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时间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分析时间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李莎莎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2

摘要目的:分析时间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1)。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时间护理,比较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改善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97.56%,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82.93%,实验组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建议临床使用。

关键词时间护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

近年来在社会压力增加,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心脑血管患病者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发作具有一定时间节律,在科学研究节律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可提升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2]。文章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评估时间护理干预价值,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41)。参照组男女占比21:20,年龄55-83岁,均龄(63.04±4.53)岁。实验组男女占比21:20,年龄55-84岁,均龄(63.19±4.44)岁。两组基线数据比较无显著差距,可以纳入两组比较观察(p>0.05)。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加强用药指导。实验组予以时间护理,详情如下。

1.2.1用药时间护理

结合“时间治疗学”原则,遵医嘱在每日6:00服用倍他乐克、异山梨酯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其他服用时间为12:00、18:00,20:00服用降脂药物。为患者讲解规律用药的意义,按时、按量用药的必要性。介绍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表现。

1.2.2预防时间护理

6:00—12:00为冠心病高发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的监测工作。若患者出现胸闷、不适等症状,需要了解患者的发作时间及位置等。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增强患者的身体耐受能力。

1.2.3心理时间护理

9:00—11:00、16:00—17:00、19:00—21:00可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这一时间段患者的精神状态相对较好,需要多患者予以鼓励,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且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参与其中,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1.2.4饮食时间护理

指导患者多进食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注意每日营养搭配,保持维生素及纤维素摄入充足。饮食时间最好在17:30左右,不要过晚,增加患者的胃肠压力。指导患者睡前或者晨起喝水,稀释血液,润肠通便。

1.3评价标准

比较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改善率。显效表示患者症状改善高于1级,临床症状消失;好转表示患者症状改善1级,心绞痛发作时间与次数显著减少;无效表示未满足上述条件(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3]

1.4统计学处理

SSPS 20.0为数据整理工具,t检验计量性数据,计数材料x2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改善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97.56%,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82.93%,实验组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比较

组别

显效

好转

无效

症状改善率

实验组(n=41)

28

12

1

97.56%

参照组(n=41)

12

22

7

82.93%

x2




7.04

p




0.000

2.2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症状缓解时间(d)

心绞痛(次)

住院时间(d)

实验组(n=41)

4.05±1.37

1.88±0.24

30.04±5.02

参照组(n=41)

8.49±2.08

3.19±1.28

40.96±12.18

t

9.11

8.05

9.53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类型,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循环阻力较大,合并出现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数量较多[4]。结合患者的病理特征、生物节律特点等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正常生理节律快速得到恢复,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5]

时间护理为择时护方法理,主要是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生物周期特征等,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时间护理等[6]。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用药间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血药浓度降低,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用药时间护理则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的节律,指导患者按照时间规律用药,在合理强化药物作用效果的同时,也能够预防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多鼓励患者、引导患者,通常每日19:00—21:00是心理护理的最佳时间,护理人员可以主动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为其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及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在专业且细致的护理指导模式下,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状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

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97.56%,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82.93%,实验组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方法,时间护理能够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保持规范的用药习惯,有助于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

综合上述内容,时间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建议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邹宝林,郑梅.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共病病人健康促进行为与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0,18(02):135-138.

[2]关亚瑞.分析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334-335.

[3]左靖华.时间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3):100.

[4]程胜娟,朱艳,李学兵,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1):5231-5237.

[5]郭仙.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0):61-62.

[6]胡大玲,金利玉.对住院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9):275-277.

作者简介:李莎莎(1981-),女,汉族,贵州遵义人,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