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探讨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

聂娟

石船中心卫生院 重庆渝北 401120

摘要:目的:分析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接收的慢性附件炎患者共82例。利用病历号尾数奇偶的方法将所有人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每组样本容量均为41例。对常规组于经期结束之后的第五天开始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而研究组则在经期开始的第一天内就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常规组而言,均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慢性附件炎患者在经期第一天时就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可将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优化至最佳状态,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滴注;经期;阿奇霉素;慢性附件炎;治疗效果

慢性附件炎大多都是因为宫外孕手术以及流产手术对患者造成了一种炎性反应,如果炎性反应未被完全治愈,最终就会导致该疾病的出现。由于该疾病无明显症状并具有发展较为缓慢等特点,所以很多患者对其未实行高度重视和治疗手段,从而使病情不断恶化的同时,对患者多方面均构成了恶劣影响。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主要症状体现为低热现象、容易疲乏以及身体产生不适感等情况。此外,炎性反应的加剧还会产生盆腔充血以及疤痕粘连的现象,使患者在月经时期的疲乏状况更为严重化,同时也发生了下腹坠痛等情况。为此,本文特以本院接收的慢性附件炎患者共82例开展针对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接收的慢性附件炎患者共82例。利用病历号尾数奇偶的方法将所有人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每组样本容量均为41例。常规年龄最小值为25岁,年龄最大值为44 岁,年龄均值为(34.57±0.82)岁;病程时长最小值为0.9年,病程时长最大值为5.2年,病程时长均值为(3.05±0.57)年。研究组年龄最小值为24岁,年龄最大值为47 岁,年龄均值为(35.54±0.75)岁;病程时长最小值为1.1年,病程时长最大值为4.8年,病程时长均值为(2.95±0.63)年。上述全部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1.2方法

对常规组的患者于经期结束之后的第五天,开始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首先将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0.5g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00197)加入至400ml的10%葡萄糖内之后,再将六安华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50ml甲硝唑(国药准字H34020994)也添加至其中,对患者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展开治疗,于单次治疗一次。而研究组的患者则在经期开始的第一天内,就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研究组除治疗时间与常规组不同之外,其他治疗方式以及操作均与常规组相同,一个疗程为一周,以上两组均同时治疗一个疗程[1-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①治愈:为患者的经期均恢复正常状态且症状均已消失,同时经各类相关妇科检查之后,已无任何阳性体征。②显效:为各种炎症症状等情况均被大幅度改善,且经各类相关妇科检查后,患者炎性反应的情况已明显降低。③有效:临床症状已被轻微改善,经各类相关妇科检查后,炎性反应的范围有轻微的缩小。④无效:病情以及症状完全未被改善,甚至病情与症状有所加剧。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26.0的统计软件完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2.1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分析

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相较于常规组而言,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分析[n(%)]

组别

n

恶心

腹泻

肠胃胀气

呕吐

并发症出现率

研究组

41

1(2.44)

0(0.00)

1(2.44)

0(0.00)

2(4.88)

常规组

41

3(7.32)

2(4.88)

3(7.32)

1(2.44)

9(21.95)

--

--

--

--

--

5.1447

P

--

--

--

--

--

0.0233

2.2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常规组而言,均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详见表2。

表2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

41

15(36.59)

17(41.46)

8(19.51)

1(2.44)

40(97.56)

常规组

41

7(17.07)

12(29.27)

14(34.15)

8(19.51)

33(80.49)

--

--

--

--

--

6.1157

P

--

--

--

--

--

0.0134

3讨论

在各种类型的妇科疾病当中,慢性附件炎属于发病率极高的妇科疾病之一,该疾病不但会造成患者阴道发生出血现象且伴有下腹坠痛等情况,如长期未得到良好有效的治疗,还会对其子宫或者输卵管等其他生殖器官均构成严重且恶劣的影响[4]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常规组而言,均获得了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由于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大多都是在患者非月经期间所被使用的,在此期间,子宫附件会出现血液循坏功能较薄弱等情况,从而会降低其血药浓度,并且还会因为性生活等影响下,出现感染迹象并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若是月经期间使用此药物,不但可以加快其血液循环功能,还有助于宫腔内中的淤血或毒物的排出,以此为治疗质量予以最高的保障[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附件炎患者在经期第一天时就实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模式,可将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优化至最佳状态,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福玲.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2):49-50.

[2]曾彩霞.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9):131-133.

[3]马莉.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138-139.

[4]柳丽娜.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9):97-98.

[5]徐晓春.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4687-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