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性研究

张燕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汇文中学 253100

语文教学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假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了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崇尚“抗疫”英雄,学会了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经历和体验,所有危机都是绝佳的教育契机。孩子们在本次疫情中有着深刻的体验,这是一次很好的思考生命意义、发展社会情感能力、了解自然法则、树立学习榜样的机会。结合语文学科单元主题教学的特点,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性研究:

  1. 融合单元主题,加强“生命健康教育”。

探索生命意义。从教育的本质来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不仅仅是大众认知中关乎生死的教育,更是对生命自身使命与意义探寻的教育。它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我是谁”,并且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科研专家、人民军队、公共管理者们奋斗在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科研专家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分析;人民军队不分昼夜地高效完成医院建设,扩大救治空间,容纳更多的患者;公共管理者调度各项资源、出台相应政策,确保救治工作顺利开展以及公民健康和社会稳定。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着生命价值。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学习演讲,从近代学者闻一多到现代科技引领者王选都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和国家民族的信念和抉择。孩子们也可以从现在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是什么?未来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自己的生命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一定马上能够找到答案,但他们能够从语文单元学习出发,从当下疫情反映出的系列问题出发,带着这些思考去成长,就是此刻的教育价值。

启迪生命智慧。人对生活的领悟从哪里来?真正的人生经验全部来自我们自己的体验。我们的体验越深入,领悟就会越深刻,经验越丰富,智慧就会越富足。人生挫折艰难困苦和每一次至暗时刻都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通过悲伤了解什么是幸福,听到噪音学会欣赏寂静,失去挚爱懂得珍惜拥有,遇到艰难才学会去思考如何变得强大。

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文本虽不属于同一单元,但我们可以整合主题教学,引导青少年面对危机、困境保持开放接纳的,正确看待每一次人生低谷,经由这样的思考获得的智慧是生命最好的礼物。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心态、视角和思维面对生命中所有的发生,习惯将生命中所遇到的困难转化为人生前进的资源,生命的智慧便会时时升起,不断助力他们自我嬗变。这样的生命态度,是我们留给孩子们最重要的人生财富。

  1. 拓展阅读,引领孩子精神成长。

  1. 选择正能量素材,

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中,探究课本教材外,拓展阅读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促进主题感悟和情感共鸣,更能在阅读中获得价值体现和正确引导。由此可见,选择正能量的素材作为拓展阅读材料格外重要。

  1. 突出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人的成长,是在不断地观察和模仿中开始的。杨绛先生曾说:“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榜样,给人以行为参照、激励启迪和价值向导。在青少年心中树立正确的榜样,就是好的教育。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生命除了实现自我价值,还要关注他人的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用生命来唤醒生命,用生命来守卫生命,用付出来成就他人,用牺牲来保卫国家,让青少年认识到这样的职业非常值得尊敬。

究竟以谁为榜样?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这样的人,负重前行,如同生命之光,照亮我们战胜疫情的前进之路,他们绝对是青少年当之无愧的人生榜样。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是围绕榜样的主题,为我们呈现了《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等名篇佳作,教导中学生们应以什么样的人作为榜样,将来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后疫情时期,单元教学中可以融合疫情中勇于担当的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素材阅读,太多榜样的力量值得年轻一代尊敬与弘扬,那些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民警,前往疫区采访的新闻工作者,大雪中坚持派送的普通快递员,为疫区提供急救服务的志愿者,保证公共交通运转的公交司机,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的工人,还有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们……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人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融通协作。生命在焕发自己独有的光芒时,也在相互照亮,影响整个社会。当孩子们在成长中逐渐发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能够在真实社会中不断体验以积累生命智慧,并且与他人连接实现社会价值,这就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读写一体,做思想的主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阅读教学中适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写作心理。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中读写融合的一体化课堂,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阶梯。以当下社会热点为主题,对中考疫情作文的写作做以下指引性研究:

1、主题层面。所谓“逆行”,是逆流而行,迎难而上,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谓“最美”,是美中之美,美中之最。要把最美之处思考清楚,把人物的品质光辉释放出来。

2、内容层面。其一,要“贪得无厌”地阅读材料,读写一体。攻坚克难的专家、舍生忘死的医护、英勇无畏的战士、保驾护航的交警、疲于奔命的司机、日夜加班的工人、倾家捐赠的农民、默默无闻的志愿者……都闪烁着美丽的人性光辉,都是写作的上佳内容。阅读来源可以是新闻素材、时事访谈、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阅读范围越广,选择材料的余地就越大。其二,要“挑三拣四”地精选阅读。材料勿重复、勿牵强,要精致、要恰当。一篇文章,至多三个材料。这三个材料,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内涵。其三,要合情合理地处理材料。适当舍取,适当加工,适当想象。对材料的处理,应主次分明,有详有略。哪一则更具有表现力,更能成为情感的蓄力点,就重点写哪一则,善用描写,不惜笔墨

3、表达层面。其一,讲究构思格局。一人一事,一事一议,可以集中笔墨,更深层开掘,把感悟的部分一定要跟上,跟足。还可以采用“一线串珠式”“片段组合式”“步步层递式”等构思模式。多则材料,从客观上来讲,其内容更“言之有物”,还可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主题,众星烘月月自明。其二,讲究多元表达。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叙事、描写、议论、抒情,根据内容需要巧妙混搭。其三,讲究段落形式。豹头、凤尾,尤其首尾两端要精致;猪肚呢,则要充实些,所写之事物要真实丰实,所抒情感要实心实意。

“单元主题学习”吻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最新要求,融合拓展单元主题、读写一体的教学是主题学习的突出展示,它使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单元主题教学仅仅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哪个阶段,我们的主题教学都坚持“以读代讲、读写一体、启迪智慧、引领人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