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

李宁

呼市六中 01002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也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新一轮改革,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语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也是考试的重点学科之一,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贯彻落实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同时,也要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其进行大胆创新,并将创新的有效教学手段应用到语文教学思想中。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本篇文章首先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创新的意义,而后又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分析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意义分析:

现阶段社会对于教育行业提出的进一步的要求即为新时期下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我国最新颁布的新课程教学标准中,也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自身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发展。同时也在不断明确的指出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应该将创新意识不断的渗透在语文教材当中,激发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设计元素。

(一)促进教师更新其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相关教育部门不断强调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精神以及内涵,但是由于很多老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教学影响,在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兴趣也不高。在教学中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对于学生知识方面的灌输以及学生应考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思路进行创新,能够有效的打破老师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让老师在教学当中能够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锻炼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老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学生实现全面学习以及全面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增长。使其不仅适应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理念,也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更新自身的学习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有效性比较低。但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之下,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用于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充分彰显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不断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中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

(一)创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创新水平:

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一定活动上也承担着推进教学创新思路的作用,所以老师首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树立先进创新思想,并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予以实施,进一步促进创新课堂的有效开展。老师在教学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将创新思维带入到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此外,老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对于创新教学予以重视,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活学活用,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高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语文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动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构建情境的教学方法,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知识,并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获得启发,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好的接受知识,并能够获得学习方面的直观感受,促进初中语文课堂建设,进一步推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为情境教学就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以枯燥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然后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一些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融合,为学生打造出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将情境与自身情感相融合,更好的深入理解教材。同时在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中,也应该针对某一教学点涉及具体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建设,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构建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采取互动教学形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思路的创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搭建有效互动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途径。并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进一步实现思想交融,从而获得能力方面的提升。此外,老师通过打造交流平台,也能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自主交流机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也能够实现学生间的彼此进步,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不断提升、不断进步。比如老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老师可以进行课堂分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帮助,让学生分别描述出在自己理解视角之下济南冬天的特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以及思考的能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进行交流与探索。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对自身的思想进行完善,学习到更多有效的学习手段,促进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更好的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针对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活动进行多层次的探索,以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作为导向,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自身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化被动变为主动,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创新型的元素,为课堂创新提供必要的氛围,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尚勇.增加“说”“读”“写”,减少“讲”“听”“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7,16(16):160-161.

[2]郭晓萍.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37):360-361.

[3]谢崇梅.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232-233.

[4]徐春丽.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8(2):40.

[4]王宏宇.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