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高原皮肤病

/ 2

如何预防 高原皮肤病

石定凤 孙丽虹 毛枢

临沧市人民医院 云南 临沧 677000

高原,一般指平均海拔>500m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高原最主要的特点是海拔高、低压缺氧,其次是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高原地区易发生高原皮肤病,尤其是海拔>3000m的高原地区。常见的高原皮肤病包括以下四类:(1)光老化;(2)光线性皮肤病;(3)光线加剧性皮肤病;(4)皮肤癌[1]

临沧地处滇西南,属于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数>2000h,因此,这一地区高原皮肤病,受到日晒、辐射等影响,加之人们防护意识不强,高原皮肤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我们具体分析高原环境对皮肤的影响,以寻求更好的防治方法,减少高原皮肤病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一、影响疾病发生的自然地理因素

下面具体分析各种因素对皮肤的影响:

第一、大气压影响人体皮肤影响: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大气压降低,大气中含氧量、氧分压低,人体会发生环境性缺氧或者供氧不足,导致皮肤缺氧,一方面由于皮肤局部缺氧,血管舒缩神经发生功能障碍 ,毛细血管失去张力,导致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 ;另一方面,缺氧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代偿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增加了毛细血管负担。

第二、太阳辐射、日照时间长对人体皮肤影响:太阳光是由电磁辐射产生的连续光谱构成的, 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紫外线 (100~400 nm) , 可见光 (400~780 nm) 和红外线 (>780 nm)。紫外线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 (UVC, 100~290 nm) 、中波紫外线 (UVB, 290~320 nm) 和长波紫外线 (UVA, 320~400 nm) 。其中UVC对生命细胞的杀伤能力最强, 但一般均被地面大气层中的氧及臭氧所吸收, 因此,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是UVA 和UVB , 所以UVA和UVB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作用光谱。在紫外线和可见光光谱内, 波长越长, 穿透力越强。因此, UVB仅累及表皮, 而UVA和可见光对真皮影响最大。不同波长的紫外线损伤皮肤的机制不同:光线引起的皮肤反应主要有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2]UVA可以导致自由基生成, 间接损伤DNA、细胞膜脂质, 还可影响真皮组织中的胶原及弹力纤维, 导致皮肤光老化。UVA导致的光氧化产物如果不能够被及时地清除还会成为潜在的过敏原, 参与很多光敏性皮肤病的产生。UVB的能量通常被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所吸收, DNA中的胞嘧啶和胸腺嘧啶会形成嘧啶二聚体, 如果不能被机体及时清除会导致细胞凋亡或产生皮肤癌[3]

第三、寒冷、多风和干燥对人体皮肤影响:高原多风、秋冬寒冷导致皮肤干燥,进一步加重了本就缺氧的皮肤的敏感性。高原常驻居民,在长期寒冷环境中生活以及工作,具备更强的耐寒能力,同时高原常驻居民多为农牧民,皮肤护理意识薄弱,更容易罹患高原皮肤疾病。

二、 疾病类型

高原皮肤病具体包括以下:

第一、高原性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高原性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面颊对称性暗红斑或紫红斑,在冬季,寒冷加重情况下,病情会加重,颜色转变为暗紫红色,患者往往仅存在单纯皮损,不会出现破溃,但是影响美观。这一疾病,可分为单纯性毛细血管扩张型、单纯性红斑以及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混合型。

第二、光线性皮肤病。光线性皮肤病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如日晒伤、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以及食物、药物光敏性皮肤病等。发病机制不同,光毒性反应又分为急性光毒反应和慢性光毒反应,急性光毒反应是由于皮肤组织中存在的足量色基吸收了暴晒的强烈日光后,暴露部位出现了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甚至水泡、自觉灼痛和明显触痛若高原地区居民长期在室内工作,若突然参与野外工作或者室外工作,即便是短期,十分容易发生光毒性皮炎;慢性光毒性反应主要是由于长期反复日光中的UVB作用,皮肤发生皱褶、松弛、粗糙、干燥、萎缩等病理改变,所以高原地区居民皮肤老化比较严重。光变态反应分为即刻性光变态反应和延迟性光变态反应,两种类型里又都包括了内源性和外源性光变态反应[2]。值得注意的是临沧地处滇西南,少数民族及农村人口众多,当地居民都有进食野菜、使用草药和大量饮酒的习惯,而许多野菜和草药都有光敏性,长期饮酒易引起烟酸缺乏症,所以光敏性皮肤病发病率高。

第三、光线加剧性皮肤病。现在由于人民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一些以往不重视的皮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痤疮、黄褐斑、雀斑、皮炎、湿疹等皮肤病虽然不是由日晒直接导致,但是日晒往往可以加重该类疾病。

第四、光老化和皮肤癌。一方面DNA是紫外线最主要的靶标, 尤其是嘧啶结构经常遭受光化学破坏, 形成环丁二聚体、水合产物和其他光化学产物。因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增殖时经常发生突变, 从而导致细胞衰老或癌变。另一方面尽管红外线的能量很低, 但红外线辐射并不认为是完全无害的。事实上, 红外线辐射及随之而来的组织受热能够促进紫外线所致皮肤癌的发生

[4]。由于皮肤癌早期往往无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而导致延误治疗,造成相应器官的毁损、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三、 预防措施

高原皮肤病种类多、病情复杂、高原居民多为农牧民,皮肤防护意识薄弱。为了预防高原地区皮肤病发生,我们对高原皮肤病发生原因、疾病类型及高原居民习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下防护措施:(1)利用脱贫攻坚和卫生下乡等多种契机,积极开展皮肤病知识宣讲宣传,不断提高高原居民的自身认识水平;利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乡村医师培训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皮肤病诊疗水平;(2)医护人员要利用业余时间和自谋体平台做好高原皮肤病防治方面的科普教育;(3)做细做实具体的防护措施如如何清洁、保湿、防晒。洁面时,使用冷水或温水,不使用碱性强的洗涤用品,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防晒产品;推荐安全、可接受、性价比好的洗护用品;(4)指导提高职业防护尤其是光线性损伤的防护,如尽量避免中午强日照时段的非防护室外作业,穿长袖、遮阳帽等物理防晒方法;循序渐进参与室外活动,逐步提高皮肤耐受光线的适应性;(5)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高原居民的防病治病意识,一旦发现皮肤异常,应做好及时处理工作,必要时及时就医、转诊,以免延误治疗;(6)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多进食新鲜蔬果,减少酒精摄入。

总而言之,影响高原皮肤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应明确相关内容,了解疾病类型,充分掌握预防措施。针对高原地区居民实际情况,确实做好高原地区皮肤病预防保健工作 ,将高原皮肤病患者治疗、护理工作妥善完成。对于广大皮肤病医疗工作人员来说,这一课题还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黎,高原皮肤病防治 [R].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会议论文汇编2012-06-12;257

[2]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574-576

[3]郭建美,吴艳,光线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5):73-76

[4]袁小英,刘玮,紫外线防护新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9):1385-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