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眼口斜、谨防面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1

歪眼口斜、谨防面瘫

何高

四川省南江县人民医院 636600


面瘫在临床医学上又被成为面神经麻痹,也叫作面神经瘫痪,是以面部表情肌群出现功能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比较常见,且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发病的几率,一般症状我口眼歪斜,患者无法完成抬眉、闭眼等动作。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面瘫的发病率增加了13%左右,面瘫人群的数量还正在呈现不断的上涨。面瘫、面瘫所导致的后遗症很难治愈,仅有15%左右的人群在经过系统性的治疗后痊愈。

1.引起面瘫的主要原因

引起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二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前者多由卒中、颅内感染引起,后者多由外伤为主。除了这两种因素以外,主要还有这几种:(1)患者受到了风寒以及冷空气的刺激,局部神经在极寒气温下出现了痉挛,导致神经组织血液循环不顺畅、水肿,如果没有得到控制,神经就会受到压迫,或者患上感染性炎症肿胀,患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神经功能受损,引发面神经麻痹;(2)慢性中风也可能会引起面神经麻痹,这种面瘫并不会让患者出现口歪眼斜的症状,取而代之的是头疼、耳朵疼、面部痉挛等,属于中风的范畴,比急性面瘫治疗起来更为方便,但如果治疗不当就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2.面神经麻痹的危害

当患上面神经麻痹后,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严重危害,具体表现如下:(1)患者健康程度会受到一定影响,患者在皱眉时皱纹比较浅,面部肌肉功能受损,无力,眼睛可能无法完全闭合,眼睑松弛,严重的还会有反复性流泪,嘴巴正常功能受损,大笑时嘴巴歪;(2)患者面部神经麻木,眉毛和嘴角无法正常提起,同时还伴随有耳鸣的现象。面部肌肉长期无法正常活动就会引起肌肉萎缩,在张嘴和闭嘴的过程中会造成眼袋过度肿大;(3)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面神经麻痹后遗症会给患者心理带来巨大创伤,性格也会越来越自闭、自卑。

3.面神经麻痹的预防和护理

3.1家庭护理

(1)心理护理:大多数面神经麻痹患者都会出现口角歪斜的症状,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家属和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向患者讲解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原因,做好病情介绍以及治疗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给予患者鼓励,加强生活上的疏导,稳定患者情绪;(2)面部护理和康复:患者在睡觉之前可以使用50℃-60℃左右的温毛巾敷在面部,在非肌肉功能型损伤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面部肌肉康复训练,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进行面部按摩,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康复运动,要加强病侧面部肌肉的锻炼,同时可以让患者模仿表情,多做睁眼、鼓腮、吹口哨的动作;(3)眼部护理:如果面神经麻痹对患者正常闭眼造成了影响,则应该有针对性的对眼部进行护理。白天可以利用润滑滴眼液,晚上可以使用药膏涂抹眼部周围,确保眼部周围的湿润。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止痛药,例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4)口部护理:对于口部肌肉存在功能性障碍的患者来说,要及时改变饮食习惯,多以流失为主,同时尽量让患者用吸管进食,起到锻炼面部肌肉的效果。

3.2日常生活管理

闭眼或者是闭眼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白天出门时可以佩戴眼镜、墨镜、护目镜,能够有效避免阳光直射或者是风沙对眼睛造成的影响,也能避免划伤;晚上睡觉时要利用眼罩避免受到光照刺激。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生活环境干燥清洁,床单整洁,环境优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2)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外出时要戴口罩、围巾,修饰自身形象;(3)每晚睡觉之前要用温水热敷面部,促进脸部血液循环;(4)对于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来说,在睡觉时要佩戴眼罩,睡觉之前可以涂抹眼膏,能够有效预防角膜炎;(5)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睛,每天3-5次,能够防止眼球干燥和感染的症状;(6)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同时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3.3面神经麻痹的预防

预防面瘫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夏天要尽量避免空调和电风扇直吹身体,感觉有凉意了就要及时调整风向或者关闭电气。在大风天气或气温较低的天气出门之前,应该轻拍面部、耳后,避免面部肌肉突然收到凉风刺激而导致痉挛,增强御寒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在工作中要避免过度劳累,一旦感觉面部肌肉有任何不适,需要及时就医,面瘫治疗是长期过程,因此要稳定情绪,切勿急躁。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掌握恰当的自我保健方式,调解自身身体状态。同时还需要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饮食上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要戒烟戒酒;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控制,例如高血压患者要避免血压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则需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出现糖尿病性神经病。

总之,面神经麻痹并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现有任何不适的症状之后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同时可以利用按摩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