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分析

邵露秋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第二小学 323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健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大教育教学专家的重视,小学生可以通过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审美、扩宽视野,并且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吸取作者的生活经验,弥补小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的缺陷,对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

引言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且是学生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教师让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能够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益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但是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在听、说、读、写上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融入识字课程,提高他们的基础人文储备素养,并增强实践技巧。但是,小学语文课程不仅仅需要这些内容的授课,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阅读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文学积累效果,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授课教师需要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完善教学的内容,并在进一步的思考中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但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发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经验和探究兴趣的影响,并没有自主阅读的习惯,且部分家长在阅读引导方面的内容也比较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得到提高。加上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环境,也没有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因此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低。

(二)阅读资源不足

阅读材料都是为了提升阅读能力而选取的,这样就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枯燥性。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储备阅读书籍,致使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不多,不能满足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没有教给学生。

(三)教学模式传统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大多采取的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敢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怎么考就怎么教,以期让学生达到教师的预设目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没有主动权,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通过有效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心设计的情境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投入到阅读氛围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迫不及待地开启阅读之旅。教师设计的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借助歌曲导入,悠扬的旋律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可以借助影视片段来导入,用真实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济,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唤醒学生的回忆……不同的情景会使学生精神集中,对阅读文章跃跃欲试。例如,在学习《肥皂泡》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泡泡水和泡泡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发给学生,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玩一个他们都玩过的“吹泡泡”游戏。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当教师飞舞着五彩缤纷的泡泡,学生会非常高兴,这时候,教师导入阅读课文,让学生看看冰心吹肥皂泡的经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主动阅读。

(二)整合阅读资源,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教材是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向性资料,老师要根据教材的导向性作用进行阅读资源的整合,小学生的具象性思维比较强,因此我们的阅读引导需要将教材与生活学习等贴和引导,并逐步向外拓展,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经验。同时也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辅助阅读,譬如兴趣爱好事物、网络图片、影音材料等。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时候,考虑到这节课是与神话有关的内容。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目标,先讲解教材的内容。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以明确地指出教学的素材,并适当选择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阅读,从而突破想象的阶段,让学生可以在声音、视频、素材的多方面指导下,更加充分地把握教材的内容。

(三)悟布局谋篇之美,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学生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是学生们开始以阅读为方式感悟文章的基础。可见,布局谋篇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学生学习阅读更是具有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关于“古诗三首”课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讲解《清平乐·村居》,让学生们不断促进自身阅读水平。这首古诗,其实诗词也是诗歌的种类之一,一般分为两段,叫作上、下片或者上、下阕。而清平乐在这首词中并不是题目,而是词牌名,“村居”才是这首词真正的题目。作者通过这些简单的情节与场面,描绘了一幅富有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这首词的结构非常的好,在下阕中,学生们通过阅读能够发现,作者先写大儿子正在做的事,然后再写第二个儿子正在做的事,最后写小儿子做的事。这就使得下阕看起来非常的整齐,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方便他们去记忆这首词,感悟到这首词的布局之美。

(四)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氛围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从而拓展阅读范围和内容。教师要在原有的阅读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小学生收集一些优秀的,符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书籍,给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和范围,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课外阅读角,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阅读大赛,通过给小学生设置一个阅读的主题和范围,让小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然后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相应讨论和探究,并对阅读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赛,充分做到阅读能力的形成,阅读视野的提升,阅读热情的激发,阅读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并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学生打开阅读兴趣之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体验、感悟中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乐读”的浓厚氛围,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克喜.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23.

[2]李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钱梅娟.大数据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浅谈[J].读写算,2020(21):5.

[4]沈德海.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4):29-30.

[5]马进元.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J].考试周刊,2020(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