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香菇栽培关键技术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优质香菇栽培关键技术的探析

仇玉亮 1 岳兴伟 2 丁文静 3 穆清泉 4 杜元伟 5

1.2 费县迦南菌业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3.4.5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香菇产业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在产量方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而在质量方面还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此,本文就优质香菇的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香菇;栽培;关键技术

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有效的提高香菇产业的产量和质量,优质香菇栽培技术逐渐应用于我国各地区香菇生产过程中。对香菇栽培的各个阶段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香菇菌种制作、生长期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以及香菇采摘。这些工作的完成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为了能够突破传统栽培模式的束缚,相关人员必须努力改进栽培方式,将优质香菇栽培关键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有效提高香菇产量及质量。

1 优质香菇栽培技术的应用

1.1 栽培季节的选择

香菇栽培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香菇自身的属性,将温度控制在 5-32℃之间,同时做好棚内湿度、光照以及通风工作。一般情况下,最适宜香菇接种栽培的月份为 8-10 月份,一个多月后便开始长菇,春节前后到达生长的高峰期,半年之后香菇生长周期结束。若是采用人工栽培技术,只需要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便可一年四季栽培。

1.2 培养基的选择与配方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木屑作为香菇栽培的主料,在配料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将木屑中的各种杂菌进行处理,随后用筛子将木屑中的杂物筛出。木屑除杂工序结束后便可以将料拌匀,此时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水量、盐酸溶液的注入量,将真菌丝的PH 值控制在 5.5-6。由于在灭菌过程中 PH值会有所下降,因此,在拌料过程中 PH 值可以适量的偏高一点,最后,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多菌灵,来防止主料受到杂菌的影响。

1.3 装袋灭菌

在进行装袋灭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塑料袋的规格,一般情况下选用长为 33-55 厘米、宽为 17-33 厘米密封性能较好的塑料袋,在装袋前需要将袋子底部折叠成方型,方便工人在装袋过程一边装一边按压,确保每袋至少可装一斤的干料,最后用指环将袋子封口,同时留好接种口。装袋和灭菌整个工序要在六个小时之内完成,为了确保培养基能够均匀受热,在装袋过程中可以适当留一定的空隙,避免出现灭菌死角。

1.4 接种与发菌

接种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消毒工作,而且要求接种速度要快,避免杂菌进入。接种结束后要及时将栽培袋放置到菇棚内,注意将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确保空气上下流通。等到菌丝培养满三个月时便可脱袋出菇。在此期间一旦发现菌丝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其大范围扩散。

1.5发菌管理

培养室消毒:空间先用3%煤酚皂水溶液喷雾,再按用量4-6克/立方米点燃气雾消毒盒(二氯异氰尿酸钠)进行熏蒸消毒。菌袋堆叠:香菇菌袋采用“井”字型堆叠,堆层不超过7层,并留作业道。也可顺袋菌墙式堆叠,夏季堆叠可在每层菌袋间放2根玉米秆,以利通风散热降温。管理措施:接种菌袋3-5天温度控制在20~27℃之间。7~10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高温天气早晚低温通风;低温天气晴天中午开南窗通风增温。20~40天菌丝长到菌袋113~I/2时,加大通风量,采用引风机和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培养室门窗用黑布或黑塑料布、黑薄膜遮盖好;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晴天中午开窗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1.6 带袋转色

香菇菌棒带袋转色菌丝接触空气量少,转色时间长。一般在接种穴附近和培养料与塑料膜之间紧贴、没有空隙地方不形成褐色菌被,不转色,而培养料与塑料膜之间脱离的地方先转色。转色过程中分泌酱色液与品种、温度、湿度、通气和光线等因素有关。培养室温度越高,分泌酱色越早、越多,相反则越晚、越少。培养料湿度越大分泌酱色水越多;菌袋内通气量大,如装料松,泌酱色液多,菌袋收缩严重,转色快。气温高分泌的酱色液多,并可使菌袋内温度及时散发,达到降温作用,尽早形成菌被。分泌酱色液色泽由浅到深,并有特殊香菇菌丝气味,无其他异味。如果持续高温,酱色液又无法排出,香菇菌丝即自溶且易受杂菌感染,使酱色液酸败,菌袋腐烂,产生臭味。所以应及时排出酱色液。

1.7脱袋上架

出菇棚消毒:先将室内用500倍克霉灵,或3%来苏儿水溶液喷雾消毒。然后脱袋上架:当香菇菌丝长满菌袋,并达到生理成熟,即菌袋表面香菇菌丝南白色变成黄白色,且有黄色水珠时脱袋。菌棒袋用刀划破脱掉,将脱袋的菌棒放到出菇棚的培养架上,菌棒间隔8~1O厘米。

1.8催菇管理

带袋催菇是利用春秋自然气候条件进行低温和温差、光照刺激达到催菇目的。温差刺激:温差对子实体原基形成有利,原基形成必须有温差刺激,所需温差根据品种确定,一般8~10%。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经搬动上架后,降低棚内温度并增加昼夜温差刺激和光照刺激,人为加大温差,菌丝体开始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即白天用塑料薄膜覆盖菌袋保温增温,提高温度;夜间掀开塑料薄膜,降低温度,加大温差刺激,促使菇蕾发生。光照刺激:适当增加出菇棚内光线,白天去掉出菇棚上草帘,增加光照;刺激原基形成。

1.9出菇管理

当菌袋在菇棚层架上培育形成菇蕾后,开始进行出菇管理。低温:通过遮阴物、覆盖薄膜和菌袋排列等措施,加大昼夜温差刺激,保证出菇前有较大温差,并控制温度在10—20%之间。低湿:从菇蕾开始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干燥条件。菇蕾过大再接受干燥刺激,只有菌盖外圈开裂形成花纹,而香菇菌盖中心部分不产生花纹。强光照:给予较强的直射光照射,促进香菇表皮开裂,随着裂纹加大,光线的光照可达1500~2000勒克斯,有利花菇裂纹增白,形成优质的花菇。微风:出菇期间要加强通风,降低出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花菇形成。

2 香菇高产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提高栽培人员专业化水平

为了有效提高优质香菇栽培关键技术,就必须加强对栽培人员的管理。要求栽培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栽培技术水平。首先,定期对栽培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工作,发挥栽培人员的经验优势,并将其与专业化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帮助栽培人员掌握香菇栽培的专业化技巧,做好栽培基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处理问题。此外,种植人员可以定期去其他香菇栽培地区进行调研学习,积极吸取其他地区栽培优势,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创新栽培方式,确保

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够达到市场标准。

2.2 加强栽培基地管理

加强栽培基地的管理,首先,在选址方面要考虑香菇的习性,将基地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控,根据香菇生长不同阶段需求的不同进行灵活的调整,与此同时,对于基地内部的杂草也要定期的进行处理,避免杂草过分汲取养料而导致菇菌无法正常生长。此外,在栽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监管工作,及时有效的发现并处理问题,为香菇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这种情况下才能使香菇高产量栽培技术水平的有效发挥,在提高香菇产量的同时也使得其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在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进一步推动香菇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效改善农民收入的同时,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3 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始终贯穿于香菇栽培管理的各个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香菇栽培管理工作时,既可以采取覆盖保护膜的措施,防止香菇收到害虫的侵袭,有效防治病毒害对香菇生长的不利影响。或者是,可以安排防护人员定期进行巡逻,密切关注香菇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香菇块出现不良状况,当即采取病虫害经济治理方案,尽可能的将不利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宝利, 刘晓龙. 优质香菇栽培关键技术[J]. 吉林蔬菜, 2015, (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