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研究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4

家校合作研究述评

张梦茹 戴莹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锦州市 121000

【摘要】在当今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各个国家都普遍觉得,学校教育要与社会和家庭教育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家校合作”这一问题上,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教育研究者在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策略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思考。笔者通过从各个方面收集资料,将从有关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我国家校合作出现的问题研究以及我国家校合作的优化策略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家校合作 理论 疫情

一、关于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

(一)系统-生态理论

尤里·布朗芬布伦纳和霍布斯是这个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尤里·布朗芬布伦纳把社会影响总结概括成了四个部分,分别以青少年为中心而展开论述,由内向外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离青少年这个圆心最近的是“微系统”,“中系统”是在微系统基础上的背景关系,“外系统”是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影响,“宏系统”则上升到了意识形态领域这一宏观部分。霍布斯从系统-生态理论出发,认为青少年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社区和家庭这三个领域,反对将它们分开进行论述。家庭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社区和学校起着补充的作用,在家庭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信息。

从生态理论的角度来看,学校、社区和家庭这三个领域是有密切联系的,三者共同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构成了和谐的生态系统。此理论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时,是从整个人类大生态环境出发的,考虑到了来自各方利益相关共同体对学生的影响。

(二)责任分散理论

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莱特福特,在教育孩子方面,他认为母亲和教育工作者这两个角色起到了最大的作用,但是这两者在教育孩子时是孤立进行的,没有进行沟通与交流,更没有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是在各自的家庭或一个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的,并没有对外开放。而教师对青少年主要进行知识传授,在母亲教授的基础上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在以往的学校看来,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是对学校教育的干涉,所以对家长这一角色很排斥。因此,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学校和母亲之间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进行家校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三)重叠领域理论

IraGordon认为教师、家长和社会上的其他成年人在儿童的身心成长中有着各自的任务和使命,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其中家长的角色有很多,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空间都有着不一样的角色。基于此理论下的家校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家长影响模式、综合服务模式、学校影响模式和社区影响模式。著名学者爱普斯坦教授[[]]在他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六种进行家校合作的模式。在他看来,家庭、社区和学校三者在家校合作中共同承担责任,每一个领域都能独立或两两联合或三者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关于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

(一)国外家校合作模式

日本的PTA模式。父母与教师联合会(简称PTA)是从美国引进到日本的,此模式注重加强学校与社区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PTA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再往上一层组织是学校PTA。学者对以学校为单位的PTA组织进行了职能划分,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来进行家校之间的各种活动,以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下,PTA组织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一项目也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扶持。然而近些年来日本的教育改革使得PTA项目的存续问题成为了各界热议的话题,有些公立学校已经取消了PTA组织,用其它的活动组织来取而代之。

美国的MegaSkill项目是专门进行教师培训的项目,由学校和家庭组成专门机构来进行培训。此项目成立的主要意义是通过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以确保青少年在学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通过此项目的培训,家长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儿童的学业成绩进行指导和帮助,进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而在家长对儿童进行指导和教育的互动过程中,能够促进亲子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此项目的帮助下,既促进了儿童的学习成绩,又能使得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美国的学校发展项目(SDP)是在两所初级学校中建立的,此项目的成立同样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而途径就是沟通家庭与学校,使两者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上层组织是学校董事会,由其来制定各项计划,负责执行计划的是学校发展团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方的利益以推动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家长朋友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要素,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美国学校发展项目的主要培训对象主要是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培训的方式有通过电话进行培训以及培养学校与州政府教育部门之间良性的合作关系。

美国的家庭与学校同在项目。此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相关社会机构如心理健康机构等与家庭进行沟通与合作,以帮助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预防孩子在药品的使用上陷入误区,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助力。其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1)对家长进行培训,随时观察儿童的行为与表现,预防孩子各种消极行为的发生,并进一步改善家庭关系;(2)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避免学生在校园中承受其年龄段所不能承受的痛苦;(3)治疗机构通过与家庭的密切联系,给家长和孩子普及一些医学知识以避免滥用各种麻醉药品;(4)加大对高危儿童父母的帮扶力度,使社区的各种设施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

美国的“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校作业项目”(简称PITS),此项目的提出人是爱普斯坦教授。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有:(1)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作业,加深家长在参与孩子家庭作业方面的积极性;(2)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积极投入到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活动,改善亲子关系;(3)鼓励学生主动将学校所发生的事情向家长进行转述,培养孩子形成这方面的的习惯,并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4)教师通过指导家长,努力改善孩子在家庭作业方面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二)国内家校合作模式

“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其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各项家校合作活动,学校在举行的各种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家庭起到辅助作用,学校是活动的主要场所。基于此模式举行的家校合作活动一般是针对中小学生,一般儿童的年龄越小,家长的参与积极性越高。家校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学业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关注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主要方式是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去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辅助学校更好地教育孩子,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与“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相对比,这种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开展各项家校合作活动,家庭成了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帮助。基于该模式进行的家校活动主要有构建社区家长与儿童发展中心,举办家庭读书节、家访等,此模式适合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下,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可以加大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占的比例,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更多时,其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会加大。

三、关于我国家校合作出现的问题研究

我国的家校合作研究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还远未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仍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有研究指出,我国家校合作流于表面形式,图一时热闹,合作效果满意度一般是当前家校合作发展的一大困境,表现出明显的动力不足。在介绍了国内外家校合作研究成果之后,可见我国的家校合作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理论研究基础薄弱

