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机械联接环的锻压工艺优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关于 机械联接环的锻压工艺优化探究

周改丽

身份证号码: 130402198305150 ***

摘要:联接环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零部件,应用于煤矿、化工、轮船、汽车、家用电器等各行业。原有的锻压工艺生产效率低、质量稳定性差、废品率高,使得联接环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有利位置。为此,对机械联接环锻压工艺进行优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本文在某联接环生产企业生产线上对锻压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了联接环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优化出联接环锻压工艺。

关键词:锻压工艺;机械联接环;锻压机械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汽车、建筑、化工等机械制造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机械联接环的需求愈来愈多。由于机械联接环工作环境恶劣,易磨损、腐蚀,因而对力学、磨损等综合性能要求较高。将钢应用于机械联接环,能使其强度高、韧性佳、性能优,但随着对精密机械件的质量、性能的提升,传统钢已不能满足高性能机械联接环件的需求。机械联接环的生产工艺常采用锻造工艺,能够有效避免铸造缺陷,但是传统的锻造工艺也存在稳定性不佳、效率低等问题。V、Ni、Mo等元素的加入,能够阻碍晶粒长大,细化晶粒,减少碳元素,优化晶粒、碳化物、组织分布,增加硬度、强度、耐磨性和韧性。但联接环先有的锻压工艺存在产效低、稳定性差、废品发生率高等缺点,不利于联接环零件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市场地位的提高,所以必须进行锻压工艺优化。以20CrMnTi钢机械联接环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联接环显微组织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并比较两组试验,找出联接环的锻压优化工艺。

1机械压力机工作原理

是用曲柄连杆或肘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杆机构传动,工作平稳、工作精度高、操作条件好、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于在自动线上工作。机械压力机在数量上居各类锻压机械之首。冷镦机等各种线材成形自动机、平锻机、螺旋压力机、径向锻造机、大多数弯曲机、矫正机和剪切机等,也具有与机械压力机相似的传动机构,可以说是机械压力机的派生系列。行程是可变的,能够在任意位置发出最大的工作力。液压机工作平稳,没有震动,容易达到较大的锻造深度,最适合于大锻件的锻造和大规格板料的拉深、打包和压块等工作。液压机主要包括水压机和油压机。某些弯曲、矫正、剪切机械也属于液压机一类。

2锻压机械

锻压机械是指在锻压加工中用于成形和分离的机械设备。锻压机械包括成形用的锻锤、机械压力机液压机螺旋压力机和平锻机,以及开卷机矫正机剪切机、锻造操作机等辅助机械。锻压机械主要用于金属成形,所以又称为金属成形机床。锻压机械是通过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成形的,力大是其基本特点,故多为重型设备,设备上多设有安全防护装置,以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其种类有以下几种:①锻锤由重锤落下或强迫高速运动产生的动能对坯料做功,使之塑性变形的机械,是最常见、历史最悠久的锻压机械;②机械压力机用曲柄连杆或肘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杆机构传动,工作平稳,工作精度高,操作条件好,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于在自动线上工作。机械压力机在数量上居各类锻压机械之首。冷镦机等各种线材成形自动机、平锻机、螺旋压力机、径向锻造机、大多数弯曲机、矫正机和剪切机也具有与机械压力机相似的传动机构,可以说是机械压力机的派生系列。③以高压液体(油、乳化液等)传送工作压力的锻压机械。液压机的行程是可变的,能够在任意位置发出最大的工作力。液压机工作平稳,没有震动,容易达到较大的锻造深度,最适合于大锻件的锻造和大规格板料的拉深、打包和压块等工作。液压机主要包括水压机和油压机。某些弯曲、矫正、剪切机械也属于液压机一类。④锻造与轧制相结合的锻压机械。旋转锻压机的基本传动方式与轧机相似。在旋转锻压机上,变形过程是由局部变形逐渐扩展而完成的,所以变形抗力小,机器质量小,工作平稳、无震动,易实现自动化生产。辊锻机、成形轧制机、卷板机、多辊矫直机、辗扩机、旋压机等都属于旋转锻压机。

3试验材料及方法

3.1试验材料

选用型号为20CrMnTi钢机械联接环为试验坯料,试验坯料的尺寸:长为200mm、宽为60mm、高为8mm;试验坯料的化学成分:0.17~0.23C、0.17~0.37Si、0.80~1.10Mn、1.00~1.30Cr、0.04~1.10Ti、S≤0.035、P≤0.035、Ni≤0.030、Cu≤0.030、余量为Fe。联接环的开口式型号为M14×50,开口的直径为14mm,节距为50mm,高为89mm。所有联接环试验样品经锻压后都要经过860℃×30min+680℃×20min等的温火处理,空冷为主要冷却方法。

