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力通信网现状及发展看电力通信网监控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由电力通信网现状及发展看电力通信网监控未来

宋曼瑞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由电力系统通信的地位和作用,展望电力系统通信的发展。得出结论:通信网监控水平,是通信网管理现代化的标志。要使日益庞大的通信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以确保电力生产的正常、有序,就必须使通信网监护系统适应通信网的发展。

关键词通信网;专用通信网;通信网监控;系统网络管理

一、电力系统通信的地位及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使系统能稳定和经济地运行,需要传递大量的语言、数据、图像和其它信息。为此,电力系统都有独立的自成体系的通信系统。提及电力系统,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电力用户这5个环节。随着电网的扩大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除用户以外的任一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若处理稍有迟延,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整个电力系统,破坏电能的生产和消耗,甚至引起整个电力系统瓦解崩溃,殃及其它的生产部门,如交通、冶金、化工、医疗等,从而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确保电力系统正常生产,特别是以发生电力事故时,力争缩小事故的范围,缩短处理时间,就必须建立有效可靠的通信系统。

二、电力系统通信的现状及发展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电力系统容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电网的扩大和现代化水一平的提高。这为电力系统通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几年来,电力系统中通信事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以电力线载波为主体,以微波为干线的独立通信网作为主导地位的通信手段已远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自1985年电力系统自动交换网中第套数字程控交换机运行以来,各网局、省局相继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建立了网交换中心和省交换中心。以部交换中心为核心的电力系统交换网的长途网已经形成,而以省交换中心为核心的电力系统交换网的地区网也正在形成。目前常用通信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数字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易于加密,便于自动化,智能化,可实现远距离高质量的通信;光纤通信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且不干扰其它通信系统,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卫星通信的频带宽,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覆盖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移动通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最大的机动性、灵活性;电力线载波通信以高)t、输电线作为通信线路,不需要线路投资及日常维护;扩频通信抗下扰性强,误码率低,易于重复使用频率,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适合数字话音、数据和图像传输;一点多址通信组网灵活,使用方便,建设周期短,维护费用低.特别适用于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及散射通信、短波通信等特有通信方式。作为专用网的电力系统通信,主要特点如下:

(1)通信范围和网的规模以地区性为主。

(2)网中开放业务既有电话业务,又有数据业务以及其它业务等。

(3)业务量一般都不大,但任何时候都不能中断,即要求网路高可靠性。

(4)所有通信设备均由电力部门自备,自行设计、安装、维护。总之,以前电力通信网是以程控为交换,数字微波为主电路,电力载波和其它通信方式为辅电路。

以后的发展仍应以程控为交换,光纤通信为主电路,其它通信方式为辅电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加强网络的抗灾能力,而目_也大大增加了通信容量。

三、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3.1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现状

面对迅猛发展、规模日益庞大的交换网,组网的技术管理日趋复杂,信号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一个以通信设备向数字化、高速化、宽带化以及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方面发展和光纤代替电缆明线,卫星通信代替短波通信,程控交换机从集中控制方式发展为多机处理分散控制方式的通信格局正在形成。随之而来的通信网的监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全国已有数家研制开发出通信网监控系统,其中具有高科技人才队伍的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技术研究所开发的TJX-D型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以其精湛的技术、高度的信誉、优良的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及不断更新、完善其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宗旨,已在保定、人津、唐山、吉林等地投入运行,状况良好,性能可靠。

3.1.1系统构成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技术

在中心站的系统构成有以下3种方式:(l)前置机采用3位总线技术。即前置机为多CPU方式,主CPU单兀负责与IPC机、模拟盘、向下一级转发等通信。另外,它又利用位总线方式与从CPU单兀通信,从CPU单元负责枢纽站的数据、命令接收与发送,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604b0e570be30_html_ae6f2fd9e7dd2907.gif

由此看出,该系统扩容非常方便,每增个监控设备或一个工作单兀,可直接往总线挂,其它不做任何改动。

(2)采用前后台机方式。

即前台机利用IPC的扩展槽扩有一多个串口,这些串口完成与RTU的通信。前台机将收到的数据作预处理,并送往后机进一步完成数据处理。

3.1.2系统主要功能

这种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的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分期投资、逐步扩大、不断更新的要求,不仅适用于电力线载波,而目适用于微波和光纤等通信设备监控。该系统既能对设备和电路连续地监视测量,及时发现缺陷和故障,实行有声分级报警方式,并将实时资料打印上报;又具有多种图形显示功能,提供专门的绘图软件包,用户可灵活、方便地绘制和修改各种图形,并自动地将设备和电路的原始及运行资料分类入档,供随时调阅、打印、分析。还具有对机房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功能,实现对机房电源设备、温度、烟雾和门窗状态等内容的监控和提供多种国外进口数字微波和光纤设备接口模板,使监测数据方便地进入本监控系统,实现综合管理。从而实现通信站无人值守,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为维护、运行及决策人员提供依据,确保通信网可靠运行,提高管理质量,缩短维修停运时间。

3.2监控系统的发展

在电力系统乃至军事、公安、邮电、铁路、石油等专用通信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建立相应的通信网监控系统是通信网发展的需要和必然,也是通信网管理现代化的标志。网路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用网中的设备,以确保通信在任何时候畅通无阻。网路监测则侧重于网路维护,其目的是保持网路随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消除或尽可能减少网中各种设备的实际故障和潜在故障,以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网路控制则是对网路监测的数据、状态加以分析和及时判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利用网中的现有设备,确保通信调度、话务的畅通,使网路通信正常运行。为此,网络管理工作中除监视网络工作状态外,采用网路式监控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它随着通信网的扩大而扩大,随着通信网的发展而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通信领域内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今后将实现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即信令网、同步网和管理网,交换机为ATM宽带交换机,传输系统为SDH,用户网光纤化。最终将由电通信进入全光通信,即所有信息将直接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交换机、光纤系统传至用户。因此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通信系统以及相应的通信网监控系统,继续研制并不断完善通信网监控系统,其前景将是非常可观的。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对市局电力通信网建设的建议[J].电力系统通信.1997(01)

[2]李庚 .扩频通信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1995(05)

[3]侯思祖,于国民.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5(03)

[4]殷步强.电力系统交换网信号系统刍议[J].电力系统通信.1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