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远期效果和术中出血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远期效果和术中出血量分析

唐金龙

贵州省 贵定县人民医院, 贵州 贵定 5513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诊收治的共计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对照组利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实验组利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更高,且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尿潴留、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几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突出,能够降低手术带来的创伤,促进患者的预后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开放手术;并发症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类型,且发病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饮食习惯的变化而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结直肠癌的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且常易和普通消化道疾病混淆,因此大部分的患者确诊时疾病已经恶化到了中后期,治疗的难度显著增大[1]。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多以化疗、放疗、外科手术为主,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选择科学、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细胞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次研究通过选择本院接治的共计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率发生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诊收治的共计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2±1.24)岁;实验组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3±1.2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接受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结直肠癌[2];预计生存时间≥半年;符合手术指征;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肿瘤严重扩散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本次研究选择的两组样本结直肠癌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利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仰卧位接受手术,取膀胱截石位,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合理切口位置,常规开腹探查后结扎肿瘤上下部位肠管血管,游离结扎离断系膜后进行端口吻合,手术结束后常规关闭切口,行预后麻醉苏醒、消炎镇痛处理。实验组结直肠癌患者利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仰卧位接受手术,取膀胱截石位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后,按照“四孔法”将腹腔镜插入患者腔内,对腔内病变情况和其他组织情况进行仔细探查并反馈,寻找肿瘤位置后利用超声刀进行切除,操作完成后冲洗切口区域,常规吻合后,留置引流管后取出腹腔镜,缝合伤口,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得出结果。

手术情况:主要包括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三个指标。

恢复情况:根据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恶化三个具体的指标,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3]

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尿潴留、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来计算,采用卡方检验或者t检验计算。P<0.05表示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组别

手术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d)

对照组

3.46±0.12

167.78±12.35

3.25±0.15

实验组

3.04±0.11

112.35±12.66

2.15±0.34

t

11.538

14.016

13.238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恶化

有效率

对照组

20

10

4

6

70.0%

实验组

20

16

3

1

95.0%

X2

4.329

P

0.037


2.3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由表3可见,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尿潴留、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几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

吻合口瘘

尿潴留

感染

肠梗阻

发生率

对照组

2

2

2

1

35.0%

实验组

0

1

0

0

5.0%

X2

5.625

P

0.018

3 讨论

结直肠癌往往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后期[4],危害性极大,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外科手术的方式能够迅速清除病灶,达到保留患者生理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但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性较大[5],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为结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具有出血量少、创伤轻、恢复快的优势,且在腹腔镜的视野帮助下,对患者的病灶能够更加清楚的展示,清除也更加彻底,因此该手术方式逐步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6],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更高,且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尿潴留、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几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突出,能够降低手术带来的创伤,促进患者的预后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卫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医疗装备,2019,32(24):91-92.

[2]黄凯斌.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7):19-20.

[3]王昭鹏.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73,75.

[4]徐志诚,李准,王晓东,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手术远期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9):1496-1498.

[5]苑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放手术治疗TNMⅡ、Ⅲ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83-86.

[6]简文红.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健康必读,2020,(3):74.

作者简介:唐金龙(1988.09-),男,布依族,贵州贵定人,本科学历,住院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