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3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王灿灿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胃癌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8例,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围术期中施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配合,从而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让患者感受到更为全面、优质的护理,有利于其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胃癌;围术期;护理满意度

Effect observ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gastric carcinoma pat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 Methods: 96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and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 (48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8 cases) according to pick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erved with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erved with humanistic nursing. Nursing effect was prob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 stay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humanistic nursing can reliev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increase the nursing compliance, promote the fast recovery,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Keywords] humanistic nursing; gastric carcinoma; perioperative; nursing satisfaction

胃癌发病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发病特征有明显的地区、性别差异,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根治手术是临床治疗胃癌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但由于疾病的影响,加之患者对手术效果、预后的担忧,促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故需在手术的同时结合积极的护理以确保治疗效果。随着护理学的发展,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得到有效应用。有研究指出,通过人性化护理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与尊重,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就医,进而达到促进患者配合、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2]。为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胃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本文将48例患者纳入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9年1月~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31~68岁,平均(58.42±5.21)岁。观察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32~68岁,平均(58.16±5.09)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胃癌;具有手术指征;无精神障碍,可进行正常语言交流;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损伤;合并胃部梗阻、出血、穿孔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注意事项,术后病情监测,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出院指导。

观察组:人性化护理。(1)术前护理:①知识宣教: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入科宣教,向患者介绍病区基础设施的位置、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病房环境等让患者快速适应环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强调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②心理护理:耐心与患者交流,注意保持态度亲切,语气轻柔,耐心解答患者的困惑;沟通时注意倾听,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担忧,针对患者的问题给予疏导和安抚,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保证,增加患者的信心。③环境护理:调节病房适宜的温湿度;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光线柔和,避免对患者日常休息造成干扰;每日做好病床及床单位的清洁消毒工作;可在病房墙壁上设置专门的区域,摆放知识宣传手册、电视遥控器、吹风机、指甲钳、报纸等物品,为患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2)术中护理:待确认患者信息后,可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使用眼神、肢体等语言沟通方式稳定患者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3)术后护理:加强病房巡视,询问患者有无出现不适,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并保持最舒适的姿势;定时按摩患者的下肢肌肉,指导患者做伸腿、屈伸的练习;嘱患者避免咳嗽,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画画、下棋、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对疼痛的过分关注;针对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时作出指导,告知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通过正面的语言和行为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完成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SAS: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1~4分,其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小,焦虑程度越轻;SDS: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1~4分,其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小,抑郁程度越轻;以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完成对术后恢复效果的评估,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40分)、工作效率(30分)、工作质量(30分),总分100分,分值越大,护理满意度越高[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5f64719782a33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 ±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心理状态n=48,(5f64719782a33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1.48±5.25

45.26±4.42

53.26±5.71

46.53±4.82

观察组

51.23±5.19

41.26±3.66

52.96±5.67

42.74±3.18

t

0.235

4.829

0.258

4.547

P

0.815

0.001

0.797

0.001

2.2 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术后恢复情况n=48,(5f64719782a33_html_293647c1620f0579.gif±s)]

组别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对照组

29.56±3.48

18.15±2.48

82.56±8.19

观察组

20.18±3.12

12.58±1.86

96.86±2.43

t

13.904

12.448

11.597

P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手术作为胃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在围术期应展开高效、科学的护理服务以提升服务质量[4]。传统护理主要根据医嘱开展临床护理,缺乏护理主动性,且其重点在于对患者躯体健康的关注,而忽视对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关注,故整体护理效果不佳。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逐渐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注重个体化差异,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胃癌手术患者不仅承受着癌痛、疾病带来的躯体痛苦,同时对手术充满恐惧,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良的心理情绪会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导致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增加麻醉风险,最终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5]。人性化护理秉持“以人文本”的现代护理服务理念,并注重个体差异性,加强对患者的关爱与尊重,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护理措施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护理流程的细节和严谨,工作范围广泛,有助于患者的生理、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以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6-7]。本研究在术前通过入科宣教能够帮助患者快速适应环境,减轻心里的紧张;通过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度,让患者意识到手术的必要性,有利于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手术;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通过环境护理帮助患者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术中通过眼神、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交流给予患者安抚与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术后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通过积极的术后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显著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的舒适度,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人性化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叶来英[8]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人性化护理通过细致、优质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配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人性化护理能够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爱,同时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及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促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能够消除胃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促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进而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恢复。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缺陷:收集的样本量较少;选取的研究时间较短;未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未对患者远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故应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兰兰,萧家芳,徐萍萍.人性化护理模式联合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26(12):729-734.

[2]徐薇,王丽,程贤琴,等.围手术期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4):465-467.

[3]许瑞华,李惠玉.人性化护理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中的应用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6):1105-1108.

[4]陈婕,马君俊,刘晓敏,等.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肿瘤药学,2019,09(1):164-167.

[5]李姬文,李菊芳.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2077-2079.

[6]李玉双,高彩玉,郝芹,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12):1339-1340.

[7]吴欣妮.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296-299.

[8]叶来英.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2503-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