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浅析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谢维杨 廖小霞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 524088 广东湛江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 524088 广东湛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和运用,信息化技术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当前新媒体环境日益增多的大环境下,互联网的普及,影响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优化大学生整体结构和素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平稳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

  1. 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科学技术。现在强大的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支持技术,世界的庞大数据库能以很快的速度到达每个人手里,因此,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从学生身份到社会工作人员身份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大学里面,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形塑中和不断地成熟。互联网其本身的属性就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及时性,在以其为基础上所营造出来的信息技术虚拟环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面向全社会乃至世界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的一个全新的环境模式。对于新的突发信息,不再像以往那样要等固定时间段的新闻节目播送、广播播送,或者是纸质报纸的获取,热点问题的传播速度展现出新时代的爆炸性的特点。对于各种问题和事物的观点和看法,都是具有双面性的,有积极肯定的一面,也有消极否定的一面,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还处于建立的发展阶段,理性思维和逻辑推能力不成熟,对于事物的本质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在互联网多种多样的价值评判里,很容易受到影响和动摇,往往也会随着一些不法分子而随波逐流或者产生困惑,迷失对于事物的正确判断。

  1. 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极大地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地位,催生了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原本传统的书本、课堂,转换成多媒体教室、网络直播间等新形式,受体接受的时间和方式更加多样和自由。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上,基本是以单项灌输和传授,没有把学生的接收能力和理解程度作为教授的标准,只有传输,没有反馈,没法得知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影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学习知识的主动自觉性不高,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教育手段和平台,教育教学方式从以往的“单项灌输”逐步转换成“即时互动”,极大地开拓了思政教学教育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在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乃至小学生,数码产品已经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很多日常的事务,移动互联网的广阔性和方便性,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没有了互联网和新媒体产品,就恍若与世界失联。对于教师的上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传统的教学也是做好充分的备课和课程相关资料的搜集,在有了互联网的助力后,教师能够对于课堂上的新知识点或者对于某些问题有新的想法观点,都可以立即进行网络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就能快速跃现在电脑屏幕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或者补充,这无疑对于知识点的完善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备前瞻性。

  1. 加剧了多元化思想对青年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渗透

网络信息具有丰富性、碎片化和不连续性的特点,会使得大学生的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趋向于偏离主流价值观。移动互联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世界是一个建立在客观事实中的虚拟世界,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世界和环境。互联网虚构出来的是一个太平完美的世界,尤其在网络游戏中愈加明显,粉饰了一种无比令人向往的理想世界,人物和故事发展情节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定去建立和改变,大学生在其中可以无限放大自己,塑造出与客观实际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夸张无法企及的人物或者神话形象,并且在其中能够获得自信和满足,脱离现实生活。多元化的思想渗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对于中学生活,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相对管束较少的情况下,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控制力低下,大学生在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的意识当中产生了消极影响。此外,大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对于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和接触的频率日趋减少,从而产生了人际交往问题和心理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挫折、困惑或者是难题,都不善于与父母、老师和朋友倾诉,而是转向到虚拟网络世界的网友或者是虚构人物,把自己压抑的情绪和心情在网络世界释放,长期以往,会演变成一直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有着庞大的数据库,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即时性极强,内容多样复杂,有用信息和垃圾信息共存,讯息中夹杂着的多元文化、方法论和价值观念,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大学生受体,在接触理解的时候,都会在不同程度潜移默化地被影响。在没有系统的引导和接受主体没有高辨别能力的前提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讯息与腐朽落后歪曲事实的讯息并行,处于动态平衡和多变的大学生价值体系当中,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

  1. 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载体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多元化的载体。传统的思政教育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面对面的谈欣谈话或者是社会实践的指导。而现在,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新兴的传播媒介,如贴吧、论坛、微博、腾讯QQ、微信公众号等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时空局限,思政工作方式和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工作实效明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下,有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呈现形式更加多样,结合了文字、图像、视频、音乐等诸多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具形象生动和直观,同时也能够快速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思政工作的计划和目标。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可以利用这个崭新的平台,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思政理论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

信息的传播无处不在,各种高科技数码产品和新媒体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于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的使用率是相对较高的,他们每天都能从各种渠道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信息和资讯,在这种环境下,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道德情操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信息化和借助新媒体,结合课程的特性和学生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线上线下传道受业解惑,传授主流价值观,结合客观实际的事例,发挥出思政育人的强大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意识到互联网的融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规划地制定思政热点讨论话题,增强话题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增强时代意识,注重思想引领。要积极主动学习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与时俱进,增强信息化意识,从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中创新变革,抢占思想政治网络教育阵地。


参考文献:

[1]郭月芳.浅析网络时代下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J].决策探索,2020.12

[2]刘海廷,王光霁.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