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义齿修复教学中病例分析法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种植义齿修复教学中病例分析法的应用体会

原雪梅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0



摘 要:种植义齿修复为口腔修复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实践性较强,需涉及到口腔解剖学、合学、美学、生物力学等专业方面的知识来对种植义齿的修复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在口腔修复学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病例分析教学对口腔专业学生因材施教、精心教导,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获益良多,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种植义齿;口腔修复;教学效果

种植义齿是口腔修复学中治疗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一种特殊的修复方法, 它解决了部分病例常规修复固位力、支持力不足等临床和实际问题, 使义齿修复有了更广泛的适应证和更符合生理及美观要求的效果。因此, 对区别于常规修复方式的种植义齿修复来说, 它已成为现今口腔专业人员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如何针对不同的骨组织情况,牙齿缺失情况,牙龈形态及缺牙周围解剖关系来选择适宜的修复方式,是种植义齿修复教学的重点。我们在学习并总结了以往口腔修复教学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基础上,应用病例分析法将两个病例用于种植义齿修复教学中,使种植义齿的优点全面体现出来。通过病例分析法教学来启发引导学生将患者缺牙状态与临床修复联系起来,借助各种讨论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全面、综合的分析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病例选择与设计

由于口腔种植学的教学课时较少,所选取的病例应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代表性且为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牙缺失病例,同时应能充分体现种植义齿的优点和修复特色。因此所选取的病例需要严格筛选,要与缺牙修复常规修复方法有联系和区别,而且要覆盖到患者病史资料、检查、X线检查等内容。由于种植义齿修复是一门新设立的学科,学生平时接触很少,在授课时需要形象化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口内照片、X线片、石膏模型等均需齐全。基于此,在种植义齿修复教学中,我们选用了牙缺失的两例病例,一例为上颌前牙部分缺失,一例为下颌半口牙缺失。并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并思考准备。

2 病例的实际应用

患者,×××,男,65岁,下颌半口牙缺失,曾两次行下颌半口活动义齿修复,均固位稳定不佳,咀嚼时出现疼痛,坚决要求改变临床不适症状。临床检查:下颌牙槽嵴尖锐且低平,黏膜薄,磨牙区有压疼点,口内唾液分泌较少。上颌牙存在,左右上颌磨牙略有伸长,牙龈萎缩,牙石(+)。有轻微高血压史,服药期间血压控制在130/89mmHg。否认全身其它病史及药物过敏史。X线示:下颌后牙区牙槽骨吸收严重,距下颌神经管有5mm,骨质I-II类。

给学生介绍这个病例后,请他们按以前所学全口义齿修复知识同时兼顾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咀嚼功能和诉求来循序渐进的进行逻辑思考分析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切入主题并进行深入讨论,给学生提出了4个问题来考虑:①用常规全口义齿修复能否改变患者的主诉要求?②如果不能,要选用种植覆盖义齿,应怎样考虑并设计种植体位置与数目?③此患者如选用种植覆盖义齿,可考虑哪几种固位方式?各有何差异?④比较种植覆盖义齿与常规义齿的优缺点?

经课前对此病例的预习分析,认为进行种植的学生占80%,理由是患者的主诉及口腔条件不足以支持再重新下半口义齿修复,因为已经做了两副义齿效果不佳,且患者牙槽嵴低平,黏膜薄,唾液减少,而全口义齿固位主要靠大气压力和黏附力,因此重新制作下半口义齿其固位稳定不佳及咀嚼疼的可能性还会存在。认为可以再考虑重新下半口义齿修复的占20%,主要想通过二次印模和中立区排牙技术来解决。学生对此患者应植入的种植体位置与数目建议较多,其中约67%学员认为应该在前牙区植入4枚种植体,30%的学员认为可选择植入2枚种植体,还有3%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后牙区种植种植体。对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数目由于学生对此问题以前很少涉及,教师给以引导提示:应该考虑下颌的神经管位置和距牙槽嵴的高度,首先应注意在种植体植入时不能损伤下颌神经管;对种植体数目由于没有定式,就让学生查阅文献对比2枚和4枚种植体的优缺点,同时考虑能解决患者主诉的最少种植体数目。对此患者的固位方式,学生都考虑到可选用杆卡附着式种植义齿、球帽附着式种植义齿、磁性固位式种植义齿、套筒冠附着式种植义齿,教师根据患者的下颌神经管解剖实际情况同时应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只能在两侧双尖牙区种植2-4枚种植体。并对每一种的修复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考虑对于该患者只考虑下颌缺牙修复行不行?进而再引申出全口咬合调整的修复理念,对此患者就是要注意咬合曲线的正常,要对左右上颌磨牙进行调改。最后,通过临床见习学生看到该患者下颌覆盖义齿固位稳定情况和患者的主诉。这样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引导拓展,学生从支持方式、附着体设计、基托设计与人工牙排列等方面掌握了各种种植覆盖义齿的修复原则。通过比较总结了种植覆盖义齿与常规全口义齿的不同,明确了种植覆盖义齿在固位力、支持力、咀嚼力、美观以及舒适度上的优势。也使得学生对种植义齿的优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记忆。

3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典型病例的教学,学生对病例分析式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前能够积极查阅有关书籍及网上相关信息去思考问题,课堂上学习气氛浓厚,讨论积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种植义齿修复的优点:能承受较大合力;有良好的支持稳定作用;避免常规义齿磨除基牙恐惧感;义齿舒适、美观;减缓牙槽骨吸收。掌握了种植义齿的修复原则:恢复缺牙的形态功能和美学;保证义齿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保护口腔组织健康;坚固耐用;上部结构的合理力学设计等知识。使深奥的概念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也做到了直观形象,尤其第二个病例,患者戴完种植覆盖义齿后,义齿的固位稳定立竿见影,种植义齿的优点马上实现。同时在病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将印模制取常规全口义齿用封闭托盘与种植覆盖义齿用开窗托盘的不同和适应证;及直角基台与斜角基台的选择;缺牙部位与种植义齿修复类型选择、缺牙原因与种植义齿修复类型选择;软组织模型(义龈)的制作;义齿就位调磨;粘接式固位与螺丝固位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穿插讨论,使教学内容更完整,学生更能轻松掌握和了解。课后通过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及不记名的问卷调查(30份)进行学员对整堂课教学效果的评估,其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4 结语

种植义齿修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疗工作,仅靠学生对种植义齿修复的三维想象来完成教学是很难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病例分析教学用临床中遇到的较为典型的有教学意义的病例来分析具体患者的病情,与相关修复学和颌面外科学知识相结合来对比讲解,并以实际临床结果来证实。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病例分析教学不仅可以作为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学评估与反馈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和教学进度的深入,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可以使教师随时调整和补充讲授内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及格率100%,其中优秀率34%,良好率51%。对学员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率超过84%,对病例分析教学的评价极高,学生都认为病例分析教学有利于记忆理解种植修复学知识并能很好的与口腔修复学知识进行对比,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了种植义齿修复知识的要点和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娟.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3):46-47.

[2]宋卓.可摘式覆盖种植义齿在慢性牙周炎所致的牙齿缺失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5):2509-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