3.2试验方法

优化方法包括锻压改进工艺1、2,其中锻压改进工艺1(反向终压)的优化原理为:预热毛坯时进行锻压,此时的金属流动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反,模轴与锻压中的联接环方向也相反,但空心轴进行冲头工作时不发生转动,最后通过锻压机实现对毛坯的作用力,实现反向终压。反向终压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不同阶段毛料的温度控制,一般在预热阶段的温度控制在1100℃左右,最好是1100℃,而在最后的反向终压阶段的毛料温度应控制在1200℃左右,最为是1200℃,温度的误差不能超过2~5℃。锻压改进工艺2(反向锻压)的优化原理为:毛坯1180℃预热后1320℃反向锻压,即先对毛坯进行温度为1180℃的预热,然后进行温度标准为1320℃的反向锻压。先用联接环锻压工艺原理:先对准备好的毛料(毛坯)进行温度标准为1100℃的预热,然后就信息温度标准为1250℃的高温锻造,待冷却后将毛坯放入锻压机中进行温度标准为1200℃的预压,该次预压称为一次预压,最后将锻压机的温度提高至1350℃,进行二次预压,最终形成博壁零件。具体优化及试验:通过锻压改进工艺1、2,实现对联接环式样的获取,然后进行经线的切割和金相的抛磨,之后通过型号为PG18的金相显微镜和型号为JSM6510的扫面显微镜进显微组织试验。接着进行力学性试验——拉伸与冲击试验,其中拉伸试验的标准距离为95mm、总的长度为195mm、倒角的半径为30mm、宽为10mm、厚度为5mm,拉伸试验机的型号为BDL-500L,室温为该试验的测量温度;冲压试验中的样品长为55mm、宽为5mm、高为5mm,坡口的型号为V,且深度为2mm。

4结果与讨论

(1)显微组织试验结果及讨论。经锻压改进工艺1、2获取的联接环,在显微组织试验下其晶粒和碳化物均得到了细化,尤其是在工艺2中,与现有的锻压工艺相比均得到了优化。(2)拉伸试验结果与讨论。经锻压改进工艺1、2获取的联接环,在拉伸试验下其抗拉和屈服强度都得到提高,不仅如此,相应的伸长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与现有的锻压工艺比较,优化工艺1的抗压强度比原的增加了75MPa,其屈服强度增加了97MPa,伸长率增加了5%。(3)冲击试验结果与讨论。经锻压改进工艺1、2获取的联接环,在冲击试验下其冲击韧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尤其是锻压改进工艺2。与现有的锻压工艺相比,锻压改进工艺1使机械联接环的冲击韧性增加了20J/mm2;而锻压改进工艺2则使机械联接环的冲击韧性增加了45J/mm2。另外,通过观察经改进工艺1、2后机械联接环室温冲击断口的SEM照片,能够明显看出与现有的锻压工艺相比,改进工艺1、2均使联接环冲击断口中的韧窝得到了有效的细化和深化,使其冲击性能更好、韧窝数量更多、韧窝深度更深,最终使机械联接环的拉伸性能达到最佳。

总之,锻压改进工艺2的优化效果更优于锻压改进工艺1,所以最为有效的机械联接环锻压工艺改进方法为改进工艺2,即先对毛坯进行温度为1180℃的预热,然后进行温度标准为1320℃的反向锻压。

5结语

  1. 锻压改进工艺1、2经显微组织试验后发现,与现有的锻压工艺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有效细化了晶粒;第二,有效细化了碳化物,使碳化物转变了原来的三维网状分布,变成较为合理的细小颗粒状散态分布,使机械联接环组织得到了细化,进而提高其生产力。但改进工艺2比改进工艺的细化效果好。(2)锻压改进工艺1、2经拉伸试验后发现,与现有的锻压工艺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改进工艺1:第一,有效增加了机械联接环的抗拉强度,其增加值为75MPa;第二,有效增加了机械联接环的屈服强度,其增加值为97MPa;第三,有效增加了机械联接环的伸长率,其增加值为5%;改进工艺2:机械联接环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增加值分别为161MPa、201MPa和8%,均高于改进工艺1,故改进工艺2的优化效果优于改进工艺1。(3)锻压改进工艺1、2经拉伸试验后发现,与现有的锻压工艺相比,其冲压性能都得到了有效优化,但改进工艺2优化效果优于改进工艺1。所以综合(1)和(2)的结论,最后探讨出20CrMnTi钢机械联接环的锻压优化方法选为:即先对毛坯进行温度为1180℃的预热,然后进行温度标准为1320℃的反向锻压。

参考文献

[1]唐小洁.机械联接环的锻压工艺优化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7(5):151-153.

[2]周佩秋.常用机械联接的修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6):143.

[3]刘宝栋.机械联接环的锻压工艺优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