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提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民间传统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提升的研究

许银玲

河南省方城县龙泉路县实验幼儿园

【摘要】 民间传统游戏具有独特的教育应用优势,而在幼儿教育中,它的通俗性特征使其能够较好地融入幼儿教育中,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增加幼儿的合作技能。本文根据民间传统游戏应用于幼儿教育的意义入手,深化研究了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民间传统游戏;幼儿;合作能力

  1. 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应用中的意义

民间传统游戏是广泛流传于民众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它拥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迥异的活动风格,它的通俗性更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纳。同时,幼儿正处于成长的萌芽期(也是关键期),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民间传统游戏,给予幼儿更多集体玩耍的机会,这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可以说民间传统游戏的教育应用对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这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丰富的游戏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它使幼儿更容易被激发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第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幼儿渐渐理解与他人配合协作的重要性。第三,增加幼儿的合作技能,在教师不断的融入新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技能也相应地得到不断地训练和完善。可见,民间传统游戏在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二、民间传统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提升的策略

2.1 丰富游戏内涵 激发幼儿兴趣

民间传统游戏是随着历史更迭而传承下来的一笔生活财富,无论从种类上来看(包括室内生活游戏、庭院活动游戏、智能游戏等),还是从数量上来看(皮影戏、绕口令、老鹰抓小鸡等),民间传统游戏都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本着提升幼儿合作能力的目的进行教育活动,在应用民间传统游戏时,就必须不断地挖掘和丰富民间传统游戏的内涵,使它所表现的多领域、多学科的特征作用于教育活动之中,进而以多种游戏变换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例如: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融入民间艺术领域的皮影戏游戏活动,皮影戏操作本身会使幼儿感受剪纸艺术和影子成像科学,不仅激发幼儿兴趣,还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另外,教师合理组织幼儿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皮影戏戏台演绎,又会进一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引导几个幼儿组成一组,通过幼儿们的相互合作,去完成皮影戏戏台演绎。如在《西游记》皮影戏教育活动中,幼儿A负责对材料和道具进行保管,为表演的其他幼儿及时提供材料和道具;幼儿B、C 、D、E等人分别负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影人的幕后操作,教师则负责以讲故事的方式,同时变换音色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配音叙述,如此下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充满兴趣地、相互配合地融入到角色故事之中。可见,对游戏内涵的丰富会使教师具有更多的激发幼儿兴趣的教育素材。

2.2 挖掘游戏潜力 培养幼儿意识

幼儿的合作意识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而通过应用民间游戏这种通俗的教育方式,更容易帮助幼儿构建与他人的日常相处,从而培养幼儿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意识,帮助幼儿构成和完善群体性意识。同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游戏潜力,去为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形成助力。第一,挖掘游戏的竞争潜力,通过竞争激发幼儿的合作热情。竞争环境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群体性精神,为了赢得游戏的胜利,他们会主动地寻求同伴的帮助。例如:在幼儿教育中融入绕口令游戏《蛙和瓜》,教师首先教幼儿学习这个绕口令“绿青蛙,叫呱呱,蹦到地里看西瓜。西瓜夸蛙唱得好,蛙夸西瓜长得大。”其后,将幼儿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教师让幼儿按照刚刚学完的这段绕口令的顺序,一人说一句后另一人赶紧接上,哪个小组的成员说的全对并且配合的很快就可以得到奖励。为了说得好并且得到奖励,幼儿们就会自主地与其他幼儿一起去完成这个竞争性的小比赛。第二,挖掘游戏的情感潜力,通过情感感染使幼儿获得合作友情。在民间传统游戏融入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促进展开合作的幼儿的情感联系,如在教育中引导幼儿“为你的伙伴加油”“帮助你的小伙伴挽袖子”“安慰你的小伙伴没做好下次继续努力”等,使幼儿在游戏合作中感受人文情感,从而通过情感维系来培养幼儿构建合作意识。可见,从竞争性和情感性两大角度出发,挖掘民间传统游戏潜力,对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十分有益。

2.3 融入创新方式 增加幼儿技能

在日常教育中融入民间传统游戏,从而使幼儿接触、喜欢、理解并学会应用是一个不断教育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以民间传统游戏为素材进行游戏教育创新的能力。教师融入创新方式,可以达到不断地增加教育效能的目的,而游戏创新方式的融入,使幼儿不断地参与到不同的游戏之中,这对于幼儿合作技能的增强也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可以采取按照不同的游戏材料、游戏种类、游戏方法等进行组合的创新策略,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注意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幼儿做出游戏教育方式的选择。例如:在开展“老鹰抓小鸡”庭院活动中,教师可以创新游戏方法,准备不同图案(如3只小鸟的图案,5只蜜蜂的图案)的头饰道具发给每一位幼儿,进而开展游戏。在常规游戏中,教师设计数数训练环节,老鹰每抓住一只小鸡,可以换走小鸡的头饰,此时,鸡妈妈和其他小鸡要通过数数回答老鹰的问题(如将1只小鸟换成3只小鸟,现在有多少只小鸟?或将1只小鸟换成5只蜜蜂,现在小鸟有多少?蜜蜂有多少?),从而成功解救被抓的小鸡。可见,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创新利用不仅会进一步训练幼儿知识,同时创新游戏的应用还会进一步增加幼儿合作技能,促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配合地学习与成长。

三、结论

民间传统游戏独特的通俗性特征,是其作用于幼儿教育,培养和提升幼儿合作能力的基础,而以不同的教育策略去科学、适宜、高效地运用民间传统游戏教学,则表现出教育活动多变的、积极的实践性质,从而进一步地促成教师对提升幼儿合作能力的教育目的的达成。可见,在应用民间传统游戏去提升幼儿合作能力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还需要在其中做出更加积极的教学努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沙小兰. 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小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 2018.

[2] 曾帝带. 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4):279-279.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民间传统游戏对幼儿合作能力提升的研究》(JCJYC201613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