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在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5

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在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宾佳妮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探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在重症肝炎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96例,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以作调查对象,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对照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护理采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自护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SCA总分(139.68±12.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SCA总分(120.36±1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ESCA评分4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9.79±2.14)分、抑郁评分(7.71±1.1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13.01±2.78)分、抑郁评分(12.2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同时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以此增强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重症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自护能力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supportive car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supportive care model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who were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inical nursing program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Forty-eight cases in each group were used as the subje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s comfortabl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s emotional supportive care model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and observes and compares the anxiety, depression score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ESCA (139.68±12.0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otal score of ESCA (120.36±11.3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ESCA score in 4 dimensions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AMA score (9.79±2.14) and depression score (7.71±1.16)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HAMA score (13.01±2.78) after nursing. The depression score (12.25±2.19)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emotional supportive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self-care ability, so as to enhance patients' clin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improve prognosi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emotional supportive care model; severe hepatitis;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self-care ability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在当前临床中发展及普及率甚广,已成为重症肝炎、肝衰竭等病症治疗最为常用的方案之一。ALSS能有效清除肝脏产生的各代谢物、有害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内毒素等,并补充机体所需蛋白质,为肝脏细胞的再生创造时间及便利环境,以此提升肝脏功能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但在ALSS治疗重症肺炎过程中,患者受自身疾病的影响需长期治疗,且治疗期间耗费其诸多精力,加重其经济负担,加之该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致死率,致使患者极易产生一系列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烦躁、绝望等。上述不良心理状态会增加重症肺炎患者ALSS治疗期间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因此给予其合理、全面、系统的心理防护是极其必要的[2]。情感支持照护模式符合当前临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护理需求,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该模式的重点为尊重患者的独立人格,给予其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护患间关系,以此提升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3]。因此本研究选取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情感支持照护模式疏导其心理情绪,分析对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96例,据临床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以作调查对象,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关诊断标准[4];②,均通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重症肝炎,且均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③总胆红素(TBiL)范围340.5-644.2mmol/L,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14.5-43.6s;④均自愿参与研究,且于知情同意书上署名;⑤此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患心脑血管、肺、肾等严重疾病;②患有免疫系统或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③近期行外科手术治疗者;④合并恶性肿瘤或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⑤临床基础资料不完整。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17例,年龄25-71岁,平均(47.5±3.2)岁,病程9个月-6年,平均(3.2±0.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或中专26例,大专及以上7例,原发病:4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药物性肝炎、19例乙型肝炎、3例戊型肝炎、18例乙型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的肝炎,疾病类型:27例慢加急重型肝炎、13例急性重型肝炎、8例慢性重型肝炎;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16例,年龄24-70岁,平均(46.7±2.8)岁,病程8个月-5.5年,平均(3.1±1.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或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8例,原发病:4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药物性肝炎、20例乙型肝炎、2例戊型肝炎、17例乙型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的肝炎,疾病类型:25例慢加急重型肝炎、14例急性重型肝炎、9例慢性重型肝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原发病及文化程度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案。对照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案,具体方案如下:①置换前护理:置换前调查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重点向患者的讲解ALSS治疗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焦虑、不安的不良心理,提升患者对提高对ALSS治疗的依从性。同时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饮食结构,降低蛋白质摄入量,并添加高维生素、高热量及低盐食物,以调整患者营养状态。②置换中护理:护理人员需严格据ALSS血浆置换操作过程执行,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备好血浆及低分子肝素,保障管道无破损且连接正常,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管道后排尽空气,准备好后进行ALSS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需定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过程中是否发生并发症,如若出现并发症,则及时告知医师,并辅助进行处理。静脉推注5mg地塞米松缓解患者血浆过敏反应,如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液渗出体外,则需降低血流量,并及时补液,给予吸氧,加强心电监护。为预防出血风险严格控制低分子肝素用量,并定时监测APTT。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术可有效降低动脉穿刺的疼痛程度,保障ALSS血浆置换所需血流量,并于治疗过程中适当调整患者体位,以免产生疲劳影响治疗;③置换后护理:ALSS血浆置换结束后,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即穿刺部位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止血30min左右,后采用无菌胶布固定,并应用沙袋加压,时间以4~6h为宜。治疗结束后叮嘱患者需少食多餐,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增加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易消化食物的摄入量

[5]

