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基层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浅淡基层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讨

单康明 江苏省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 223500

摘要: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技能操作能力是评价临床外科医师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也必不可少。通过培训使住院医师掌握外科基本诊疗技术,具备独立处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团队精神。通过加强住培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临床带教的方法、增强技能培训的强度,特别是要重视手术室的教学,完善理论和技能考核体系,吸取国际先进、成熟的外科医师培训经验,结合基层医院的基本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和改进,培养出符合基层医院要求的合格临床外科医师。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基地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更加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善于同患者、家属沟通,体现人文关怀。随着多学科治疗的兴起,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更加强调无私奉献精神。外科医师的培训有其特殊性,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训十分重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有力促进基层医院外科住培工作的健康发展[1]

1基层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还存在多方面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一是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普遍较低,对常见病、多发病独立处理的能力不足;(2)是手术操作机会少,年轻住院医师主要忙于各种医疗记录的书写及换药、拆线等简单操作,手术基本功不够扎实;(3)是临床思维能力训练不足,缺乏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

综合以上几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医师对外科临床实践科学在认知方面的缺失,认为基本技能训练不重要;把科研工作看得过重,而缺少了对基础的临床工作能力的培训;除此之外,还因为医院各种评价体系中包括职称晋升评价,使得教学的地位得不到体现和重视;医患关系的紧张使带教老师顾虑重重,不敢大胆放手;人均资源的减少也造成年轻医师临床实践机会不足。

2基层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措施

建立一支懂教学、会教学、爱教学的师资队伍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住培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带教的方法、完善考核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外科医师。总结以下几点:

  1. 完善体质机制,科室设置齐全。

以基层医院普通外科为主体建立健全大外科机制,充分发挥普外科在住培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亚专科建设和外科监护室建设,满足住培基地的基本条件要求。建立符合要求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配备专门的临床医师负责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评标准,努力提高外科住院医师技能培训的强度和频率,弥补临床操作不足的根本问题,为将来参加临床工作打好基础。考核体系的建立 考核是对培训质量的评价,必须严格执行,力求科学、客观、准确、全面;全面考评技能操作水平,检验培训质量[2]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做好外科住培工作的必然要求。一位合格的临床医师不一定是一位合格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能把知识、技能、经验传授给住院医师,而且要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师资要实行资格准入制度,选拔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并乐于教学的医师担任。通过培训、试讲、试带、教学比赛等方式,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带教水平。要重视师资的岗前培训工作,使他们熟悉住培细则,熟悉外科住培带教的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有些操作的带教还要经过专门训练,合格后颁发带教老师合格证书。除此之外,要加强手术室教学 ,外科医师从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后出手术室,这期间有很多东西值得年轻医师学习,也有很多教学资源可供利用[3]。洗手、消毒、隔离、穿衣无一不在手术室里反复进行着,处处体现着无菌观念。切开、缝合、止血、打结等外科基本功训练也在手术室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完善师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对师资实行年度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改,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保证培训质量。建议采用更加客观、公正的多维评价体系指标,全面评价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和水平。对表现不佳的带教老师要督促其及时改进,对那些确实不具备带教能力或本人坚决不愿当带教老师者让其退出带教老师行列。带教工作要量化,年度定指标,年终评质量。把教学工作与晋升、评优、绩效挂起钩来,特别是职称晋升评审中要把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条件来看待,从而进一步激发临床医师带教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工作在医院医教研工作中的应有地位。

(四) 过程管理记录

各种教学活动的记录要规范填写,按时完成,并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资料长期保存,便于日后总结、分析。重要的教学活动如入科教育培训、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小讲课等要如实记录、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客观全面。教学活动的次数要达标,住院医师自主签名,反对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造假。各种教学记录要有实质性的内容,防止粗制滥造,各种记录本要妥善保管,以备检查。教学查房和病历书写 教学查房是提高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衡量基地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五) 外科教学思路的创新与拓展

只有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腔镜外科、微创外科、机器人手术等新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外科手术。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也应顺应这种新变化。目前很多医院大部分胸、腹腔手术采用腔镜技术,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也逐渐成为常规。外科技能培训理应引入腔镜技术培训内容,让住院医师初步掌握腔镜下操作的基本技术。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分层渐进、螺旋上升的外科培训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还需要积极探索外科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手术实践教学,虽然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尝试。培养合格的外科医师任重道远,基层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建,刘春庆,冯艳玉,刚君,刘双.基层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48-151.

[1]丁睿,董静静,何勇,李霄,窦科峰.普通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14(10):69-70.

[1]王帅,杜广胜,古应超,邱远,杨桦.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普外科规培生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