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基础建设改革的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 我国城市基础建设改革的趋势分析 》

来杭枫

杭州恒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 311200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共同构成基础设施,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公路、铁路、航空、通讯等公共设施,而广义的基础设施则还包括教育、科技、体育、文化等社会性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一般物质条件,为了使本国的经济可以高效持续稳定的长期发展,必须完善本国的基础设施。而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城市的基础建设改革不仅可以增加内需,还可以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本文将对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现状以及改革趋势进行分析,并就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基础设施


  1.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始终是人民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经过了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国民经济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逐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起步较晚,城市基础设施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顺应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改革的要求也十分迫切。所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分析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现状,并对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优势以及困境进行分析。


  1. 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现状

2.1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与世界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差距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生产要素之间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小,未来更多的考虑提高生产力方面的举措,所以加强我国城市的基础建设是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的重要举措。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展加快,沿海城市最先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思潮,学习其先进的城市基础建设设计。虽然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建设较几十年前有较大的改变,但相比于已趋成熟的发达国家还远远不够。为了更好,更持续的发展国家经济,必然要早日实现城市化进程,逐步完善城市的基础化设施,加大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减少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与世界城市基础建设的水平差距,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且就目前的国际趋势而言,早日建成科技、教育、网络、通讯、卫星的一体化网络,构建更加高阶的城市基础建设是大趋势。


2.2我国东西部城市基础建设分布不均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气候环境复杂,且各地经济发展较不平衡。一般而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好,而深居内陆,地势高,海拔高的地区受自然因素限制大,经济发展困难。又因为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各地风地人情,生活习惯迥异,故经济发展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我国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更占优势,而西部地区受限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问题,经济发展不足,导致西部地区城市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基础建设的不完备又反过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所以如何加大对西部地区城市基础建设的帮扶力度,提高现有的西部地区城市基础建设利用程度是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2.3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优势

城市基础建设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城市通常地理环境优越,人口相对密集,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源,以及环境承载能力,抵御自然风险能力高。二则城市基础建设是国家重点投入对象,各种经济活动也多在城市进行,因此城市具有较为稳固的经济发展基础,以及经济上升空间。

三则城市人口密集,教育,电子,通迅,网络各项工作发展相对成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蓬勃,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2.4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困境

我国城市基础建设具有以下的困境: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可用绿地空间有限,住房紧张,房价高涨,交通堵塞、水体污染等问题急需解决。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程度不高,中心城市的集群效应不够明显。三、城市化进程缓慢,无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相匹配。四、部分政府机关不作为,城市间各部门配合不完善,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导致政府部门出现效率低下,甚至腐败问题。



  1. 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改革趋势

3.1改革的基本原则

1.合理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强规划的可行性,科学性,权威性,充分的利用土地,合理的规划土地资源,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建设绿色友好型社会。

2.坚持以人民为先,优化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防灾避险等一系列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城市基础建设的利用率,改造利用老化的城市基础建设,提高城市基础建设服务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鼓励创新,政府加大对创新企业的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过度追求创新而造成的贪腐事件。

4.安全为重,提高城市交通网,地下管道,排洪管道,城市供电,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管理水平等,时刻坚持安全为重,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5.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基础建设的工业化水平,优化节能减排,加强对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尾气排放,工业废水的防治与处理。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建设绿色宜居型城市。

3.2改革的目标与趋势

我国城市基础建设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投资多元化,建立以市场为主体导向的新型体系,鼓励公平竞争,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稳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深化经济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规范和完善政府的投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个人责任管理,建立规范化,市场化的项目,积极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现状、优势、困境;并对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改革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从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改革内容到改革的进程进行分析,研究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改革趋势。


参考文献

【1】吕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F].现代物业(中旬刊) . 2019-12-15

【2】祁瀛.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F].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2-25

【3】鞠齐.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F]. 经济师.2006-06-05

【4】谢文蕙等.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谢婧怡.浅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现[F]. 全国流通经济 .2019-09-28

【6】孙欣; 唐思.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对策及展望[F].节能与环保.2019-01-15

【7】 李勇; 李发科.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山东路径探析 [G]. 科学与管理 .2021-04-20

【8】赛迪智库赛迪智库网络安全研究所.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TP]. 中国计算机报 . 2021-03-29

【9】 陶海青; 鲁清曌.浅析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及经济意义[F].商讯 .2021-01-28

【10】林祎闽.市政基础设施物联网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F].大众标准化.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