虽然我国的家校合作理论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准备方面都缺少完备的计划和系统的成果,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家校合作理论尚未成型,目前只是在国外学者研究的成果上进行理论探究,没能很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研究目的多为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而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目前看来,我国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资源都还不够大。

余慧娟在其研究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入全面发展全面培养的理论。我国关于家校合作的相关理论研究中,绝大部分是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论述的,重在智力的发展,而其它方面的理论较少。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首先在意识层面就要改变想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相比起智来说,学生能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应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很多家校冲突的发生也来源于理论研究基础薄弱。边玉芳等人在其研究中说到家校冲突的原因时,指出原因之一是没有健全的有关家校互动的制度。关于家校冲突,我国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并没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教师在发挥教育自主权时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的,所以会导致一些教师遭到来自家长的恶意举报等令教师无可奈何的行为,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健全的法规,家校冲突只能愈演愈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家校合作只能由线下转为线上进行,使得学校和家庭都猝不及防。我国家校合作理论研究在线下尚未完善,线上的相关研究更是不到位,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关于新形式的家校合作,闫淑情等人指出,线上教学形式下的家校合作仍存在大量问题,其中提到了缺乏灵活有效的评价体系。

(二)实践操作问题突出

我国开展的家校合作实践形式虽多但实证研究方面并不达标。国内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实践研究,但基本上只是浅层性的,并没有具体展开研究,可以说很少做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验证其是否具有可行性。

有些家校合作活动开展得比较随意,没有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形成完备的计划,在时间上不具有连续性,最终在效果上得不到加强。胡小勇在其研究中指出,不成熟的在线教学增加了家校合作的难度。通过了解,可以看出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和老师奔走和适应于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其原因就在于线上家校合作没有完备的计划和措施。

有些家校合作不连续,分阶段进行,国内很多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只是在指定的时间进行,并没有形成连续的活动,并且没有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没有得到较大的把握。李明泽在其学术论文中也谈到,家校沟通的频率不固定,一般是在学生出了什么问题之后家长和学校才进行沟通和交流。学期初、末进行的家校合作活动多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而选择在节假日进行是因为平时家长上班工作忙,没有空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在大多数的家校合作活动中,教师自认为具有良好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往往会对家长进行单方面的信息传输。但是在一个班集体中,老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不能随时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对每个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注意到,所以在教师对家长进行单向信息传输时,往往只能说个大概,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学者刘茜也谈到,疫情期间学生的居家学习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和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方面需要学校予以帮助。可见在家校合作的利益相关共同体中,家庭一方对参与家校合作活动的主动性欠缺。

开展的家校合作活动大多数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王忠玲在其论文中也提到目前家校合作的目的比较片面,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家长参加家校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疫情原因,去年学生居家学习,给家校合作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线下改为线上进行。而由于学校和教师对线上教学和线上沟通实践经验不足,在实施过程中问题和矛盾不断突显。

四、关于我国家校合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尽管家校合作的观念早已传入中国,关于我国家校合作的相关研究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国有很多学者在调查分析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后,都提出了优化策略。

在家校合作的内容上不应只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对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施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较大,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合作教育既是其有效的培育方式又是其重要的教育资源。马福运等人指出,疫情的发生给一些非理性的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需要加快信息引导教育,平复公众应激反应。而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健康信息的引导来维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家校合作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实施的效果,寻求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和模式。学者王康宁在其研究中谈到,在疫情期间,教师能明显感受到来自信息技术的压力。这说明学校和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掌握的不够全面,不能合理的应对突如其来的情况,需要学校加大研发形式多样的家校合作项目和活动。

家庭在家校合作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活动,使家庭在家校合作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李政涛谈到,新冠疫情打破了家内家外的边界,学生的居家学习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此后的学校改革,必须将“在家学习”作为不可缺少的因素添加进去。

深入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学校—家庭—社区的家校合作模式,并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理论,从而对有关家校合作的活动项目开发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校合作模式,完善各种合作机制,合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

五、总结与述评

从整体上看,学界关于家校合作的文献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国外在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开始地更早,相关理论研究也更为纯熟,同时也很注重实证研究,这为我国学者进行研究家校合作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资料和经验。而国内外的学校文化和学校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因此我国学者在研究家校合作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时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家校合作模式。

前人的研究也对笔者书写本文有很大的启发。首先从整体上交代了小学家校合作的背景资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总结了我国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从而使我们的调查研究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表1):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2021年间,关于“家校合作”的文献量相当大,但具体到“小学家校合作”文献量大大减少,再加上“疫情”这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发现文献仅有5篇,而再细化到“疫情常态化下的小学家校合作”已没有文献可供参考。这说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给大家来了个措手不及,这需要学者们重视起来。

表1:2020-2021发文量统计

名称

发文量

家校合作

3018

小学家校合作

953

疫情下的小学家校合作

5

疫情常态化下的小学家校合作

0

疫情的爆发给大家出了个难题,在此期间,很多家校合作的形式更加单一,合作的范围也大大缩小,给家校合作的进行带来了很多困难,各界不得不试着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家校合作研究,而涌现最多的就是线上活动。线上家长会、线上教学等活动的开展给家校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是通过文献了解到,线上进行的各项活动虽然可以支撑家校合作,但是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疫情常态化的现在,学生已经返回到校园,不再是居家封闭学习,但是线上的一系列活动并不能因此而消失,甚至要越来越完善,以备今后遇到类似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灾情时学校和家庭以及老师不会再手足无措,而是有所准备。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为今后小学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