1.2.2观察组方案。基于对照组方案采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方案如下:①病友支持。于科室中寻找ALSS治疗且病情恢复较好的重症肝炎患者,征求其同意后,请其现身说法,以自身治疗的经历,良好、积极的心态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享。在两者进行交谈前,可将其引入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并在旁辅助活跃交谈气氛,确保沟通交流能逾越的进行。两者在交谈中可相互倾诉疾病发生后身体异常变化、不良心理状态及对ALSS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的理解等,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治疗方式的认知程度,使其树立重获健康的信心及决心。依据患者及病友的时间及意愿,为两者安排后续的交流相处时间,基本3d/次,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②心理疏导。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可采用引导交流方式,并且与家属交谈中,了解患者性格、家庭及疾病基础情况,后详加总结,找寻患者不良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此为患者拟定个体化心理疏导方案,改善其心理状态。在与患者沟通交流前,护理人员可告知,避免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在心理疏导过程中,从患者心理角度出发,仔细倾听其主诉,理解其心理状态,并在交谈中给予其一定的安慰及鼓励,以安慰性肢体接触及目光相接等方式给予支持,促使其心理感到被关注、理解。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除去关注患者主诉内容外,还需重点分析患者压力相关性事件,分析是什么原因致使其压力增加,从而找出患者焦虑、抑郁、烦躁的原因,后总结并制定出全面、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患者ALSS血浆置换穿刺时,为缓解患者紧张、转移其注意力,护理人员可指导其深呼吸,以此松弛肌肉,避免穿刺失败,增加疼痛刺激,同时给予肢体接触性安慰,以此增加患者勇气,确保穿刺操作的顺利进行;患者ALSS治疗时,护理人员陪同,并引导患者配合,提升患者在陌生环境的安全感,改善其恐惧等不良情绪。③音乐支持护理。护理人员预先从家属处了解患者性格,并问询患者爱好或音乐爱好,综合考虑后采用播放音乐的方式缓解其心理状态。音乐类型优先播放轻柔音乐,并指导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等,全身放松,闭眼仔细感受,可随音乐节奏哼唱或者舞动身体。在音乐播放前叮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神态,以此判断音乐护理干预的效果。音乐支持性护理的时间为20min/次,2次/d。两组患者均护理3个月后评价对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1.3.1自护能力评价。采用台湾学者翻译的中文版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估两组患者自护能力,ESCA量表Cronbach'sα为0.85-0.91。量表共包含四个维度(43个条目):自护责任感(6个条目)、自护概念(8个条目)、自护知识(17个条目)、自护技能(12个条目)。评分为0-4分即:非常不像我(0分)、有一些像我(1分)、不确定(2分)、有一些像我(3分)、非常像我(4分),量表得分范围0-172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护能力越强[6]。依据ESCA量表总分情况将CRC患者自护能力的高低划分为三个等级,评估标准:高水平:患者ESCA评分≥ESCA总分65%;中等水平:患者ESCA评分在ESCA总分34-65%范围内;低水平:患者ESCA评分≤33%[7]

1.3.2焦虑、抑郁评分评价。焦虑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为14项版本,总分56分。评分标准:无焦虑<6分、可能焦虑6-13分、肯定焦虑14-21分、中度焦虑22-28分、严重焦虑≥29分[8]。抑郁评分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为24项版本,总分96分,评分标准:无抑郁<8分,可能抑郁8-20分,肯定抑郁21-34分,严重抑郁≥35分[9]。HAMA、HAMD量表Cronbach'sα分别为0.89、0.86,信效度甚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录入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60d598e64ddd7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代表,并行t检验,均当检验标准α=0.05,P<0.05时标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ESCA总分(139.68±12.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SCA总分(120.36±1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ESCA评分4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组内ES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n=48,分,60d598e64ddd7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组别

时间段

自护责任感

自护概念

自护知识

自护技能

总分

对照组

护理前

12.12±2.21

20.09±2.06

42.36±3.58

26.23±2.45

98.63±10.12

护理后

16.33±2.68

24.38±3.04

49.68±3.20

33.42±3.18

120.36±11.36

组内t

/

9.302

9.511

10.035

9.736

11.585

组内P

/

<0.05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

护理前

12.09±2.30

20.15±2.03

43.08±3.61

26.41±2.47

99.12±10.35

护理后*

20.32±3.02

28.16±3.41

55.23±4.51

37.12±4.33

139.68±12.03

组内t

/

9.689

9.982

10.834

10.324

12.165

组内P

/

<0.05

<0.05

<0.05

<0.05

<0.05

组间t*

/

9.306

9.352

9.712

9.315

11.352

组间P*

/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评价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可比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9.79±2.14)分、抑郁评分(7.71±1.1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13.01±2.78)分、抑郁评分(12.25±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前后组内比较均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评价(n=48,分,60d598e64ddd7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项目

