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T梁外观尺寸的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1

浅谈铁路 T梁外观尺寸的控制

徐文

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工程有限公司 , 河北 廊坊 065600

摘要:梁体外观尺寸的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梁体外观尺寸的达标、统一、确保T梁架设完成后同一孔梁的横向预留孔道在一条直线上、伸缩缝保持平顺一致、桥面平整排水顺畅。

关键词:地基处理,底模矫正,支座板定位,底模中线定位、挠度矫正,梁体高度定位。

引言:梁体外观尺寸的控制主要是控制梁体的长度、高度在标准范围内,对底模中线、支座板的定位和模板高度的控制是为了保证梁体预留孔道在架设完成后再同一条直线上。当然在同一孔梁完成配孔后张拉的时间控制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

  1. 梁体外观控制的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位置选择→地基处理→底模安装矫正→梁体模板安装定位→初张拉时间确定→终张拉时间确定→梁体挠度和其它尺寸的检测量→配孔

二、主要控制方法

  1. 场地平整

首先根据划分的土地规模对梁场板块进行划分,存梁区和制梁的划分主要依据场地的地形和设计院的地质图为依据,条件具备的话,尽量保证制梁区和存梁区的标高在同一个水平面。

  1. 位置选择

制梁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勘测单位的资料,选择物资运输方便、场地足够大、地质条件良好、施工方便、处理简单、施工难度小、处理费用低的的制梁区。

  1. 地基处理

制梁区地基处理一定要简单了事,要充分了解地质勘测的资料,对台座的基础处理一定要做到抗压强度的足够大,确保大于设计的抗压的强度,保证在制梁过程中制梁台座不会下沉和局部的下沉。

  1. 底模的安装矫正

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底模的安装定位和矫正工作,用水准仪进行平面的控制,尽量保证制梁台座安装完成后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便于以后的沉降观测。底模的安装还要保证底模挠度的达标和全部制梁底模挠度误差的同一,不要造成挠度的上限和底线的误差相减出现错误。其次进行支座板的定位,支座板的定位是梁体长度控制的重中之重,支座的控制一定要三个螺栓紧固控制,并且要标好梁端线,确保底座板位置统一、准确。再次进行梁体中线(梁体模板中线)的定位,利用全站仪对梁体的中心线进行定位,确保梁体的模板在每次安装时对准中心线,这时控制预留横向孔道是否在架设完成后再统一水平线的关键一步,一定不能出现误差太大,避免误差相加造成错误。

5fe93d8e920f7_html_76796557d01a96b.png

5、梁体模板安装定位

梁体模板的安装时控制梁体外观的最重要的步骤,梁体模板安装首先要保证端模板与支座板进行秘贴,这是保证T梁浇筑完成后长度达标、统一的有力保证。另外好药保证端模板与底模板的垂直,可用打大直角尺或者线坠进行校正。其次进行边模板的安装,边模板的安装必须保证模板的接缝与底模板中心线的绝对准确,然后边模板进行连接加固,这样就保证横向预留孔道竖直位置的一致,对边模板垂直度进行校正确保边模板与底模板垂直接触秘贴防止漏浆。其次对模板高低进行校正,每个梁体的模板设16个高度支撑点和8个高度监测点,确保梁体高度在误差范围内。梁体高度的控制误差一致保正了预留横向孔道水平位置的一致。

5fe93d8e920f7_html_b3993bf440e11418.png


6、初张拉时间确定

实验室根据季节、气温、湿度等环境总结初张拉的时间经验,然后根据同条件试块的实验数据进行初张拉的时间确定。务必保证在初张拉的强度标准内进行,张拉机采用全制动,确保张拉力转一致。

7、终张拉时间确定

原则上终张拉时间为不低于14天,同条件试块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但是为了保证张拉后梁体挠度的变化一致尽量确保配在同一孔的梁在同一天内终张拉完毕。

8、梁体挠度和其它尺寸的检测量

终张拉完成后,对相邻四天的梁体的尺寸进行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由于制梁时对外观尺寸的严格控制,梁体的长度和高度一般不会有较大的误差,主要检测的就是梁体的上挠度,由于制动张拉设备,张拉力也是一致,上挠度的决定性因素就不在考虑范围内,其他因素可能有些许的影响,但是误差不会太大。

9、配孔

根据检测数据的统计对相邻四天内的梁进行配孔,确保每孔梁的高度、长度、上挠度误差在范围内、横向孔道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

三、结论

通过一些列卡控措施确保了梁体外观尺寸的达标,同一孔梁的预留横向孔道在架设完成后在同一条直线上,确保了主题结构施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