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雷电灾害防御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智慧城市雷电灾害防御新思路

陶 宇

辽宁华云检测有限公司, 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且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正在被“智慧”慢慢改变。因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的高层建筑物开始大量涌现,使得地电位明显增强,空气被雷电击穿的距离缩短,城市内的磁场变化极为明显,其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不断加剧。同时,因电子、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城市内的通信电源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磁场,尤其是微电子设备自身的过电压难受力差、绝缘强度低,遭受雷电的概率升高,电脑网络、共用天线、通讯指挥系统等都属于雷击重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们的威胁就越大。因此,做好智慧城市防雷减灾刻不容缓。探讨了智慧城市雷电灾害常发地点和危害,最后提出了几点智慧城市雷电灾害防御新思路,以确保城市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智慧城市;雷电;灾害;防御;新思路 

1智慧城市发展背景及特点

    1. 智慧城市发展背景

20世纪末人们提出了数字城市,并规划了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支撑,因技术方案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别较大,该规划并未得到贯彻落实,仍旧在思想层面上停留。直到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城市新的能量和生命,智慧城市开始出现。智慧城市是以具有科学城市治理理念的智慧型服务政府为主导,在信息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模式。建设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同时还调整了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增强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方式。打造智慧城市时比较重视内生发展,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进行发展,进而形成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

    1. 智慧城市特点

      1. 深度智慧的信息

实际上,可以将城市看作是巨大的信息资源库,里面包含了很多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在城市现代化治理中掌握海量的城市信息至关重要。确保数据信息的有效性水平是城市治理和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可将城市真正的需求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出来,而结合有效地数据信息对政府行动的手段和管理方式进行合理制定则是智慧城市的根本理念。

1.2.2有效地共享平台

智慧城市也就是可实现信息共享的平台,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可积极构建同身份认证、目录交换、评估信息等一系列的技术类平台,以更好的体现系统信息间的层次性水平。可实现城市中不同分布数据间的交换、对比、流转和共享,进而为应用层提供协调、便捷的运行环境。只有对数据信息进行交换共享,才能保证城市治理和运行中的良性循环,以第一时间发现功能的自我协调和问题处理。

1.2.3全面互联的网络

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城市高速宽带的通信、有线、无线等网络系统以及互联网系统,将实时数据信息相互连接起来,以促进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有效分析和处理城市全局,将远程操作和多方协作进行结合,推动各项任务和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起到对城市治理、运作行为、发展方式进行改变的目的。

2智慧城市雷电灾害防御新思路

2.1完善雷电预警网络平台建设

2.1.1推动雷电预警平台建设

完善雷电检测监测网络信息平台,定时定点的发送雷电预警信息,构建乡村雷电监测网,将卫星云图和雷达天空等搜索结果和观测材料紧密的联系起来,联合乡村两级,做好雷电天气和危害等级的预警工作,结合手机、电话、广播以及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多渠道的发布各类信息,提高信息的接收工作,及时的预测雷电灾害,将雷电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2.1.2做好雷电检测预警工作

雷电监测网和预警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尤其是农村地区要加强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密切配合,尤其是要做好县级雷电监测预警体系,要从根本上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要对雷电预警信息的覆盖面扩大化,尤其是对中小学校、人员集中区域以及油库等易燃易爆的场所做好全方位的雷电预警服务工作。挖掘市场需求,开展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雷电专业服务,从根本上提升服务的水平、完善服务手段。

2.1.3加强防雷减灾科技支撑

加大对雷电监测技术、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加深对防雷技术的研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防雷减灾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将气象部门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加强防雷减灾的技术支撑。

2.2做好防雷安全管理

政府应该对防雷工作进行大力的支持,做好防雷安全管理,对辖区内的学校、医院、社区以及事业单位的防雷装置情况进行检查,务必保证其符合规定,要密切和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增加和油库、汽库和烟花爆竹的防雷检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要确定所在地区的危险品的检测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其次要确定是否定期组织安全排查和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然后,确定安全隐患是否整治到位;最后,不同地区的防雷监管部门需要加强联系,一旦发现可能存在有安全隐患或者是违规的情况,一定要限制时间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要停业整顿,务必保证雷电防御工作的有序开展。

2.3增强防雷减灾公共服务水平

①对相关机构的防雷服务进行强化。为了进一步增强雷电检测预警、防雷科普宣传、雷电风险评估、灾害调查等的防雷安全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充分发挥出防雷减灾机构的公益性职能;②对雷电预警体系加快建设。对现代化的观测设施网络,如大气电场、闪电定位等进行完善,加强雷电定位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并将其与“智慧城市”信息发布平台进行连接,增强对雷电天气的预报水平,降低雷电对城市的影响;③进一步拓宽雷电灾害预警服务覆盖范围。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应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平台,第一时间向社会大众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并拓宽其覆盖面。

2.4完善防雷安全工作保障机制

①加强防雷安全组织领导。各个行业和部门应重点关注防雷安全工作,严格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八字原则,尽快将防雷安全纳入到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日程中来;②构建完善的防雷安全协调管理机制。气象、建设、交通、公安、旅游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针对防雷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③构建完善的地方财政投入机制。防雷安全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应加大防雷减灾的经费投入,以推动防雷减灾工作顺利推进。

2.5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

于县级气象部门而言,工作环境恶劣、薪资待遇和付出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所以防雷技术人才流失的较为严重,工作量和工作人员的质量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基层雷电防御工作水平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作为基层气象部门一定要加大人员培训的力度,不仅可以从学校引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且要做好防雷技术员的培训工作,提高防雷技术员的综合和专业水平。另外要定期的组织各类的防雷技术研讨会,拓宽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增强气象防雷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从根本上提升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

结束语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属于长期的工程,气象部门需要对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加以重视,而相关部门需要紧密的配合,建立起完善的防雷减灾工作,加强气象部门的宣传工作,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培养技术人才,从根本上提升防雷减灾的基本水平,将可能存在的损失降到最低,推动地方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N].重庆日报,2019-08-04(003).

[2]李霖.智慧城市雷电灾害防御新思路[J].中国住宅设施,2019(07):10-11.

[3]王道朋.雷电定位系统在雷电灾害防御和监测预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4):126.

[4]王道朋.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风,2019(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