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倒塌消防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建筑物倒塌消防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黄强 杜波 曾凡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建筑的需求更大。为谋取更大经济利益,一些生产商、建筑商在制造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不按标准要求施工等,从而导致了建筑物质量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极易发生局部或整体坍塌。这也就意味着建筑物倒塌消防应急救援更好更加有效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物倒塌;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引言

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特别是灭火救援过程中如遇到建筑突然倒塌,将对救援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通过分析建筑倒塌的成因,探讨加强建筑倒塌消防救援工作措施以及消防人员在发生倒塌后的自救方式,确定建筑倒塌现场应注意确定救援方案,可减少和避免消防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出现伤亡。

1建筑物倒塌火灾特点

建筑物倒塌火灾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普通楼房相比,其更容易引起火势的扩散。当前,建筑物倒塌从内部的结构上看,其设计较为特殊。因为高层的楼层较高,需要设计许多电梯井、通风口等,这些上下通透的设计,就容易引起火势向上蔓延,如果建筑物倒塌发生火灾,部分火势就会根据建筑物倒塌内部结构迅速向上,短时间就能够形成大的火势,同时,如果楼内存放大量可燃物,就更加容易导致燃烧面积扩大,建筑物倒塌的结构极容易形成立体火苗,要想快速救援则需要一定的时间,高层火灾给消防救援增加了难度。建筑物倒塌是多功能建筑物,需要满足不同的需求,那么,进行设计时,一些单位就会在内部进行功能划分,为了美观与效果,建筑物倒塌经常会在建筑内部设计中庭式的大开间,出现火灾事故后,则会造成火灾蔓延速度增快,形成烟囱效应,导致人们中毒伤亡,高层的整个消防难度增加。

2建筑倒塌的成因

2.1受周边施工工程影响

部分建筑可能由于周边建筑工程,如地铁工程、建筑物倒塌、爆破作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自身建筑受到损伤,导致墙体开裂、结构倾斜等问题。特别随着地铁建设的兴起,导致城市内涌现出大量的深基坑工程项目,山东半岛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层土体软弱,基坑周边建筑物对基坑开挖更加敏感,由基坑工程而导致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2.2建筑倒塌隐患分析

火灾事故发生后,建筑物通常都是主要受害目标和受害对象,由于建筑物承受着火焰以及高温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之下,建筑物原有材料特性和结构特性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倒塌或出现楼板掉落等诸多情况,一旦倒塌掉落将会阻碍消防救援人员灭火行动的顺利开展。建筑物倒塌具有被动触发性、突发性以及连锁性等特点,消防救援人员需要通过对颜色、触感、声音等诸多因素的充分感知及判断,时刻需要保持警惕,这样才能够切实保护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的自身安全。

2.3电气设备原因

由于建筑物倒塌可以同时容纳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多项内容,因此建筑内的办公电器、冰箱、空调、大型制冷制热设备、游乐场内的各种大型电子设备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也为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同时,如果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乱拉电线;或是由于建筑的时间较久电线老化而没有及时更换,也易发生火灾事故。

3建筑物倒塌消防应急救援中注意事项分析

3.1对救援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

对建筑物倒塌事故进行应急救援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做到对建筑物进行充分了解,而对建筑物做出充分了解就需要救援人员懂得与建筑物相关知识。那么这就需要在日常过程中,对救援工作人员展开建筑知识的教育以及培养。另外救援工作人员拥有足够的建筑物知识就会使其在救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建筑物损坏程度做出判断,进而预知到未知风险。并且还能够准确的定位到受困人员的位置信息,了解受困人员所困位置的建筑物具体情况,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救援工作。事实上培养救援人员建筑物知识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提高救援效率,还体现在救援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知识准确进行准确的判断,进而能够在救援工作中顺利完成救援任务的同时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毕竟救援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建筑人士,在建筑物倒塌救援工作中,还是应聘请专业的建筑人士展开分析,使得救援方案更加准确。最后,应注意的是,搜救人员在现场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应对领导的意见进行服从,从而保证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

3.2加强紧急避险训练

消防员紧急避险行动是指消防员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突遇危险的意外情况后采取一种或多种最大限度避免人身伤害的技战术行动的统称。指挥员应当在平时训练中加强紧急避险的训练和演练。一是强化撤离命令的下达方式,如手持电台的撤离口令、命令下达的次数以及车辆同时进行鸣笛警示等方式,对撤离口令的预令和动令,警笛鸣示的节奏(如三短一长、两短一长)等进行强化记忆。二是要培养指战员的撤离避险意识,通过研究分析灭火救援典型案例,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三是锻造过硬的心理素质,通过模拟实战环境演练、心理拓展训练及实战检验等方式,使消防员克服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极端心理状态。

3.3加强消防部门安全思想教育

在当前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消防部门安全教育工作,要求能够让所有消防救援人员可以具备安全意识,在灭火救援行动实施的过程中大幅度缩减伤亡。目前灭火救援行动中,还依然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形势,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其中,与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需要严格落实,要通过科学合理及系统化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安全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切实保障灭火救援行动可以顺利的开展和实施。

3.4设置科学的救援途径

建筑物倒塌消防灭火救援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根据建筑物特点做好合理设计,形成科学的救援途径,消防人员需要快速创造出一条逃生通道,当进行建筑内部强攻时,就会占用楼梯,为了保证快速救援,则需要为被困人员创造新逃生通道,那么,外部就会通过新通道对内部人员进行接应,利用消防云梯保证人们的安全,降低建筑物倒塌火灾伤亡率。

3.5确定救援方案

现场要立即成立救援指挥部,加强与指挥中心及上级指挥员的沟通,准确传达现场救援形势,并根据现场情况、被困人员数量以及可能被困的位置,制定救援方案,要求增调救援力量和器材装备,应尽可能全面地调集搜救队伍,如搜救犬分队、重型地震救援队等。如果现场埋压人员较多,搜救范围较大,应采用“以柱为界,逐片搜索,搜救并举,救人第一”的战术,救援过程中采取“多处并进,多点开花,多种组合,多项并举”的组合式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倒塌因其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决定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建筑内火势蔓延速度快、范围广、渠道多等问题,而且不同的建筑因设计差异和在使用过程中的差异,人员通过快速逃生通道逃生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救援时一定要在了解建筑结构、火灾原因等情况后,利用过硬的救援技术,实现快速救援,减少损失。同时,也要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刘成国,陈富强.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救援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0):185-186.

[2]殷全铭,史一锋.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救援技术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09):108-109+111.


同分类资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