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思想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析

/ 2

中医药思想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析

袁琳 2. 邓佳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1. 佳木斯中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创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彰显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中医思想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而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将中医药思想融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了解中医药中的智慧和思想脊髓,进而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起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1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亲和性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心,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根源,可以为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展生动形象的理想信念教育[1]。将爱国主义牢记于心,用中国梦建立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高校应要最大化发挥文化教育基地资源的作用,了解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参观文化教育基地和学习传统文化等,体验和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进而可以将中医药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促使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思想枢纽。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促使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生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桥梁。可以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优势,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领头的作用,保障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通过经典实例,建立思想政治案例教学、备课资料库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性,使学生产生共鸣,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更好的认识中医药文化。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若想要提高教师团队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应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众所众知,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的主要力量,其思想素养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素养考核体系,保障师德建设的长效性和制度性。与此同时,教师应要以新时代中央思想为指导,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以优秀的教师模范为榜样。将高尚的师德原则和规范标准牢记于心;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学习力度,积极参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等,努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研讨活动等,促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参加观摩云范课,公开课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促使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加强思政教育“整体观”,建立协同教育机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大学生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成分,完成“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2]。在人才团队建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等应要加大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商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对策。将生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体现个人和家庭中。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家校联动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开门办思政政策,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联系力度,使领导干部深入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和引导力的提升,为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也应要进行校外企业、实践基地的有效衔接,实现全社会协同育人。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理,进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协同教育机制,促使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3创新教学方法,建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创新课堂教育方式,建立“辨证”教学机制。教师应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创建“辨证”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不仅需要运用传统的课堂模式外,而且还可以运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可以推进走班制、选课制,增强学习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针对性:开展互动式教育,对话教育。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有利于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构建思政课堂的双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自学自讲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下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效果:运用网络小课堂等。实现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有效衔接

[3]

增加思想载体,提高思政教育渗透性。在强化思政课主渠道的同时,深度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以专业课为突破口有效带动其他各类课程,通过充分整合学科文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大力推进校园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人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挖掘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题材.营造先进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实现渗透性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从一维的平面教育转化至综合化、多维度的立体教育,把“高大上”的思政理论转变为“接地气”的微故事、微情境、微画面,搭建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新阵地。同时推进思政课网络课堂,打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慕课、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构建网络思政教育。


总而言之,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促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国家整体观,进而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31):116-117.

[2]黎雪梅,陈依培,刘东梅.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2):9-11.

[3]李枫.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