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张代权

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中职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薄弱,在语文课堂中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应秉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理念,积极探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之法,大胆而理性地进行实践研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便会较好地培养起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实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为了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实效,让学生在广泛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中职老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何为自主性学习?即学习者愿意主动承担学习责任的自觉、能动的学习过程。然而,如何有效地引导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本人进行了以下实践研究。

一、开展“小老师”授课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活力,让学生能创造性地开动脑筋,主动研究文本和知识,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开展“小老师”授课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何为“小老师”授课活动,顾名思义就是由学生代替老师所承担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般情况下,要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语文老师需要在学期之初就要进行安排,选取教材里那些相对知识难度不大的,容易被学生设计的课文或内容,拟出一张“小老师”活动申报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选择,通过先报名先获得的办法确定授课意向人选。其中,有的课文或内容可能有两个或两个同学共同申请,希望合作承担并完成授课任务的,语文老师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在完成申报任务之后,老师要对申报的这部分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去查找有用的资料,如何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组织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然后给学生们以充裕的时间准备,通常可以给足2周以上的时间,待学生准备好各种资料,课堂设计做充分之后,把准备的情况交给语文老师检查审阅。这时语文老师要肯定学生们的优点和长处,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方案或建议。可以预见,经过学生仔细研读文本,自主地搜集资料,整理汇编课件,审校更改完善等一系列的自主教学准备后,参与设计的学生对所要教学的内容必定非常熟悉了。

等一切准备就绪,“小老师”们依语文老师的时间安排,在既定的时间到教室开展课堂授课。这时候,语文老师的角色就变成了学生和听课评课人和课堂秩序的维护者。让“小老师”们全身心去投入教学活动,整个过程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实践证明,学生组织开展的授课活动,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们听课更认真了,参与发言、讨论、回答问题更积极了,互动比语文老师亲自上课更多了,也更深入了;就连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慢慢地参与其中。可以说,这样的“小老师”自主活动是高效的,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被动完全变成了主动。课堂变活跃了,学生们收获了更多知识,老师反而变成了幕后“导演”,也省了不少心。

二、开展阅读优秀图书活动,进行资源共享

说到学习语文,不管是什么层次学校的语文学科,要想学生们学习得非常棒,皆需要拓展他们的阅读,丰富学习的知识面。毕竟这是一门人文学科,古今中外,经典无数,华章荟萃。所以,有效让学生们自主地选择优秀的图书进行阅读,然后把每个人从阅读中发现的好文章、好故事和好片段拿出来分享,甚至根据需要在班上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这样的活动能进行有效的资料共享,让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提升了认识,加深了友谊。

比如,我们可以一周用两节课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或图书阅览室进行自主阅读和分享,因为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语文课都会有两节课连堂的情况。语文老师就可以利用好这两节课,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性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阅读后分享活动。当然,这样的自主选择性阅读和分享活动,不是叫语文老师完全放任不管,而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阅读权,自主选择分享的视角和内容,学会主观归纳和表达。语文老师要在这个活动开展之初提出一定要求,确定一次阅读一个主题,划定一定范围或方面,不能漫无边际地没有方向感,以合适的主题参与。否则那就变成了一盘散沙,毫无目的,成效必然就会大打折扣,有悖参与式教学的目的。

三、预习课文内容,提疑答疑释疑

成功的语文学习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中职学校的学生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他们受专业学科支配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在文化学科学习上就显得不够专注和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课文内容预习,学生就会在文化学科学习上越来越出现知识脱节的问题,教学上互动不上,久而久之也就产生厌学情绪,很难重新进行习惯培养和塑造。为此,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就更需要进行学生预习课文习惯的培养。当然,预习是学生自主去完成的,语文老师要给的是预习方法指导。学生要恰当地利用文本的“单元提示”和“研读与练习”进行学习,提出疑问,标注文字或作上记号。然后,等到课堂教学时,各学习小组要进行“预习问题”展示,老师给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小组加分。同时,对于学生们在自主预习中提出的疑问,语文老师不要急于帮忙回答,最机智的做法就是把这些疑问又抛得全班学生,让各小组合作讨论,自主解决并回答。老师要深信学生们智慧和合作学习的潜力。古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张三的疑问,也许李四能答;王五的疑问,张三能答;一小组的疑问,也许二小组能答;三小组的疑问,也许四小组能答。在答疑的过程中,有时候一个学生不一定能全面作答,其他学生还可以相继补充作答。这就像剥洋葱,层层推进,答案在自主研讨中越来越明,最终得以释疑。把学生提出的疑问,恰当地抛学生,让学生自主在班内解决,这是一个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教育者应有的智慧。

四、开展专题辩论,让话题越辩越明

语文作为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语文就是拼音识字、表达交流的学科;甚至有人认为,只要能认得字,就是语文,写写填填背背罢了。显然,这是非常片面而狭隘的,文字和表达只是语文显性的存在,殊不知它背后有严密的逻辑,有严格的推理;有丰富的情感,有厚重的人文;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有光照千秋的力量;有如千军进发万马奔腾的号角,也有如涓涓细丝涤荡的柔情;……所以,语文是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要想学好语文,除了识记和读背之外,更需要对其深层的情感和逻辑进行挖掘。否则也就真的叫死读书,没有“真知识”。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之后,大多将面对就业,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准社会人,语文应该教会他们思考很多社会问题,培养他们具备一个新时代中等专业人才应有的使命和担当。为此,开展专题辩论,时时引发学生思辨是中职语文应有的功能。举办专题辩论活动,语文老师作引导,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选题,自主酝酿,自主分组合作,然后确定好活动规则。要让话题在辩论活动中越辩越明,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总之,只要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秉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理念,积极探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之法,大胆而理性地进行实践研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便会较好地培养起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政华.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老师博览(科研版),2017(03).

[2]邱春妮.参与式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2(08).

[3]李锦辉.语文自主性学习的课堂特征及匹配策略[J].天津教育,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