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肝癌介入性治疗怎么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超声引导肝癌介入性治疗怎么样?

樊树华

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省宜宾市 644600

介入性超声治疗准确地说,就是在超声清楚显示肝癌后,把细长的针从皮肤准确无误地穿刺入肿瘤内部注入药物,或局部发射高温,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然后把针拔出结束治疗,整个过程只需10~20分钟。一般来说,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最彻底的方法,但部分病人由于肿瘤的大小或所在部位的关系,或因伴有严重的肝硬化不能承受手术的创伤,以及经济上不能负担手术的费用而不能进行手术,此时病人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和医生爱莫能助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介入性超声为一些陷入困境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5f865c1fd415c_html_7b750b7a12ebc3cf.png

一、超声引导肝癌介入性治疗适用症状

主要适用于肝功能基本正常,无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无严重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无明显黄疽、大量腹水、发热及远处转移,肿瘤直径小于5cm,结节数不超过3个的肝癌患者。超声介入治疗指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局部治疗,包括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治疗(无水乙醇、乙酸、热盐水或热熬馏水等注射,以及门静脉穿刺治疗)和肿瘤间质毁损治疗(射频消融、微波固化、高强度聚焦超声、激光热疗、冷冻治疗等方法)。

二、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治疗

(一)无水乙醉注射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醉注射(PEI)已在临床广泛应用。PEI的疗效取决于乙醇均匀浸润整个肿瘤及注射量足够。对于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因组织成分单一、结缔组织少,乙醇弥散完全,其疗效较好,可与手术切除相近,部分病例可获根治效果。而3cm的肝癌疗效较差,对于组织质地较硬、存在纤维间隔或瘤内压力增高的肝癌,注人乙醇难以完全浸润,部分乙醇可溢出瘤外损害肝脏。

(二)乙酸注射

大肝癌常有肿瘤包膜浸润或血管侵犯,宜与其他疗法(TACE等)联合应用。经皮穿刺瘤内乙酸注射利用15%一50%乙酸比无水乙醇具有更强的组织渗透能力,易于穿透癌组织内的纤维间隔而均匀弥散。其注射次数及注射总量均明显减少,疗效亦优于无水乙醇,惟局部疼痛较剧烈。目前其应用为时尚短,确切疗效仍有待病例积累证实。

(三)热盐水蒸馏水注射

经皮穿刺瘤内注射热盐水或蒸馏水治疗利用高温使细胞产生不可逆的完全性坏死且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对温度更敏感,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可注入较大剂量而用于大肝癌的治疗。冷却后等渗盐水即成为体液的组成部分,蒸馏水则凭借低渗特性引起细胞肿胀和崩解死亡继续杀灭癌细胞。与其他疗法相比,热盐水或蒸馏水注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可反复进行,但实际应用时瘤灶内温度升高程度难以控制而直接影响疗效,且大量注射产生的高压有可能引起肿瘤扩散,应予以重视。

三、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肿瘤间质毁损治疗

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肿瘤间质毁损治疗近年来迅速发展,利用局部产生的高温或低温,导致肿瘤组织的凝固坏死。这类疗法安全简便,疗效确实,但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治疗费用相应较高。

(一)射频消融

经皮穿刺瘤内射频消融(RFA)为达完全消融,RFA应超出肿瘤边缘肝实质5一10mm范围。近年通过多头集束电极射频、外套针电极注水降温等方法扩大治疗范围,可治疗直径3cm的肝癌。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或注射高渗盐水可扩大射频治疗范围,亦可与肝动脉栓塞联合应用治疗大肝癌而提高疗效。RFA治疗适应证广、创伤小、安全性高、可反复进行。对于直径3cm的肿瘤其完全坏死率可达90%以上。对于5cm以上的肝肿瘤,RFA的毁损范围受限,需要在不同的部位进行多点穿刺、反复消融,容易造成肿瘤残余,引起肿瘤复发,其疗效比小肝癌差。RFA治疗后应及时复查,早期发现残留病灶,及时进行补救治疗,降低RFA治疗后残瘤率。

(二)微波固化

经皮穿刺瘤内微波固化治疗治疗直径2cm的肝癌常可达到完全性坏死,对直径3cm者则可采用多针穿刺、多点组合辐射以提高疗效。微波固化治疗适用于严重肝功能异常或少血供而不宜化疗栓塞的肝癌及治疗失败者,但本法不适于治疗靠近胆囊、膈肌或大血管周围的肿瘤。

(三)激光热疗

经皮穿刺瘤内激光热疗在超声引导下多光纤多点治疗可扩大凝固范围。激光热疗还具有止血作用,并能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杀灭肿瘤,因而有双重治疗作用。目前报道主要用于直径2cm多发肝癌的治疗。

(四)高强度聚焦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利用高强度超声波波长短、易于穿透组织的特点,聚焦于深部肝肿瘤,产生高热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但高强度聚焦超声聚焦区域小,治疗肿瘤需反复多次进行。由于肋骨和胃肠等空腔脏器对高强度超声的吸收和反射,使治疗人路受到限制,常需切除部分肋骨或剑突,造成一定创伤。高强度聚焦超声可与TACE联合治疗,在化疗栓塞阻断肿瘤血供的基础上,进一步造成肿瘤细胞的死亡,并能激发碘油产生高热,从而在局部破坏肿瘤。

(五)冷冻治疗

肝癌的冷冻治疗利用超低温使肿瘤快速形成不可逆凝固性坏死冷冻区,可有效保存足够肝组织,对邻近大血管损伤较小,且可诱发机体免疫功能,因而简便安全。早期采用液氮为冷媒适于术中应用。近年发展的氩氦靶向治疗系统(氩氦刀)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高压氩气快速释放产生一140℃超低温,继以高压氦气产生45℃热效应,最大限度摧毁肿瘤组织。目前适用于直径3cm、无严重心肺和肝功能障碍、无出血倾向、无大量胸腹水或广泛转移、未累及肝门或下腔静脉的肿瘤结节。

四、结语

相对于手术治疗而言,介人治疗是肝癌的微创治疗。由于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进行,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取代手术治疗。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肝癌的介人治疗也将会进一步发展,为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