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王国进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中心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 5355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阅读教学的综合性较强,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知识储备,因此一直以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视,也不容易产生教学内容的效果,此外,阅读教学由于其教学目的的多样性而相对困难。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针对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现阶段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更加具体的任务和目的,同时也能形成相应的教学、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在当今社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抛弃固有的教学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阅读教学的综合性较强,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知识储备,因此一直以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视,也不容易产生教学内容的效果,此外,阅读教学由于其教学目的的多样性而相对困难。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学习材料,让学生积极实践,使学生能够找到语文知识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技能的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不断更新,新教师的到来给学生的阅读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也不乏创新,适应了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教学学习方式; 其次,培训和日常加强,也扭转了一批老教师固守教学心态的现象,使一些教师重新审视小阅读教学,尝试进行教学创新,关注学生。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整体上还不够全面,教学方法上的僵化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动力,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简要分为以下几点:

1.应试教育弊端难根除,教学方法与考试挂钩。

2.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3.阅读的灵活性太差,阅读材料限制太多。

4.课堂组织形式缺乏创新。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热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理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既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以《竹节人》为例,在讲述本课的相关知识时,我首先向学生们展示了孩子们在生活中玩玩具的情景,并结合上述情景,向学生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学生们,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能告诉我们你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吗?看起来像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学习这一课。然后,我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文,并要求同学们划分文章,为每个部分画一个小标记,让同学们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最后,我要求学生分析给他们印象最深的部分,并根据对学生的分析向学生解释文章,使学生能够容易地掌握文章中重要和难懂的知识。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分离教学法一直是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这种阅读教学方法既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鉴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使学生建立起更加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例如,以《鸟的天堂》为例,在讲解本课的相关知识时,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文章,并结合教科书的内容,引导他们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然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大榕树会变成“鸟的乐园” ?并结合学生的答案,拓宽了学生的法律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然后,我让学生们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如何保护鸟类?并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在写作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鸟类,查阅相关材料并写作,或者提出整体鸟类保护的建议,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这样,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建构出更加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

四、有效提问,明确学习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巧妙有效的提问,提高学生对课本中语文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语文知识奥秘的欲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理解阅读学习的目的,而且可以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例如,以《杨氏之子》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向学生出示 了以下自学提示: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2、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 么呢?3、为什么说九岁的杨氏子甚聪慧呢?4、你能听出孔君平的言外之音吗? 5、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6、你认为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然后,我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文章,并指导他们利用注释和参考书翻译文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言文。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章节的理解探究上述问题,并让学生分析对方的答案,以便学生提高自己的答案。最后,结合学生的回答,对本文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使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通过有效地向学生提问,教师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阅读学习的目标,而且实现了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理念。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入新的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确保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北.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2):52.

  2. 郭灵娟. 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 读写算, 2020(20).

  3. 杨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外交流, 2019, 026(044):393.

  4. 许彩霞.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析[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