HAMA评分

t

P

HAMD评分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9.45±3.84

13.01±2.78

10.652

<0.05

15.46±3.44

12.25±2.19

9.352

<0.05

观察组

19.38±3.98

9.79±2.14

11.235

<0.05

15.39±3.28

7.71±1.16

10.736

<0.05

t

2.021

10.354

/

/

2.089

10.158

/

/

P

>0.05

<0.05

/

/

>0.05

<0.05

/

/

3 讨论

3.1情感支持照护模式对行ALSS重症肺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通过分析发现采用情感支持护理模式护理行ALSS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可显著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9.79±2.14)分、抑郁评分(7.71±1.1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13.01±2.78)分、抑郁评分(12.25±2.19)分。原因为情感支持护理模式以患者为护理核心,通过倾听患者主诉,同时问询患者家属与患者心理、性格等相关问题,找寻其心理压力事件,并分析焦虑、抑郁的症结,针对患者自身心理、生理等方面,拟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从病友支持、心理疏导及音乐支持护理三个方面给予护理[10-11]。因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且当前临床对此症尚无根治方案,导致其情绪波动较大,会伴有恐惧、绝望、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影响后续ALSS治疗。因此在观察方案中,护理人员通过病友支持的方式向患者讲解重症肝炎、ALSS治疗此种治疗方式、治疗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个人见解等内容,以此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把握最佳治疗时机,避免病情延误,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2-13]。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合理、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危重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从本研究结果可表明与上述研究近似,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3.2情感支持照护模式对行ALSS重症肺炎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相关临床研究报道重症肝炎患者在ALSS治疗期间,受自身疾病因素、对相关知识及技能了解缺乏,加之部分患者自身文化程度低,自护能力处于中低水平,从而降低其在ALSS治疗期间护理的参与度及治疗积极性[14-15]。本研究采用情感支持护理模式,给予行ALSS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ESCA总分(139.68±12.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SCA总分(120.36±11.36)分,且护理后ESCA评分4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原因为相比舒适护理模式,情感支持护理模式更注重患者自身情感,且通过寻找治疗效果甚佳的病友现身说法,从根本上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且通过倾听患者主诉,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内容与患者息息相关,从而显著提升其治疗、护理参与度,以积极应对方式面对自身疾病,护理期间穿插部分护理技能,指导患者完成,提升其自我思考能力,在患者形成思考及一定的自护习惯后,其会在后续治疗中更加积极的参与,以此增加其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知识及技能,从而提升重症肝炎患者自护能力,提升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

[16-17]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重症肺炎患者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情感支持性照护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同时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以此增强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曲美晶.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5(A01):200-200.

[2]张钰.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2):286-288.

[3]孙心爱,李汾香,夏军香.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019(010):1753-1755.

[4]邓丽红,刘添皇,何宗运,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06):99-101.

[5]杨黎."患者为中心的照护"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9,40(13):56-59.

[6]杨小健.多维度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和自护行为的影响[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9,46(5):419-422.

[7]刘翔,鹿晓君.人工肝脏支持系统结合中药治疗疫毒炽盛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013(008):1867-1870.

[8]任丽萍,章红艳.情感支持照护护理干预对重症肝炎病人相关生化指标及ESCA、SF-36评分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041(011):1436-1440.

[9]王越.人工肝联合治疗重症肝炎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3(A01):323-324.

[10]张文凤.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分子吸附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清除和肝功能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06):113-116+167.

[11]李锐,张美霞.肝功能衰竭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A01):298-298.

[12]俞海燕,傅晓晴,沈益琴,等.正念减压疗法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知觉压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034(005):434-436.

[13]乔艳,郭普,宋卫芹.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01):136-138.

[14]张红霞,刘莲,崔书彦,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肝炎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v.27(18):116-118.

[15]罗东霞,曾义岚,罗槑.激励式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8,39(3):273-276.

[16]武珊珊,徐葵花,宋卫芹.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169-171.

[17]黄华,李正莲,魏艳芳,等.管理模式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照护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033(02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