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庭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多家庭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

影响

贺香君 陈泽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 510630

摘要:目的探讨多家庭团体治疗(MFG)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共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进入多家庭团体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并在基线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评估。结果通过为期3个月的MFG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SP总分、LSIA得分均得以显著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MFG在治疗前后对PSP总分及LSIA得分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分别为0.034、0.009,F分别为4.742、7.260);且MFG治疗可显著降低SAS、SDS评分,但MFG组与对照组间在干预前后仅对SAS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01,F=15.10);基线时PSP得分对干预前后PSP得分变化有预测作用(P<0.001,t=5.254),SDS减分率对生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P=0.015,t=2.532)。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家庭团体治疗,不但可以预防复发、解精神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

关键词:多家庭团体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影响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其临床症状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患者的感知觉、情感、思维和行为等各方面都会在患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临床常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该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患者的心理未能得到有效地关怀及疏导,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得不到良好发挥。有研究指出,予以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家庭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其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缩短其康复时间。鉴于此,本文选择本院就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此次研究,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取2017年1月一2018年6月间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科接受治疗并即将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在接受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及规范化的出院指导后,随机进入MFG组(常规药物治疗+MFG)与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常规随访),其中MFG组进行为期3个月,共12次的MFG治疗,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门诊随访。2组,均分别于基线、干预结束时进行评定。2组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病程、用药剂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下表。

5f83f2872a174_html_6e07ba8d38afd079.png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心理治疗,1次/2周,内容包括:①组织家庭成员参与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使其认识到家庭支持的重要性;②了解患者家庭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关系、教育背景、工作状况、经济状况等,了解家庭成员真实的内心想法,从而更具针对性地进行家庭心理治疗;③了解患者家庭中常存在的问题以及家庭成员的法,提出家庭冲突假设问题,使家庭成员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责任,也使患者明白自身承担的责任及需要付出的努力,引导患者寻找恰当地解决冲突的方法;④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存在负性心理,护理人员指导家庭成员正确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中存在的疑问及性心理情绪变化,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取针对性的疏导干预,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及鼓励,为患者提供情绪发泄的机会,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绪,树立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⑤指导家庭成员及时发现患者的危险行为,并给予其化解的方法;⑥定期互换家庭成员角色,使家庭成员之间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增进患者与其家庭成员间的感情;⑦改变传统模式,在家庭成员的参与下,鼓励患者自行管理精神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将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责任下放于患者,提升患者的自主性,培养良好的服药习惯。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

1.3观察指标

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2组患者社会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用%表示百分数,百分数和例数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及其他指标采用t检验。实验组间数据以P值作为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依据,当P<0.05时,说明组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5f83f2872a174_html_d772aeb897059f39.png

2.22组患者社会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5f83f2872a174_html_b11e67d61dff8c95.png

2.32组患者生活满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5f83f2872a174_html_955c2e6d11bb1e2d.png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涉及行为、思维、感知、情感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与致残率,已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当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步入康复期时,常会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另外,由于患者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较长时间与社会脱节,导致患者很难融入社会,因此心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十分必要的。多家庭团体心理治疗始于20世纪初,往往以聚会的形式出现,给患者提供积极的交流平台,通过团体关系来解决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彼此关心的话题,寻找解决方法。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针对不同阶段与个体不同缺陷设计活动内容,通过与成员间的互动,不仅可以增强对疾病的认识,还可以锻炼沟通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消除自卑等情绪,更好的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提高社交能力,增强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与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多家庭团体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认清自我,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从而缩短康复时间,使其能够尽快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吕治宇,周霖,严卫国.多家庭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7):139-140.

[2]成思维,李峰,韦敏,叶胜花.多家庭团体生物反馈治疗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3):73-74+104.

[3]刘燕玉,肖志平.多家庭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9,40(1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