抓住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机遇,进行深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积极进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2、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办学工作的影响

信息化建设是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在高校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比如从最初计算机辅助完成数据的录入输出到近年来各高校的招生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已彻底实现了招生过程的一系列工作快捷高效进行。比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向全国人民发布考试信息,及时向所有考生公布考试成绩、专业、排名、初试分数线、复试名单等等。考试信息的公布,使考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还能体现出高校择生的公平、公正、公开。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流程的整合优化,加强了高校各部门间的合作和联系,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协调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得办学工作效率快速提高。

3、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研究生的教育发展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研究生的教育发展更是离不开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手段。各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又具有相同之处,在对研究生的管理中均包括研究生的招生、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基本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大规模的管理工作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解决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必然长期实行的任务。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许多政策应运而生,带来很多机遇。例如增加专业学位类型,逐步安照要求分类培养,提高推荐面试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比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等等而完成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进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整合优化资源,为研究生的教育发展和管理带来极大的益处。

二、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要早于其他院校,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又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灵魂,是其得以发展进步的关键,肩负着向社会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而有些高等院校对其内涵和作用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够,而仅仅是将其作为教育管理的基础手段,没有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同步发展。

2、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已逐步增强,有些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建立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但是还是不够完善,不够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利用程度也不够高,甚至仅限于表面的数据采集、处理等,没有深层次地进行挖掘和利用。有些高校会自发研制自己的教育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乏兼容性。而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获取和使用教育管理中的信息流程,使信息需求者尽快获得有效全面的信息内容。

3、教育管理信息人员信息素质低

教育管理信息人员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信息素质是人们对信息认识、获取、创新开发和利用的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方面。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人员信息素质不够高,不能敏锐地获取信息,对信息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缺乏对信息的创新和开发的能力,更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由于其专业素质的低下,导致信息资源不能系统合理地使用,进而影响到整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4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各部门协调合作进行建设和管理,各行其职而又互相协助。有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由各个部门分别进行操作管理,不同的应用系统由不同的厂家提供,导致各部门间的工作互相分离,缺乏信息交流和传递,信息资源得不到共享。比如教务处在一些工作当中会需要学生处学生的相关信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会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和不必要的工作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提高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念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全面了解和操作,及时调控学校的教育管理情况,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同步进行,提高学校教育、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理念,由对信息简单的处理和使用转变为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重视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知识的传递、利用和共享,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包括教育人才队伍、信息管理队伍、信息化技术维护队伍,这几者相辅相成、通力合作。为了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人才队伍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求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优质、专业、全面的信息技术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招收高新技术人才,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其创新进步。同时要提高全体校职工和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加强对全校员工的信息教育,提高全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校内教学管理中的优势。

3、加强政府政策导航作用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并认为其能产生深远的作用;克林顿时期就支持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并且卓有成效,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引用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政府政策的支持还可为信息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促进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持续发展。

4、提供信息化教育环境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信息化学习和教育环境,包括教学辅助平台、科研协作平台、学习支撑平台、课程制作工具、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应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应开展案例、课例库建设、着重理清各类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满足教、学、研的需要构建多媒体教室、同声传译教室、模拟仿真教室等软件。实现教育信息化和促进教育深化改革。

结语:正确认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是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辛丽.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职工教育,2013(06):82.

[2] 仇守银,张辉.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16-20.

[3]韩刚,沈伟哉.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