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彭彦祯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防止肺部肿瘤患者出现术后肺部感染的实践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50例,给予其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对肺部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评估对比。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对更好,肺部感染率较低,心理状态情况也相对较好,P<0.05。结论:针对患者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其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肺部肿瘤的治疗。

关键词】:肺部肿瘤、肺部感染、护理

肺部肿瘤包含恶性和良性两种,良性主要包括脂肪瘤、腺瘤等,相较于恶性肿瘤常见的肺癌而言,肺癌治疗难度更大,不光治疗难度大,同时要注意患者常常由于忧虑病情和担心疾病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所以需要加强心理应对。护理措施的选择对患者疾病的恢复以及心理状态影响较大,使得人们对护理水平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区别于临床护理的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上需要更为严谨的操作以及更具责任感,因此院方不光要注意临床治疗,更要关注护理过程及措施。因而本研究对肺部肿瘤预防术后感染护理措施进行统计分析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50例,给予其系统化的护理措施。纳入标准:①所纳入实验的患者疾病程度相当,对于两组所采取治疗措施相同。②患者情况差异不大,且都较为严重,需要马上治疗。排除标准:①患者除该疾病外伴随有恶性肿瘤、急性致命疾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②有精神病史或精神情况较差。③对治疗和护理有抵触情绪,抗拒医嘱,对于医师的知道和护理人员

的建议不予理睬,拒绝疾病审查。

1.2、护理方法

1.2.1、基础护理

首先需要成立护理团队,需要选一位在病房工作十年以上的护士长担任团队负责人,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护理流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团队包括五位专业能力强,工作时间长,责任心强的护士作为组员。对组员进行系统培训,由负责人对组员进行考核,根据每个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自身专业技能划分护理对象和护理内容,团队做出优质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每个患者病情,并做好记录。汇总统计之前蹭出现的护理失误所导致的医疗事故,深度剖析护理失误点,总结出出现失误的原因并指导护理人员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晚上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作万无一失2】

1.2.2、心理护理

在护理中要知道患者症状严重,对患者大幅度的移动等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或是影响恢复效果,因此动作需要轻微,幅度小并遵守医师的叮嘱。要对患者心理状况加以注意,积极与其交流,聆听患者的烦恼和护理中的要求,对其反应的问题要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在治疗前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的心理状况,这时不可放任不管,需要缓解其情绪,对治疗过程和护理内容进行详细交代,使患者明白之后的治疗进程,消除其对于未知的恐惧,要交代预期治疗效果,使患者产生期待感,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预防心理情绪对病情的各种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对家属的交流,交代家属与患者积极沟通,家属作为患者的亲人,其陪伴对患者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信心3】

1.2.3肺功能锻炼

实施耐力训练,使肺部肿瘤患者能够尽可能提高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是运动训练肺康复的最直接目标。目前对患者实施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肌肉耐力训练和全身耐力训练,采取的运动方式也包括爬楼梯、步行、踏车、举物、握力器与推力器、腹式呼吸、阻力呼吸、游泳、健身操等,涉及上下肢肌肉、呼吸肌以及全身耐力训练,其中我国传统医学的健身气功被归属于全身耐力训练。中医健身气功的现代研究显示八段锦、气功等对肺部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确切。除外传统的中医健身气功训练外,现代运动训练在肺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肺部肿瘤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运动训练如骑功率自行车、功率踏车训练等,其最大摄氧率提高,急性发作次数减少,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等表现出好转趋势,运动耐力和生活能力大大提高。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要观察并记录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并以SDS和SAS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

2、结果

患者经过护理肺部感染率仅为4.0%,在护理满意度上和心理状态上也较好,具体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效果

时间

患者总人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SDS

SAS

护理前

50人

12人(40.0%)

8人(26.7%%)

10人(33.3%)

66.7%

35.36±3.27

36.12±3.30

护理后

50人

20人(66.7%)

9人(30.0%)

1人(3.3%)

96.7%

23.23±3.14

23.12±2.9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对于肺部肿瘤患者而言,治疗中影响最大的有时候不是病情,而是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使其生活质量降低,并且其手术治疗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对护理方法和护理过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临床治疗中,患者会产生焦虑急躁感,出现负性情绪。作为一种不积极的情绪,会在治疗中出现暴躁、焦虑情绪,不配合治疗,生理上还会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情况,严重影响治疗效果。4。术后结合健康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增加患者的对于外界环境的自然免疫力,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措施不当而加重病情,在结合心理指导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较好,本研究观察到肺部肿瘤病人在系统化的护理下通过医护人员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在配合医疗人员治疗的条件下,病人的护理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护理满意度较好,肺部感染率较低,因此可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子南.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7):109-110.

[2]李佳.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探讨[J].健康之路,2018,17(09):236.

[3]许妮娜.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269.

[4]姜小妹.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及其护理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6,13(06):1311-131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