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广西大健康旅游的发展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后疫情时代广西大健康旅游的发展对策

潘菲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市 530012

摘要: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大健康旅游业产生较大影响,在分析广西大健康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疫情对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疫情带来的挑战,应紧抓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大力提振健康旅游消费,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推动大健康旅游产业科技创新,为大健康旅游注入科技新动能,构建大健康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健康旅游行业标杆,优化健康旅游服务与设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推动大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健康旅游;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路径

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级响应防控措施。在此期间,广西景区停业,大型文娱活动取消,旅行社、酒店、在线旅游平台等相继退单,文旅产业等高度依赖人口聚集、参与的产业收到较大冲击。2020年3月24日,广西印发了《广西文化和旅游行业加快全面复工复产工作指引》,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复工复产方面,文旅产业开始恢复运营。

一、广西大健康旅游现状

(一)先行先试,建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广西在南宁市、桂林市、河池市等地先行先试,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中医药、壮医壮药、长寿养生环境等资源为依托,加快南宁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桂林市全国首批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等的建设,鼓励南宁市、桂林市、河池市等地在政策、用地、资金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广西健康旅游发展的创新示范区。

(二)项目带动,以健康旅游重大项目开拓市场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健康旅游发展。广西积极推动桂林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广西太和•自在城、贺州姑婆山体育文化旅游区、黄姚古镇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区等一批重大健康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发了健康文化体验、养老养生、户外康体等旅游产品,打造了阳朔山水养生游线、巴马长寿养生旅游线路、北海滨海度假养生旅游线路等,深受游客青睐,健康旅游市场得到极大拓展。

(三)基础配套,健康旅游相关产业基础不断完善

健康旅游相关的“医、养、管、食、游、动”产业链逐步完善,提高健康旅游供给能力。广西积极发展高端医疗服务,现有各类卫生机构数约1.2万个,广西国际壮医院、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中心)等高端医疗机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广西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积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医疗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医院、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日益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为健康旅游工作提供保障。健康食品加工业发展迅速,皇氏乳业、南方黑芝麻糊、梧州龟苓膏、六堡茶等一批健康食品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健康食品产业向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二、后疫情时代大健康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一)提振健康旅游消费,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通过丰富产品、推出优惠政策等进一步激发健康旅游市场潜力。推动大健康旅游与农业、林业、体育、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创新健康文化体验、户外运动、文创产品等新业态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提升消费体验。大力培育演艺娱乐等夜间消费业态,激活夜经济。推广健康旅游景区门票网上预约购票,鼓励景区对通过网上平台实名预约购票的游客给予门票半价优惠,通过预约分时段进入景区,各健康旅游景区可结合实际出台门票减免等优惠政策。

(二)推动大健康旅游产业科技创新

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不断创新,科技与健康旅游融合程度加深,赋予大健康旅游产业新动能。构建健康旅游大数据平台,将健康和文化旅游的数据库整合,开发面向消费市场、企业、研究人员和政府管理部门等不同群体的应用平台,将大数据引入健康管理、健康研究、健康资源保护中。创新VR虚拟现实旅游、网络直播旅游等非接触式健康旅游方式。开发高科技健康旅游产品体验方式,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健康养生体验活动整合开发为沉浸式体验产品,满足游客个性化定制需求。

(三)构建大健康旅游产业体系

延伸健康旅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链拓展、价值拓展,最终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健康服务特色鲜明,经济效益集聚,产业链各个环节有效衔接,产业链完整、产业层次多的“大健康”旅游产业体系。着力开发以保健食品、养生药膳和民族特色餐饮等三大餐饮品牌,丰富健康食品加工体验活动,加强美食街、特色康养美食区等餐饮集聚区建设,推动构建大健康食品产业。培育主题鲜明的健康养生型特色住宿业态,加快建设提供康养设施的中高档星级酒店、健康特色主题酒店、康养旅居社区、康养民宿、森林人家等住宿业态。推出广西十大中药包、十大健康饮品、十大养生名茶、十大长寿食品、十大富硒健康食品、十大工艺品等,打造“十大”系列“桂字号”高端健康旅游商品品牌。

(四)打造健康旅游行业标杆

做优做精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健康旅游精品景区。加快建设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形成一批健康旅游示范带和集聚区;推进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南宁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旅游示范基地、示范区建设,推动各市县积极创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推动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开发健康养生旅游产品,优化健康旅游服务环境和设施,提高便捷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打造健康旅游精品景区。

建设一批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加快建设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南宁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信和信桂林国际智慧产业园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动创建一批健康旅游示范区(点)和自治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加大培育和建设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在广西投资经营的国内外知名大集团、大企业积极创建健康旅游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健康旅游产品,树立行业标杆。

(五)优化健康旅游服务与设施

健全的旅游服务与设施是实现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健全景区预警和应急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包括应急管理、安全治理、复工复产等在内的相关制度。加快健康旅游公共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以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公共服务攻击方式由粗放到精细化转变。建立市场化的大健康旅游智慧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大健康旅游的智慧化、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短期内对健康旅游产生了较大影响,旅游消费、旅游接待等均呈现下降趋势。面对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逐步复工复产,国民对健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增加[3],大健康旅游面临着市场拓展、消费提振等机遇和挑战,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政策迭出,为大健康旅游的复苏和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广西大健康旅游应借疫发力、转危为机,紧抓政策和市场机遇,通过提振健康旅游消费、推动大健康旅游产业科技创新、构建大健康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健康旅游行业标杆和优化健康旅游服务与设施等路径,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和健康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实现大健康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建平, 王先菊.中医药健康旅游消费认知调查研究——以河南为例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03):237.

[2]杨 梅, 李璐芸, 张传华. “域”的关键点突破:后疫情时代全域旅游的农村发展对策[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2020, 34(9):82-91.

[3]夏杰长, 丰晓旭.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与对策[J].中国流动经济,2020 ( 3 ):3-9.


作者简介:潘菲, 1989 女 籍贯:广西玉林 单位: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职称职务:中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设计、区域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